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是亲生的,父母为什么还是会偏心?心理学家这样解释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二胎开放之后,很多人生了二胎,一来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二来也觉着给孩子找个伴儿。不过还有一种人是觉着老大养废了,才想再生个老二开个新号重新练。
其实很多父母的初衷都是好的,就是单纯的想让家庭更和睦,等自己百年之后,孩子也不至于孤零零的再无亲人。
可是俗话说一碗水难以端平,多子女家庭也避免不了被区别对待。
之前在辅导机构上班时候,带的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子,他性格腼腆不爱讲话。
后来突然有一天小男孩问我:“ 老师,你说我妈妈为什么不喜欢我,只喜欢我弟弟?我是哪里做得不好吗?为什么他总是打我骂我,却从来不骂弟弟? ”
这个男孩子成绩优异,也很乖巧,他突然问我这个我还真的惊呆了,当时并不是很了解他的妈妈。
我只能说:“不会呀,妈妈也很爱你呢,妈妈之所以对你这样,是因为太爱你了,想让你变得更优秀,所以才会对你要求高。”
小孩子眼睛闪着光,可是一会就黯淡下去了。
后来我留意了一下他妈妈的微信朋友圈,发十次弟弟的生活日常,都不会发一次哥哥的,微信头像也是她和弟弟的合影,没有爸爸,没有这个小男孩。
我跟其他同事了解到,这个男孩子妈妈跟丈夫关系不好,老大长得跟丈夫太像了,声音,性格,简直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她喜欢的老二,只是因为更像她自己。
相信很多人也遇到过这样子的家庭,明明都是自己亲身的,可是父母对待几个孩子时候,却有明显的偏心。
而心理学家分析,父母偏心主要有三个原因:
1.性别
2.年龄
3.长相个性
所有的爱与不爱,都是一场情感的较量,而有的父母只在意自己的感受,对孩子们差别对待,无外乎这三种原因了。
这个是最多的一种情况,尤其农村更为可见,重男轻女,认为男孩子才是自己家的,女孩子就是替别人家养孩子,养大了也是别人家的人了。
樊胜美和苏明玉就是典型的代表,她们那么努力,还是换不回家里哪怕一丝一毫的怜惜,仅仅是因为她们只是女孩子。
生而为女,从一开始出生那一刻就决定了以后的命运。
电视剧里结局都是圆满的,历经一番磨难,最终都跟原生家庭和解了,可是生活不是影视剧,那些不被重视的女孩子们也没有主角光环。
小时候不被喜欢,长大了沦为哥哥弟弟结婚娶媳妇要彩礼的工具,结婚后还被压迫着补贴哥嫂弟妹。
重男轻女要占多数,但是也有一部分是重女轻男,现在女儿奴越来越多,富养女儿穷养儿的概念也在流行,于是很多家庭唯女儿独尊,把女儿当小公主,儿子随便养。
其实孩子们都很敏感,在家里遭遇的不公等待遇,长期积累下去,就会成为亲情的定时炸弹,未来的某一天,说炸就炸了。
去年有一天,一个朋友突然问我:“你说孔融让梨的故事,到底为什么会被赞扬?孔融比哥哥小,一直深受哥哥的照顾,都没有人夸一句哥哥,他只让了一次梨,怎么就名垂千古了?”
当时感叹于朋友的脑洞,读了这么多年书,倒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角度的解析。
细细想来,朋友也是个苦命的姑娘。
她们家是姐妹花,没有哥哥弟弟,只有个妹妹,不存在重男轻女的问题,但是她仍旧是不被爱的那个。
比妹妹大三岁,得到的待遇却千差万别,好吃的好衣服永远都是妹妹的,哪怕她们家其实并不差钱,买新衣服永远没有她的,父母总是说,你看你瘦的,穿你妹妹的衣服就可以了。
妹妹可以跟父母撒娇,买新出的电子设备,而她,只有挨骂和讨好。
再后来,朋友毕业后没有听从家里安排嫁给某领导的儿子,而被家里人痛骂一顿,说养了个白眼狼,以后就不要再回家了。
朋友说:“只是因为她比我小,我就得什么都让着她,而这么多年,她们何曾想过,我曾经也是个小孩子,也是需要父母疼爱的。”
这些年听过太多“扶弟魔”的故事,有人是自愿,有人是讨好型人格,为了获得父母丁点的认同感,可是这样畸形的家庭观,是时候改变了。
就像我曾经带的那个小学生,仅仅是因为自己长的不像妈妈,就不被妈妈喜欢。
而这样的孩子很多,他并不是唯一。
很多夫妻把夫妻关系的好坏转嫁到孩子身上,一生气就跟孩子发火:“看你跟你爸一个德行,怎么怎么那么讨厌!”
每个人都是更喜欢跟自己相像的人,这不置可否,可是都是自己的孩子,太差别对待,最后会毁了自己的孩子。
被偏爱的有恃无恐,不被爱的只能躲到角落里独自悲伤。
都说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要趁自己尚在人世帮自己孩子努力养成好的习惯,就算突然有一天自己不在了,但是孩子们还可以活的很好。
可是总有一些人会因为自己的主观臆想才差别对待自己的孩子。
一碗水难以端平,可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自己的孩子,多给他们一些爱,教会他们如何分享爱,如何更好的爱自己家人,不是更好吗?
这样在自己百年之后,他们还会手足情深,而不至于亲兄妹之间还要老死不相往来。
爱孩子,就请善待孩子,就从不偏心开始。
作者介绍:
其实很多父母的初衷都是好的,就是单纯的想让家庭更和睦,等自己百年之后,孩子也不至于孤零零的再无亲人。
可是俗话说一碗水难以端平,多子女家庭也避免不了被区别对待。
之前在辅导机构上班时候,带的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子,他性格腼腆不爱讲话。
后来突然有一天小男孩问我:“ 老师,你说我妈妈为什么不喜欢我,只喜欢我弟弟?我是哪里做得不好吗?为什么他总是打我骂我,却从来不骂弟弟? ”
这个男孩子成绩优异,也很乖巧,他突然问我这个我还真的惊呆了,当时并不是很了解他的妈妈。
我只能说:“不会呀,妈妈也很爱你呢,妈妈之所以对你这样,是因为太爱你了,想让你变得更优秀,所以才会对你要求高。”
小孩子眼睛闪着光,可是一会就黯淡下去了。
后来我留意了一下他妈妈的微信朋友圈,发十次弟弟的生活日常,都不会发一次哥哥的,微信头像也是她和弟弟的合影,没有爸爸,没有这个小男孩。
我跟其他同事了解到,这个男孩子妈妈跟丈夫关系不好,老大长得跟丈夫太像了,声音,性格,简直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她喜欢的老二,只是因为更像她自己。
相信很多人也遇到过这样子的家庭,明明都是自己亲身的,可是父母对待几个孩子时候,却有明显的偏心。
而心理学家分析,父母偏心主要有三个原因:
1.性别
2.年龄
3.长相个性
所有的爱与不爱,都是一场情感的较量,而有的父母只在意自己的感受,对孩子们差别对待,无外乎这三种原因了。
这个是最多的一种情况,尤其农村更为可见,重男轻女,认为男孩子才是自己家的,女孩子就是替别人家养孩子,养大了也是别人家的人了。
樊胜美和苏明玉就是典型的代表,她们那么努力,还是换不回家里哪怕一丝一毫的怜惜,仅仅是因为她们只是女孩子。
生而为女,从一开始出生那一刻就决定了以后的命运。
电视剧里结局都是圆满的,历经一番磨难,最终都跟原生家庭和解了,可是生活不是影视剧,那些不被重视的女孩子们也没有主角光环。
小时候不被喜欢,长大了沦为哥哥弟弟结婚娶媳妇要彩礼的工具,结婚后还被压迫着补贴哥嫂弟妹。
重男轻女要占多数,但是也有一部分是重女轻男,现在女儿奴越来越多,富养女儿穷养儿的概念也在流行,于是很多家庭唯女儿独尊,把女儿当小公主,儿子随便养。
其实孩子们都很敏感,在家里遭遇的不公等待遇,长期积累下去,就会成为亲情的定时炸弹,未来的某一天,说炸就炸了。
去年有一天,一个朋友突然问我:“你说孔融让梨的故事,到底为什么会被赞扬?孔融比哥哥小,一直深受哥哥的照顾,都没有人夸一句哥哥,他只让了一次梨,怎么就名垂千古了?”
当时感叹于朋友的脑洞,读了这么多年书,倒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角度的解析。
细细想来,朋友也是个苦命的姑娘。
她们家是姐妹花,没有哥哥弟弟,只有个妹妹,不存在重男轻女的问题,但是她仍旧是不被爱的那个。
比妹妹大三岁,得到的待遇却千差万别,好吃的好衣服永远都是妹妹的,哪怕她们家其实并不差钱,买新衣服永远没有她的,父母总是说,你看你瘦的,穿你妹妹的衣服就可以了。
妹妹可以跟父母撒娇,买新出的电子设备,而她,只有挨骂和讨好。
再后来,朋友毕业后没有听从家里安排嫁给某领导的儿子,而被家里人痛骂一顿,说养了个白眼狼,以后就不要再回家了。
朋友说:“只是因为她比我小,我就得什么都让着她,而这么多年,她们何曾想过,我曾经也是个小孩子,也是需要父母疼爱的。”
这些年听过太多“扶弟魔”的故事,有人是自愿,有人是讨好型人格,为了获得父母丁点的认同感,可是这样畸形的家庭观,是时候改变了。
就像我曾经带的那个小学生,仅仅是因为自己长的不像妈妈,就不被妈妈喜欢。
而这样的孩子很多,他并不是唯一。
很多夫妻把夫妻关系的好坏转嫁到孩子身上,一生气就跟孩子发火:“看你跟你爸一个德行,怎么怎么那么讨厌!”
每个人都是更喜欢跟自己相像的人,这不置可否,可是都是自己的孩子,太差别对待,最后会毁了自己的孩子。
被偏爱的有恃无恐,不被爱的只能躲到角落里独自悲伤。
都说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要趁自己尚在人世帮自己孩子努力养成好的习惯,就算突然有一天自己不在了,但是孩子们还可以活的很好。
可是总有一些人会因为自己的主观臆想才差别对待自己的孩子。
一碗水难以端平,可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自己的孩子,多给他们一些爱,教会他们如何分享爱,如何更好的爱自己家人,不是更好吗?
这样在自己百年之后,他们还会手足情深,而不至于亲兄妹之间还要老死不相往来。
爱孩子,就请善待孩子,就从不偏心开始。
作者介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