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该如何开展呢?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22-09-22 · 超过4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0
采纳率:40%
帮助的人:6.4万
展开全部
一、在教学中用爱心魅力润育学生

实践证明,爱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滋润人心的巨大力量。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市场经济的浪潮对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真挚、纯洁、无私、高尚的爱能产生巨大的号召力、推动力,可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健康成长,还可以抵御这种负面影响。同时对小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把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选取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符合当代少年儿童德育目标和德育发展方向的内容。作为教师,要引导好、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该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德树人,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谐的语言、规范的行为和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启迪、塑造每一位学生,那我们的学生将沐浴在师德无限魅力的阳光雨露中健康地、快乐、阳光地成长。

二、在生活中用行为魅力影响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敬业精神、工作作风、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所以教师平时面对学生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以德树人、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平时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废纸、垃圾就自觉拾起扔到垃圾箱里,扶正学生弄歪的课桌椅等,久而久之,学生受到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喊破嗓子,不如做出。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光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乐于助人的品格观念。

三、在家校沟通中教育学生

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烙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终身的教授,在人一生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处于初始和基础的地位。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父母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德行的教育,“重智轻德”成为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科学引导,积极开办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

长召开家长会、要求老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年终召集学生家长代表召开学校与家长的交流会议,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交流,使家长不陌生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家长监督学生在课外的表现,教师定期检查学习成果。这样使学校与家长形成了良性的互动,让学生无论在学校、家庭当中还是在社会上都可以规范自身的行为,使学到的东西不会"左耳进、右耳出"。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方式,互相配合,共同教育,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体现教育的整体性。

四、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熏陶学生

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不能只依靠教师的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学校要从班级黑板报、校园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建筑物墙壁、一景一物、多媒体网络等方面积极的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温馨的提示、热情的激励、丰富的知识、典型的个案、优美的校园形成一种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的行为养成服务,组成教育的合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总而言之,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学生自身的长期努力和教师不断的督促引导及家长的积极配合、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日积月累,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健康快乐阳光自信的成长。
匿名用户
2023-08-09
展开全部
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呢?
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品德教育的核心。我们可以通过讲述有关友善、守信、助人等方面的故事,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可以向他们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告诉他们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理解和包容。这样的故事能够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会待人处事的道理。
在课堂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来引导小学生思考问题、分辨是非。例如,在讨论一个关于作弊的案例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思考作弊对别人和自己的伤害,并引导他们找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合力,共同进行品德教育。家长可以给孩子们树立榜样,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学校则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和行为规范。学校还应该开展一些活动,如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等,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其中,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我们还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进行品德教育。例如,在班级中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通过模拟社会交往的场景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品德素养,还能够增加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案例来引导小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讲述一些成功人士在面对挫折时是如何坚持不懈、积极应对的。通过这样的案例教育,可以让孩子们明白付出努力的重要性,激发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信心。
开展小学生的品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通过讲述故事、案例分析、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他们学会待人处事、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相信小学生的品德素养将得到提升,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答疑诸葛老师
2022-09-21 · TA获得超过458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55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4.1万
展开全部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把自己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的自我约束结合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中早来晚走,经常深入班级。有的学生自习时坐不住凳子,就要在这个时间到教室里备课、做题,这样做既保持了自习纪律,又为那些坐不住凳子的学生作了“示范”。应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从老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会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让学生从小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有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长大后才能不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自己的勉励和期望,坚持周一升国旗仪式,让学生从庄严的国歌声中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鼓舞下增添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时刻不忘长大后立志报效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三、对学生进行爱的情感教育
“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从小培养爱的情感,可使同学之间、家庭之间、师生之间充满爱的氛围,增强亲情、友情,增强凝聚力和团结精神。平时可以从一件小事做起:让学生做件让父母高兴的事、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帮助后进生补课、让学生亲手为老师端上一杯热茶。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学之间的真诚,而师生之间的融洽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四、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教育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造就人才、助人成功;不良的生活习惯则能埋没人才、毁人一生。为了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正确的行为习惯教育,平时要求学生自觉按照《小学生手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全翰8C

2022-09-22 · TA获得超过88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900
采纳率:81%
帮助的人:102万
展开全部
品德教育,是一个概括词。一般用来描述为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而加以教育的训练,帮助孩子未来在个人和社会生存有帮助的教学。品格教育主要分为两个大方向,分别是智慧的启发、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内容包括社会和情感学会, 道德认知发展, 生活技能教育, 卫生教育; 暴力预防, 批判性思考, 道德推理、和冲突解决方案和斡旋。这个教育的形式介入教孩子和青少年价值包括诚实、管理工作、仁慈、宽厚、勇气、自由、正义、平等, 和尊敬。
品德教育如何开展主要有3个方面
1、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中学生的人格尤为重要。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的理想尊重,就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愉快。其次老师要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即是进行教育的前提,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是预防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也能更加爱戴老师,有利加深师生的感情,以使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2、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原来是经济管理中的一种方法,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其可行性和操作性也是很强的。叶圣陶说:"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的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
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作为一个成功的班主任,首要的工作就是抓好班风的建设,有了良好的班风,可以使学生在外部的影响中的作用是积极向上的。班风好的班级后进生少,就是因为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聪聪有话讲

2022-09-21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3万
采纳率:68%
帮助的人:2868万
展开全部
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应该从好几个部分来分开进展。第1个部分就是老师应该经常的给小学生上课。告诉小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品德。然后给学生进行一些课外的这种实践活动。并且和家里串联起来,这样小学生的品德就会特别的好。
首先第1个就是老师应该给小学生上课。专门应该给小学生设置一个思想品德课。老师在上面给学生讲述一些关于应该养成一个什么样思想品德的这种小故事,让学生在头脑里有这样的概念。
并且这个时候应该给学生配一些书籍,这个时候小孩子对文字并不是很敏感。但是配上这些书籍以后,小孩子就可以当看漫画一样,看到自己应该做成什么样子的孩子。
第2个其实就是老师应该带着孩子去做一些社会活动,比如说捡捡垃圾,比如说保护环境,比如说帮助一些老人之类的,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
而且这些社会活动虽然并不是很累,但是可以彻底的让一个孩子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美德,什么样的东西是不好的。小孩子一定要有这种社会实践才能更好一些。
还有最后一个就是要和家长串联起来。比如说孩子在家的时候,适当的应该让家长告诉我,孩子帮自己做一做家务,就做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一些东西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小的时候一点不做家务的话,他根本不知道家长的那些辛苦,更不知道家长赚钱是为了什么,而且家长平常应该告诉一下孩子他哪里做得好,哪里事情做的有问题。
如果把学校老师还有家长这三点都串联起来的话,孩子基本上就可以教育的很好,因为孩子的教育其实就是来源于这几个地方。老师和学校在学,在学校里面管教,着的孩子,而家长的话其实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所以说这就是利用了家里家外共同教育的一个方式,让这个孩子懂得更多的东西,而且变得更加有美德,这个时候才是教育一个孩子真正品德教育最好的方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