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无人驾驶的地铁线路,乘客被屏蔽门夹住身亡,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1月22日下午上海地铁15号线祁安路站一名老年女性在下地铁时,被屏蔽门夹住,在这期间工作人员试图帮助其脱困,但是由于屏蔽门夹得太紧,没能成功,后来列车启动,将老人拖入轨道内,最终老人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这件事情很让人痛心,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因为意外逝去了,据了解地铁15号线是无人驾驶的地铁线路,运营刚刚满一年时间,这件事无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因为无人驾驶的地铁线路在运营成本跟智能性上肯定要优于有人驾驶的地铁线路,但是万一碰到类似于这样的特殊情况,能否及时处置就是对无人驾驶地铁线路的一个考验,上海目前有5辆线路已经实现了无人驾驶,不过目前还不能确定这件事就是因为无人驾驶导致的。下面就来说一说当时发生了什么:
一、屏蔽门应该能跟无人驾驶保持联动
其实地铁的屏蔽门应该具有联动设置,如果没有完全关闭,或者处于打开的状态下,自动驾驶的列车就要暂停无人驾驶,等待屏蔽门完全闭合后再继续行驶。因为现在的电脑并不能完全做到人工那样智能处理突发情况。
二、屏蔽门上应该装备防夹伤设备
地铁屏蔽门上应该安装有防夹伤的设备,比如感应开关,如果感应到人的话就停止关闭,这样就不会出现夹住人的情况。
三、现场的安保人员应该具备临时处置的权限
虽然乘坐地铁有防止夹伤的语音警报,但是还不够,现场的安保人员应该有紧急停止列车运行的权限,防止此类事情再度发生。
你知道上海一无人驾驶的地铁线路,乘客被屏蔽门夹住身亡,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欢迎留言讨论。
在2022年1月22号晚上的时候,一名女乘客乘坐地铁15号线准备在祁安路站下车,很不幸被地铁屏蔽门夹住了,工作人员按紧急制动阻止列车前行,女乘客被送往医院救治,但是不幸身亡。
这名女乘客乘坐的地铁15号线采用的是当时国内最高等级的全自动驾驶系统,刚刚试运行就发生了这样的悲剧,提醒着我们应该让技术更加完善。
一、无人驾驶技术需要完善。
女乘客死亡之后,地铁公司也在进行检查,但是仍没有结论。科技在发展,应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也应保证基本的生命安全,如果这个技术带给人们危害,那就不如不用。
二、舆论方向不要偏。
这个事情在网上发酵以后,看到下面很多评论在说这个女乘客为什么要晚点下车。他肯定在车上玩手机之类的,活该他死。
每次遇到社会问题,总会有一些人剑走偏锋,谴责那些受害者。我实在搞不懂这些人的脑回路是怎么回事,死者为大,人家已经很悲惨了,为什么还要在人死之后继续攻击他。
躲在网络背后看不清真面目,难道就可以为所欲为的发表自己没有任何验证的言论吗。悲剧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三、相关资料。
无人驾驶技术是传感器、计算机、人工智能、通信、导航定位、模式识别、机器视觉、智能控制等多门前沿学科的综合体。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展了地面无人驾驶车辆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麻烦给我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我,万分感谢。另外你觉得无人驾驶技术如何呢?欢迎您到下面的评论区发表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