七尺男儿是多高
七尺男儿是多高
七尺男儿是多高,按照当今时代的身高拉看,七尺男儿应该是一米七左右,但是古时候的“七尺”未必指的是身高,也有说是衣带下垂的长度,这样一来,而且,各个朝代的尺子长度都有变化,所以,古人的七尺男儿未必指的就是一米七。
七尺男儿是多高1
按照现今的测量身高来计算,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是长度却不一样。根据史料记载,“七尺男儿”的说法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从战国到秦汉,一尺的长度是23.1厘米左右,七尺就是161.7厘米左右,从三国到西晋,尺略有增长,达到了24.2厘米左右,七尺就是169.4厘米左右。
但实际上“七尺”并非是指身高。而是指衣带下垂的长度。孩童为三尺,成人为七尺。七尺之躯代指成年人。
七尺男儿是多高2
最早的传世尺子出现于出现于商朝
它以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为1商尺,约合今16~17厘米,那么1丈是10尺,一个成年男子身高约1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1931年河南洛阳东周古墓出土的铜尺与“商鞅量尺”互为佐证,可知一尺长约23厘米左右。秦代沿袭周尺,1尺也在23厘米左右。西汉尺现今出土了 8支,实测长度在23到23.6厘米之间,平均每尺长23.2厘米,略大于周尺。流传至今的东汉尺比较多,仅出土的就有40多支,实测长度均在23到24厘米之间,平均长23.4厘米,比西汉的尺子长了0..2厘米。
南北朝留存的尺子较少
根据唐朝李淳风《十五等尺》的记载,南朝每尺约在24.5~25厘米之间,南朝后期则增长至30厘米以上;北朝尺子较长,后魏前尺27.8厘米、中尺28厘米、后尺29.9厘米不等。可见南北朝时期,尺子比汉代有了明显的增长。
隋朝沿袭了南朝后期的尺子长度
尺长在30厘米左右。唐朝保留至今的各种尺子有近50支。主要有刻花尺和拨镂牙尺,前者多为民间日常用尺,后者则是朝廷在中和节之时馈赠给大臣和各国使臣的'礼品,制造工艺精湛,色彩艳丽。拨镂牙尺今日本藏有 6支。唐尺长度多在29~30厘米之间。宋代沿袭唐制,官尺由太府寺掌造,每尺长约31.6厘米。宋代沿袭唐制,官尺由太府寺掌造,主要用来征收布帛之用,故又称为三司布帛尺,每尺长约31.6厘米。
明代尺子
据朱载堉《律吕精义》记载,明尺分为三种:即钞尺(裁衣尺),长34厘米;曲尺(营造尺),长32厘米;宝源局铜尺(量地尺),长32.6厘米。传世的嘉靖牙尺,尺长32厘米,应该是明朝官定的标准尺度。清代的营造尺长32厘米。国家博物馆所藏“康熙御制”铭残牙尺,与紫金山天文台铜景表尺上的清营造尺长度完全一致。清代的裁衣尺长 35.55厘米,这比现在的尺子要长,这应该是个特例。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清牙雕裁衣尺,正面等分10寸,背面刻山水、人物、树木、屋宇,刻工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