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耳机音质
导语:所谓“音质”,实际上就是音响回放系统的还原度,有绝对的单一标准和定义,不同的音质,一定有着绝对的高下之分。而“音效”,除了“效果音”(相对于“乐音”)这个意思之外,在音响回放领域的概念,就是声音的效果,也就是人为刻意加入的效果。对于声音回放的“音质”概念,也正是因为绝对参照物原声的存在,才有了重要的规范意义。要言之,越接近原始录音现场的声响效果,音质就越好,反之,偏离得越远,音质就越差。所以,在此意义之上,音质等于HIFI,或者说,HIFI等于音质。
如何看耳机音质
从音量开始
很奇怪,明明是在讲音质,怎么首当其冲的却是音量?其实,音量只是音质达到合格水平的一个标准,意思就是,在与真实声音的音量相当的条件下,回放系统的基本表现如何。
对于音量标准的使用,要求具有现声聆听的经验。当然最好是去音乐厅听正式的演奏会,如果实在没有条件,可以去乐器行试听钢琴、小提琴之类常见乐器的演奏。不过,须要提醒一下,乐器行里一般都是入门的练习用乐器,大部分的练习琴与演奏会级别的表演用琴,在音量上有非常大的差距(铜管类的乐器除外),并且,专业的演奏家和普通练习者的力度也有巨大差距。对于缺乏古典乐欣赏经验的人来说,第一次进音乐厅听现场演奏,最直接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惊讶于那巨大的音量,与平时在电影、电视、电台或是普通的音响设备中听到的软绵绵的感觉完全不是一回事。有人这样形容:那是一种穿透身体直接撼动心脏的巨大能量。
假如你对现场演奏的音量有明确的记忆,那么,当你从耳机或是音箱里听到同一类型的音乐在大致相同的音量水平下并没有让你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粗略地判断出这是一套合格甚至是相当不错的HIFI系统。这看上去太没有道理了,玄之又玄的HIFI音质,怎么会用这么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判定?是的,真实、真相、真理,常常都是简单的东西。
你可以先这么想,假如你家里足够大,把一个交响乐团请到家里表演贝九,要求他们以正常音量的一半演奏,会是什么后果?基本上,方圆一百米之内的邻居都会觉得受到骚扰。但是,即使你就站在乐队中间,也不会觉得音量大到无法忍受的地步,而相反,大多数家用音响在近距离聆听时较大的音量会由于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这很正常,受输出功率所限,民用器材很难达到现场众多乐器的声音能量。不过,即使是在近距离,音量也是考量器材的重要依据,很多普通器材都会因为大量的高频失真和噪音而让人难以忍受其大音量的声音回放,长时间在这种声音环境下会引发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所以,不论是音箱或是耳机,如果能让你在足够大的音量下(参考现场音量),长时间(超过半小时)聆听而不感觉到疲劳、头痛等症状,这就绝对是一套音质合格的回放系统。大音量下典型的恶劣声音特点是高频严重失真并且被过分放大,声音变得尖锐刺耳,甚至产生爆音。
现实的情况正是如此,对于那些从来没有听过现场演奏的普通音乐爱好者来说,阻碍他们在回放设备上欣赏古典乐的最大因素就是器材的音量难以让人满意,小音量时听不清楚,大音量时声音尖锐难以入耳,以致于有很多人都认为古典乐只有经典的美妙旋律是其存在的价值,那些古董一样的乐器都是枯燥无聊的玩意,并且对于交响乐动辄数十人的编制感到费解。是的,在驱动不足,细节缺乏甚至严重失真的情况下,二十把小提琴齐奏听上去很可能比一把小提琴独奏糟糕得多。当有一天,终于在足够而舒适的音量下听到了古典乐的本来面目时,才能真正体会到HIFI追求“高保真”的本意,为什么我们要花费巨大的代价来还原这些声音,而不是通过器材去创造更为美妙的声音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创造不出更美妙的声音,甚至也创造不出近似美妙的声音。
假如你既没有听过现场演奏,也懒得去乐器店试听,还可以通过更简单的办法来粗略地比较音质。有很多人介绍过这种方法:较好的回放系统,当音乐响起时,你会下意识地去调大音量,过了一会你又会觉得,虽然这样的音量听起来并没有负担,但还是一开始的音量更合适,再把音量调回来。当你习惯于这种音质水平之后,再遇到更好的回放系统,第一反应仍然是想调高音量。而遇到低水准的回放系统,特别是差距不太大的那种,可能你也会想调高音量,但
调过之后马上就发现高音量下的声音听起来不舒服而迅速再调低。
音量与音质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互动关系?非常低劣的回放系统不用说,高不成低不就,本来失真就很大,小音量听不清,大音量一团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有一些中间水准的普通厂商,常常会耍点小手段,把高频故意调大,希望制造出细节丰富,解析力强,高音通透的假象来夸大听音效果,或是掩盖其终端器材高频上的不足,识破这种小把戏的方法,就是调高音量,由于人为的高频增益,会产生音量变大的错觉,但仔细听就能发现中低频量感不足,当你把音量调到中低频饱满状态,此时高频的细节部分就会显得特别突出,甚至变得刺耳。
这就涉及到了与音量紧密相关的另一个概念,细节。细节与音量的关系再明白不过,在音量不足的条件下,细节很容易被耳朵忽略,只有在一定的音量水平之上,细节才有可能合理地呈现。
是不是细节越清楚、越多,就说明音质越好呢?大致上,这样的说法并没有错。声音的细节,主要来自于泛音,在真实的声音世界中,一个声音的频率,除基音之外,还伴有无穷多的泛音,正是这些泛音赋予声音个性特征,让我们能够分辨出同样是G的一个音,这是小提琴拉出的G,那是二胡拉出的G,唱同样的一段歌曲,我们能区别费玉清和周杰伦。
那么,泛音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比较规范的定义大家可以去google一下,这里只大概地形象说明。
我们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举个例子,一根琴弦在发声时,除了整体的振动频率之外,在其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部分…………也都以基音频率的倍数在振动着,这就是乐理上讲的8度泛音,12度泛音,15度泛音。。。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泛音列(主要是弦乐),并且泛音的音域远远超过乐器基音的音域,同时还有大量的泛音列之外的泛音存在(因为难以演奏或是难以辨别而被忽略),所有的泛音,构成了真实的声音,简单地说,泛音就是细节。如果没有泛音而只有纯粹的基音,那我们听到的就是电视台或电台进行调试或是遇到故障的时候才会出现的那种奇怪的声音,这种没有细节的、纯粹的频率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既然泛音的频率都大于基音,那么,很显然,决定细节的主要因素就是高频。那是不是高频性能好,音质就一定好呢?不尽如此。通常人们更关心低频的控制力而容易忽视高频控制的问题,其实,高频对音质的影响远远大于低频。低频控制不当,过快或过慢,过多或过少,当然也会造成音质的差别,但是由于人的听觉系统对低频并不十分敏感,所以在设计和调校器材时,可以大刀阔斧地在低频上做文章,即使稍稍过头,也可能会吸引一些特别的欣赏者。高频的还原能力就要困难得多了,一是人们对高频的敏感度要高得多,再有就是,高频和极高频的衰减非常迅速,特别是作为泛音的高频、极高频能量也比基音小得多,转瞬即逝,假如只是人为地增强高频信息,虽然能造成细节突出的假象,但也很有可能给人声音虚浮尖锐,密度不足的印象,并且过多的高频很快会被敏感于高频的耳朵所排斥。相反,假如终端器材的硬件性能不足,或是解码放大部分对高频的控制多了一些,又会造成声音黯淡模糊的感觉。所以,精准地捕捉并忠实地再现现实音响的泛音,才是考量一套器材水准的核心标准。
怎么才能简单地辨别细节的还原度呢?最容易在听觉上导致混淆的概念就是细节丰富,经常有人把听到更多的细节在实际听音的时候被执行为为听到更大音量的细节,细节音量的放大很容易引起听觉上的注意力,注意到了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微声响,从而产生细节更为丰富的错觉,很多厂家正是利用了这种错觉,简单地对高频增益就宣布音质获得极大提升。真正的细节丰富,更多地是指细节更清晰,而不是细节更突出。
举个例子,在一套普通听音系统中欣赏一首大提琴独奏,除了琴弦发出的声音,可能还会听到一些细小的杂音,你很难确定这些杂音是环境噪音还是电流的干扰,可能你会一直认为那是噪音而忽略掉,直到换了一套好一点的设备才发现,原来分辨不出的杂音其实是演奏者呼吸的声音还有衣服摩擦共鸣箱发出的声音,这些细微杂音的音量并没有扩大,但却听得更清楚了,既然如此细微的声响都可以辨识出来,自然琴弦本身的泛音也就丰富饱满了起来,假如你只是觉得高音明亮了许多,却没有发现更多细节变化,或者虽然似乎细节有些提升,但感觉声音更近了,那就很有可能是器材设计上的小把戏。
类似的比较还有很多,比如激烈一些的钢琴段落,会有手指击打琴键的杂音,古典吉他中,会有指甲摩擦低音弦的声音。。。最为明显的细节变化,是乐队,也就是大编制作品的表现,2把小提琴和20把小提琴出来的效果,差别是很大的,更多的共鸣,更多的泛音,更多的细节,更大的能量。。。越好的回放系统,对大编制音乐的表现能力就越强,特别是到了一定水准之上的器材,基本上只有听交响类的作品才能听出来差别。一部两万的HIFI和一部五万的HIFI,听听蔡琴或是小提琴独奏之类的作品,很难听出什么差别,但是一首〈斯拉夫进行曲〉就可能高下立判。直观而简单的区别方法就是,仔细听乐队齐奏的弱音段落,所有的乐器仍然保持饱满音色且清楚易辨的,就是较好的回放系统。
与声音细节相关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失真。失真是与追求音质相反的方向,有很多种类,声响系统中无所不在。从录音、后制到采样编码,再到解码放大,直到最终的发声单元,每一个环节都有失真。有些失真是难以避免的,比如录音和采样,有些失真是补偿性的(用于补偿录音或采样的失真),比如混音和放大,也有一些是人为的,比如过分追求声音风格的音效。最后就是器材本身的不足所造成的细节丢失或突变,这才是HIFI上通常提到的失真,在这个范围里,失真是与细节一体两面的.说法。
说到这里,扯几句题外话,就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因为说了半天,讲的都是音质本身,和音乐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千万不要因为过分追求硬件性能而忽略了享受音乐才是你真正要追求的目标,最终落到以手段为目的,舍本逐末的歧途。或者是在疯狂地发烧了一段时间,花掉了极大的精力和资金之后,才悲剧地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巴赫和莫扎特。。。
因为音乐类型和风格的庞杂,很少有人通吃所有种类的音乐。如前所述,假如你不是交响曲、协奏曲或歌剧的狂热爱好者,那么,你在达到某个等级之后的器材上的投入,基本上就是花冤枉钱了,而且,这个等级可能远比你想像的要低。尤其是那些号称对古典无爱的音乐爱好者,大致上,非古典类的音乐对器材的要求是比较低的,高性能的设备如果只用来听非古典类的作品,其实有点浪费的嫌疑。不是说追加投入就没有改善,只不过,很快你就会发现多投入进去的钱还不如同价位的不同风格的转换来得更实在。更有甚者,假如你只喜欢听流行乐的话,很有可能换了更高级的设备却发现“音质”不如原来的低级货,因为高档设备会忠实地再现原有录音里歌手嗓音和制作过程上的瑕疵,而通常流行乐的歌手唱功以及制作上的要求并不十分严谨。
即使是对于古典乐的HIFI爱好者来说,在器材达到一定的水准之后,应当采取的策略,也不是花更多的钱,而是寻找更适合的设备。一切种类的器材都有一个性价比的曲线,假定完全还原真实声音的效果是100%的话,你可能只要花上四千元就获得60%的性能,上万元就可以达到80%的性能,然后,为了再提高5%又要花掉上万元。。。。投入越来越大,改善的幅度越来越小。更可怕的是,似乎无论你花多少钱,也不能达到100%。如果你对声音的要求不是那么高,或者对声音不是过分的敏感,完全可以在这条曲线上给自己设定一个合理的投资上限,然后在此限度之内把设备的组合合理化。当然,前提是先积累一些基础的经验。
最后,有几个听起来比较玄乎的概念。
一是脱箱感, 这个概念在音箱系统里面比较常见,基本上,只要摆放位置正确,不用多高档的器材就能营造出这种感觉,所以在耳机系统里很少听到类似的说法。按照我的理解,脱箱感和方向感是立体声的基本要求,如果耳机或音箱发出的声音很明显的感觉到是从发声单元直接出来的,这种情况,要么是音源本身的录制有问题,要么就是设备坏了。至于有些老烧们津津乐道的脱箱感的加强,我觉得很有可能是声场扩大之后所造成的错觉。
二,声场、定位,还有结像。 这就真的有点玄乎了,好象还没有人能为这几个概念做出具有普遍说服力并且有充分科学根据的解释,大约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据说,人类的听觉系统是根据声波到达耳膜的先后来判断声音方位的(人们可以准确地辨别声音来源的方向,而在判断距离上,近一点的还行,远的话就不太靠谱了),这也就是立体声还原系统的基本原理。但是,进一步的,如何在回放设备上模拟原声的声响范围,这就有点说不准了,我怀疑还是与声音的细节有关,更丰富,更清晰的细节,很有可能会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空间感。
差不多要结束了。有关具体的性能指标和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实际听感的影响,故意避而不谈,因为我对技术方面完全不懂。至于如何提升音质,也不是此文的主旨,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在建立一些基本的听音概念并累积一定的听音经验之后,才能针对自己的条件做出合理的改良方案。
在比较音质差别时,一定要采用固定的音源文件,具体到同一张专辑的同一段落,以避免不必要的主观推断。推荐一些常见的比较全面的曲目:
1)威廉·退尔序曲。全曲十多分钟,三个乐章,风格变化很大,独奏、齐奏都有,动态也很足。
2)贝九。这个不用多说,大编制的典范,还包含有人声。
3)1812序曲。
此外,贝3、5交响曲,第5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的第21钢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还有〈卡门〉等等名曲,大凡知名的交响类作品,都可以当作听音样本。
人声方面,不是我的兴趣所在,不过倒是可以用与人声的音域很接近的乐器来作为对比。最接近的是古典吉他,基本与人声的音域重合,所以听起来十分亲切,音色独特,表情丰富,完全可以替代人声作为中频的参考样本,类似的还有大提琴,有更完美的歌唱性和更多样化的情绪,木管类乐器里,单簧管偏中频并且音色极其多变。这些乐器的独奏作品(包括协奏作品中的独奏段落)都是适合中频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