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十大人物有哪些?其中一人首级被做成首爵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国历史悠久,传承完整,因历史人物过多,在此只列举一些为大众熟知或相对出名的历史人物。
华夏历史延续几千年,即使华夏族始祖炎黄二帝、夏商周等记载相对较少。就从先秦时期,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的大一统多民族的秦朝算起,到1912年清朝覆灭,朝代更替几十次上百次,共2000余年的历史记载是相对清晰、史料众多的,历史人物繁多到如“过江之鲫”、“多如牛毛”来形容。
即使历史上为大众熟悉的人物、名人,或对中国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有很多。就比如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有500余位,要是加上各种君主,更是超过上千位。皇帝的皇后,君主的夫人,各种皇亲贵胄、王妃、郡主等合计都能超过上万位。
历史上的名人大多都是有权有势之人,比起普通百姓是胜过多倍乃至更多,皇亲贵胄更是享受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好生活,最终生老病死有个好的归宿也很正常,但有些人物的下场就没那么好了,因为种种原因而惨死,如王朝覆灭,战乱、篡位等原因,有的君主甚至是在上厕所的时候掉茅坑里而亡,这样的结束方式“不可谓不惨”,下面紫陌就例举十位死的比较惨的历史人物。
吴起(乱箭射死,并处以车裂肢解之刑)
吴起是我们熟悉的一位军事家,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 。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著作有 《吴子兵法》 流传于世。吴起不仅具有治国的才能,而且善于作战用兵。
《韩非子》说他治军时能和士卒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故士卒乐为其用。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最终在楚国落根,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之后 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在楚悼王死后,被贵族们用乱箭射死。
因设计用楚悼王尸体,将射杀自己的人反杀而被车裂。 因楚国的法律规定伤害国王的尸体属于重罪,将被诛灭三族。吴起用箭插在楚悼王身上,而贵族们射杀吴起的时候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下任国君上位后把伤害国君尸体的贵族们全部处死,也将吴起的尸身处以车裂之刑。
商鞅(“五马分尸”)
相信大家对于商鞅这位历史人物是很熟悉的 ,秦国吞并六国,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多民族的秦朝和商鞅推行的商鞅变法有着一半的关系,商鞅是先秦时期法家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 商鞅是姬姓,公孙氏,其实叫公孙鞅,后被史料记载称为商鞅。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其中富裕而强大的国家,商鞅变法中,秦国秦献公的儿子公子虔被施刑。
《史记·商君列传》“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翌日,秦人皆趋令。
因太子犯法,但是太子是将来的君主不能施刑,而公子虔是太子的老师,和太子另一老师公孙贾被处以刑法,公子虔受劓刑被挖去鼻梁,公孙贾被脸上刺字 (擦洗不掉),就类似水浒中宋江的被刺字那样。几人成为了“杀鸡儆猴”的角色,之后秦人便遵行商鞅变法定制的法令。
接下来就到商鞅倒霉的时候了,我们也知道商鞅的有力支持者也就秦孝公的力度最大了。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没了后盾了。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然后公子虔就联合一些贵族势力就告商鞅十大罪,因为商鞅变法本就冲动了贵族很多的利益,最终被这些人诬其谋反,之后被秦惠文王下令追捕斩杀。
商鞅最终失败战死,虽然商鞅在战争中被杀,但是对其尸身仍不放过,尸体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之刑 (就是所谓的五马分尸,因为是用马车)。并且被诛杀全族。商鞅结局可谓凄惨,还好是死了之后被五马分尸,要是活的时候处以车裂之刑,那真是痛苦难当,要把人的头跟四肢砍下来都得花不少力气,更何况是用拉扯呢!
李斯(严刑拷打,五刑之后处以腰斩,碎尸)
李斯其实就不用怎么去介绍了,秦国的官员,秦朝的宰相,是著名的政治家 。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巩固了皇权,例如废除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等,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
李斯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 李斯亲作《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 等范本七章。李斯散文有 《谏逐客书》、《论督责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 。 鲁迅曾称赞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斯的书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被称为书法鼻祖。
然而, 李斯听从赵高的话,使胡亥阴谋夺取帝位后,却被以谋反之罪告发,严刑拷打之后被迫承认谋反,之后被处死。
《史记》中有关于李斯被杀的文字记载:“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史记》“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
《大秦律》其法为:“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其舌。”
李斯被判刑,刺字,割鼻,截趾,腰斩,枭首,最后碎尸 ,这刑法真是难为执刑的刽子手。而 《大秦律》还是李斯自己制定的。 被昔日的盟友赵高以一条莫须有的谋反罪而残忍杀害,宗族子弟,也是被一律处死。 在中国历朝历代丞相之中,要论下场死得最惨的人,相信除了李斯无人能榜其名了。
戚夫人(断四肢等,做成人彘)
戚夫人就是刘邦的妃子,老婆,也称为戚姬,是汉高祖刘邦极为宠爱的一个妃子,刘邦做汉王时娶了定陶戚姬, 而戚夫人经常和刘邦一起出征,而吕雉在家守着,导致刘邦和大老婆吕雉的关系疏远,而和戚夫人越发亲密,加上吕雉生的儿子刘盈太过于软弱,刘邦认为刘盈不像自己,就想立和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此事为戚夫人惨死埋下了祸根。
之后 戚夫人还经常在刘邦面前哭诉,希望刘邦能立刘如意为太子, 最终因公卿大臣和吕雉的计谋没能成功,之后刘邦去世,刘盈即位,吕雉做了皇太后,就开始对戚夫人下手了, 先是幽禁,干粗活,之后便断了戚夫人的手脚,剜掉眼珠,熏聋耳朵,喝下哑药,做成“人彘”, (也有剃头,眉毛等多种手续的) 最后扔在厕所里。戚夫人估计是历史上最惨的妃子了。
晁错(腰斩于市)
晁错是西汉汉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时期的一名大臣,之后在汉景帝即位后官至御史大夫 。因为之前就是太子的“管家”,在东汉后相当于太子少傅,是西汉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代表作有《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对策》等。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可能大家对晁错不了解,但是相信大家对汉武帝施行的 《推恩令》 是有所了解到的,而推恩令就是在晁错推出的 《削藩令》 上面的升级版本,都是为了减弱藩王实力,加强皇权,因此 被诸侯王记恨,后七国以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是为吴楚七国之乱。最终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退兵。
于是景帝便派人到晁错家,设计骗晁错,然后晁错被骗到东市,皇帝下派之人直接向晁错宣读诏书,连囚服都没有来得及换就被腰斩于市。 晁错在没有接受任何司法审判、没有蹲过大狱、没有被严刑拷打就给模模糊糊的,让皇帝下诏书给腰斩了,晁错是死的真冤 ,其实景帝也是为了大局着想没有办法。
岳飞(遭受酷刑,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赐死)
尽忠报国的岳飞是人尽皆知,是南宋杰出的统帅、抗金名将,也是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就参军,开始“抗金之路”,后因父亲病故等原因被迫几次离开军队,后从参军。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为抗击金军一路凯歌,直捣黄龙,一心想迎徽、钦二帝回朝,好扬大宋国威。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 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等评语 。 岳飞主张挥师北伐,但是皇帝赵构和宰相秦桧却想求和,最终以十二道“金字牌”召回,后遭受奸臣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
遭到严刑拷打诬其谋反,最终也没有找到岳飞任何谋反的证据。即便如此,岳飞还是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在了临安风波亭大理寺,年仅三十九岁。 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之后在宋孝宗时,得以平反昭雪,追谥武穆、谥忠武,封鄂王。
方孝孺(凌迟而死)
方孝孺被称为天下第一儒,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为孙子朱允炆选定的肱骨之臣。 方孝孺字希直,号逊志,从小就聪明好学,长大后被帝王召入京城,委以重任,辅佐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在国家重大的政事时,皇帝朱允炆都要向方孝孺询问。
之后燕王朱棣起兵谋反,朝廷议定讨伐,诏令、檄文皆出于方孝孺的手笔。之后 燕王朱棣攻破南京,文武百官大多投降于燕王,朱棣想借助方孝孺的威信来描白自己,逼迫他帮着写即位诏书,被方孝孺拒绝,被朱棣下令将方孝孺的亲属、朋友、门生共“十族”八百多人杀掉,之后将方孝孺凌迟杀害。
景清(肢解、薄皮填草)
历史上只有“灭九族”的酷刑,景清是继方孝孺之后,历史上唯二被“诛十族”的第二人。 景清是洪武时期的进士,小时候家里穷,但景清却很聪明,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明史》上称其“倜傥尚大节,读书一过不忘”, 之后在乡邻的资助下,最终考入“类似现金清华、北大高等学府(明朝最高学府国子监)”深造。
之后以一甲第二名的身份荣获榜眼,成为御史,后因工作失误被贬,在朱元璋去世后,被建文帝朱允炆重新任用,调回京师并升任景清为御史大夫(正一品),之后 朱棣谋反成功并在南京称帝,但是景清当时没有向方孝孺那样抵抗,而是先向朱棣称臣,之后准备在大殿之上伺机行刺朱棣,但是被提前预防而查出景清藏刀。
朱棣:“朕待你不薄,你为什么要加害朕?”
景清:“欲为故主报仇耳,可惜不能成事!”“叔夺侄位,如父奸子妻。尔背叛太祖遗命,真乃奸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成祖怒,磔死,族之。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
朱棣就问景清,景清回道要为故主报仇,手刃逆贼。朱棣听闻大怒,当即下令将打掉了景清的牙齿,割去了景清的舌头。景清继续以血口辱骂朱棣,之后朱棣下令对景清施以肢解之刑,并剥皮充草,并悬挂在长安门示众。同时还下令株连景清全族。 景清的家乡父老、朋友、学生也全部都遭到迫害,直杀得尸体遍野,血流成河,后放火焚烧,村子沦为了废墟。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袁崇焕是明末著名的军事名将,爱国将领。 相信是很多朋友都知道的,他戎马一生,为守卫明朝东北边疆、抵御清军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 不幸遭奸佞陷害,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等人想趁机给魏忠贤报仇,以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定袁崇焕死罪。致使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凌迟了袁崇焕,造成千古奇冤, 其家人也被流放三千里。
智襄子(首级被做成“酒杯”用)
智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说到智襄子我们可以能乍一听可能不知道或者不怎么熟悉,但相信我们是听过“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汉语词语的,而这句名言就是因智襄子而产生的。
智襄子是晋国四大家族之一智氏家族领袖,姬姓,智氏,名瑶,称智瑶、智伯、荀瑶 (智氏源自荀氏),称荀瑶也多些。 因谥号为“襄”,被史料记载称为智襄子 ,智氏七世族,智氏家族第三位正卿(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的执政大臣兼军事最高指挥官,权力仅次于国君),晋国的执政大臣,是晋国有史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执政大臣,也是周王朝最具权势的卿大夫大家, 智氏家族在当时是风光无限,但最终却因为族长智襄子的不仁不义导致族人大量死亡,智襄子的首级更是被人当成酒具。
晋国国君在权力衰落后,就被智、赵、韩、魏四大家族掌握大权,而智氏家族家族是其中势力最大的家族,也是掌握晋国权力最多的大臣,当时的族长智宣子在退休时,犯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间接的导致智氏家族灭族,原因就是选择了智襄子做继承人。
智襄子的能力很不错,但有个缺点就是不仁不义,最终智襄子接班成为了族长,之后便有了专横跋扈、残暴无道、贪婪凶狠之举,然后为了晋国的国力增强,就向其它几大家族和大臣索要地盘, 虽然自己也献出了万户封邑,但本来自己就是晋国可以说最有权力的人,晋国强大就对智氏家族有益处,但是也不能强迫其他人来献地,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智襄子的此举便导致了其他家族有了反抗之心, 韩氏、魏氏无奈之下也将自己的万户封邑献出,但已经想致智襄子死地,智瑶后向赵襄子索要土地时被拒,智襄子便联合了韩、魏两家攻打赵襄子,赵氏寡不敌众,军队一败再败,形势很不利。赵襄子知道不是他们对手于是便投降了其他人,联合韩氏、魏氏等家族一同灭智氏家族。
之后智瑶被几家偷袭兵败,被赵襄子(赵氏家族的族长)活捉杀死,还将智瑶的首级进行雕刻并且上漆等加工,制成酒具首爵 (首就是首级的意思,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智氏家族剩余族人被迫投靠初期的秦国。 智瑶死后便因此有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名言。
智瑶的家臣豫让,在主公智瑶死后, 思念智瑶的好处,怨恨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颅做成漆器,盛了酒浆, 发誓要为智伯报仇,就开始了行刺大计, 第一次行刺赵襄子时,豫让改名换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混入罪犯之中,带着利器去赵襄子家假装修缮厕所,从而伺机刺杀赵襄子,但是被 赵襄子发现,侍卫要杀了豫让,但赵襄子认为豫让是义士、贤士便放了豫让了。
之后豫让开始自己第二次的行刺计划,把漆涂在自己身上,致使皮肤溃烂,剃掉胡子眉毛,后吞下炭火让自己声音变得沙哑,来伪装自己, 开始沿街乞讨,伪装的可谓时豫让自己的老婆也认不出来。但是 豫让没有凭借自己的才华先委身赵襄子下,来刺杀赵襄子,因豫让认为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是有悖君臣大义。
之后便发生了 “赤桥伏击” 的场面,豫让得知赵襄子行程路线和时间,就事先埋伏到一桥下。之后赵襄子到了桥的附近,马突然受惊,就猜想是有人行刺,之后便把豫让找了出来,赵襄子问豫让,你之前也侍奉过其它主公,智瑶把你主公灭了,你不报仇反而侍奉智瑶,现在为智瑶报仇是什么理?
豫让表示之前的主公只是将豫让当作普通人对待,而智瑶则是国士礼遇豫让,而豫让就要向国士那样报答智瑶,但是赵襄子这次不能再放过豫让了,豫让也知道无法生还,便向赵襄子提了一个要求,和其要了一件衣服进行象征性的刺杀,豫让“刺杀”赵襄子衣物后,
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
之后豫让拔剑自刎,而之后便有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千古绝唱。 豫让事迹被传开后,其精神深受很多人的感动,豫让也成为了东周四大刺客(专诸、聂政、荆轲)之一,这句千古绝唱也从此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的传统信条,尤其是知识分子,一方面是洁身自好,一方面是士为知己者死,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向往、倾慕的典范。
以上就是紫陌例举我国历史上结局较惨的十大人物。我国历史悠久,历朝历代的各类历史人物积累下来,可以说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数字,历史上的“大人物”也是数不胜数,最终落得不好结局的人物也是大有人在,大家还知道哪些结局不好的历史名人呢?
文/历史紫陌阁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华夏历史延续几千年,即使华夏族始祖炎黄二帝、夏商周等记载相对较少。就从先秦时期,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的大一统多民族的秦朝算起,到1912年清朝覆灭,朝代更替几十次上百次,共2000余年的历史记载是相对清晰、史料众多的,历史人物繁多到如“过江之鲫”、“多如牛毛”来形容。
即使历史上为大众熟悉的人物、名人,或对中国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有很多。就比如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有500余位,要是加上各种君主,更是超过上千位。皇帝的皇后,君主的夫人,各种皇亲贵胄、王妃、郡主等合计都能超过上万位。
历史上的名人大多都是有权有势之人,比起普通百姓是胜过多倍乃至更多,皇亲贵胄更是享受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好生活,最终生老病死有个好的归宿也很正常,但有些人物的下场就没那么好了,因为种种原因而惨死,如王朝覆灭,战乱、篡位等原因,有的君主甚至是在上厕所的时候掉茅坑里而亡,这样的结束方式“不可谓不惨”,下面紫陌就例举十位死的比较惨的历史人物。
吴起(乱箭射死,并处以车裂肢解之刑)
吴起是我们熟悉的一位军事家,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 。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著作有 《吴子兵法》 流传于世。吴起不仅具有治国的才能,而且善于作战用兵。
《韩非子》说他治军时能和士卒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故士卒乐为其用。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最终在楚国落根,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之后 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在楚悼王死后,被贵族们用乱箭射死。
因设计用楚悼王尸体,将射杀自己的人反杀而被车裂。 因楚国的法律规定伤害国王的尸体属于重罪,将被诛灭三族。吴起用箭插在楚悼王身上,而贵族们射杀吴起的时候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下任国君上位后把伤害国君尸体的贵族们全部处死,也将吴起的尸身处以车裂之刑。
商鞅(“五马分尸”)
相信大家对于商鞅这位历史人物是很熟悉的 ,秦国吞并六国,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多民族的秦朝和商鞅推行的商鞅变法有着一半的关系,商鞅是先秦时期法家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 商鞅是姬姓,公孙氏,其实叫公孙鞅,后被史料记载称为商鞅。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其中富裕而强大的国家,商鞅变法中,秦国秦献公的儿子公子虔被施刑。
《史记·商君列传》“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翌日,秦人皆趋令。
因太子犯法,但是太子是将来的君主不能施刑,而公子虔是太子的老师,和太子另一老师公孙贾被处以刑法,公子虔受劓刑被挖去鼻梁,公孙贾被脸上刺字 (擦洗不掉),就类似水浒中宋江的被刺字那样。几人成为了“杀鸡儆猴”的角色,之后秦人便遵行商鞅变法定制的法令。
接下来就到商鞅倒霉的时候了,我们也知道商鞅的有力支持者也就秦孝公的力度最大了。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没了后盾了。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然后公子虔就联合一些贵族势力就告商鞅十大罪,因为商鞅变法本就冲动了贵族很多的利益,最终被这些人诬其谋反,之后被秦惠文王下令追捕斩杀。
商鞅最终失败战死,虽然商鞅在战争中被杀,但是对其尸身仍不放过,尸体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之刑 (就是所谓的五马分尸,因为是用马车)。并且被诛杀全族。商鞅结局可谓凄惨,还好是死了之后被五马分尸,要是活的时候处以车裂之刑,那真是痛苦难当,要把人的头跟四肢砍下来都得花不少力气,更何况是用拉扯呢!
李斯(严刑拷打,五刑之后处以腰斩,碎尸)
李斯其实就不用怎么去介绍了,秦国的官员,秦朝的宰相,是著名的政治家 。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巩固了皇权,例如废除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等,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
李斯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 李斯亲作《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 等范本七章。李斯散文有 《谏逐客书》、《论督责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 。 鲁迅曾称赞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斯的书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被称为书法鼻祖。
然而, 李斯听从赵高的话,使胡亥阴谋夺取帝位后,却被以谋反之罪告发,严刑拷打之后被迫承认谋反,之后被处死。
《史记》中有关于李斯被杀的文字记载:“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史记》“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
《大秦律》其法为:“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其舌。”
李斯被判刑,刺字,割鼻,截趾,腰斩,枭首,最后碎尸 ,这刑法真是难为执刑的刽子手。而 《大秦律》还是李斯自己制定的。 被昔日的盟友赵高以一条莫须有的谋反罪而残忍杀害,宗族子弟,也是被一律处死。 在中国历朝历代丞相之中,要论下场死得最惨的人,相信除了李斯无人能榜其名了。
戚夫人(断四肢等,做成人彘)
戚夫人就是刘邦的妃子,老婆,也称为戚姬,是汉高祖刘邦极为宠爱的一个妃子,刘邦做汉王时娶了定陶戚姬, 而戚夫人经常和刘邦一起出征,而吕雉在家守着,导致刘邦和大老婆吕雉的关系疏远,而和戚夫人越发亲密,加上吕雉生的儿子刘盈太过于软弱,刘邦认为刘盈不像自己,就想立和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此事为戚夫人惨死埋下了祸根。
之后 戚夫人还经常在刘邦面前哭诉,希望刘邦能立刘如意为太子, 最终因公卿大臣和吕雉的计谋没能成功,之后刘邦去世,刘盈即位,吕雉做了皇太后,就开始对戚夫人下手了, 先是幽禁,干粗活,之后便断了戚夫人的手脚,剜掉眼珠,熏聋耳朵,喝下哑药,做成“人彘”, (也有剃头,眉毛等多种手续的) 最后扔在厕所里。戚夫人估计是历史上最惨的妃子了。
晁错(腰斩于市)
晁错是西汉汉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时期的一名大臣,之后在汉景帝即位后官至御史大夫 。因为之前就是太子的“管家”,在东汉后相当于太子少傅,是西汉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代表作有《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对策》等。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可能大家对晁错不了解,但是相信大家对汉武帝施行的 《推恩令》 是有所了解到的,而推恩令就是在晁错推出的 《削藩令》 上面的升级版本,都是为了减弱藩王实力,加强皇权,因此 被诸侯王记恨,后七国以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是为吴楚七国之乱。最终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退兵。
于是景帝便派人到晁错家,设计骗晁错,然后晁错被骗到东市,皇帝下派之人直接向晁错宣读诏书,连囚服都没有来得及换就被腰斩于市。 晁错在没有接受任何司法审判、没有蹲过大狱、没有被严刑拷打就给模模糊糊的,让皇帝下诏书给腰斩了,晁错是死的真冤 ,其实景帝也是为了大局着想没有办法。
岳飞(遭受酷刑,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赐死)
尽忠报国的岳飞是人尽皆知,是南宋杰出的统帅、抗金名将,也是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就参军,开始“抗金之路”,后因父亲病故等原因被迫几次离开军队,后从参军。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为抗击金军一路凯歌,直捣黄龙,一心想迎徽、钦二帝回朝,好扬大宋国威。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 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等评语 。 岳飞主张挥师北伐,但是皇帝赵构和宰相秦桧却想求和,最终以十二道“金字牌”召回,后遭受奸臣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
遭到严刑拷打诬其谋反,最终也没有找到岳飞任何谋反的证据。即便如此,岳飞还是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在了临安风波亭大理寺,年仅三十九岁。 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之后在宋孝宗时,得以平反昭雪,追谥武穆、谥忠武,封鄂王。
方孝孺(凌迟而死)
方孝孺被称为天下第一儒,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为孙子朱允炆选定的肱骨之臣。 方孝孺字希直,号逊志,从小就聪明好学,长大后被帝王召入京城,委以重任,辅佐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在国家重大的政事时,皇帝朱允炆都要向方孝孺询问。
之后燕王朱棣起兵谋反,朝廷议定讨伐,诏令、檄文皆出于方孝孺的手笔。之后 燕王朱棣攻破南京,文武百官大多投降于燕王,朱棣想借助方孝孺的威信来描白自己,逼迫他帮着写即位诏书,被方孝孺拒绝,被朱棣下令将方孝孺的亲属、朋友、门生共“十族”八百多人杀掉,之后将方孝孺凌迟杀害。
景清(肢解、薄皮填草)
历史上只有“灭九族”的酷刑,景清是继方孝孺之后,历史上唯二被“诛十族”的第二人。 景清是洪武时期的进士,小时候家里穷,但景清却很聪明,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明史》上称其“倜傥尚大节,读书一过不忘”, 之后在乡邻的资助下,最终考入“类似现金清华、北大高等学府(明朝最高学府国子监)”深造。
之后以一甲第二名的身份荣获榜眼,成为御史,后因工作失误被贬,在朱元璋去世后,被建文帝朱允炆重新任用,调回京师并升任景清为御史大夫(正一品),之后 朱棣谋反成功并在南京称帝,但是景清当时没有向方孝孺那样抵抗,而是先向朱棣称臣,之后准备在大殿之上伺机行刺朱棣,但是被提前预防而查出景清藏刀。
朱棣:“朕待你不薄,你为什么要加害朕?”
景清:“欲为故主报仇耳,可惜不能成事!”“叔夺侄位,如父奸子妻。尔背叛太祖遗命,真乃奸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成祖怒,磔死,族之。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
朱棣就问景清,景清回道要为故主报仇,手刃逆贼。朱棣听闻大怒,当即下令将打掉了景清的牙齿,割去了景清的舌头。景清继续以血口辱骂朱棣,之后朱棣下令对景清施以肢解之刑,并剥皮充草,并悬挂在长安门示众。同时还下令株连景清全族。 景清的家乡父老、朋友、学生也全部都遭到迫害,直杀得尸体遍野,血流成河,后放火焚烧,村子沦为了废墟。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袁崇焕是明末著名的军事名将,爱国将领。 相信是很多朋友都知道的,他戎马一生,为守卫明朝东北边疆、抵御清军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 不幸遭奸佞陷害,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等人想趁机给魏忠贤报仇,以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定袁崇焕死罪。致使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凌迟了袁崇焕,造成千古奇冤, 其家人也被流放三千里。
智襄子(首级被做成“酒杯”用)
智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说到智襄子我们可以能乍一听可能不知道或者不怎么熟悉,但相信我们是听过“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汉语词语的,而这句名言就是因智襄子而产生的。
智襄子是晋国四大家族之一智氏家族领袖,姬姓,智氏,名瑶,称智瑶、智伯、荀瑶 (智氏源自荀氏),称荀瑶也多些。 因谥号为“襄”,被史料记载称为智襄子 ,智氏七世族,智氏家族第三位正卿(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的执政大臣兼军事最高指挥官,权力仅次于国君),晋国的执政大臣,是晋国有史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执政大臣,也是周王朝最具权势的卿大夫大家, 智氏家族在当时是风光无限,但最终却因为族长智襄子的不仁不义导致族人大量死亡,智襄子的首级更是被人当成酒具。
晋国国君在权力衰落后,就被智、赵、韩、魏四大家族掌握大权,而智氏家族家族是其中势力最大的家族,也是掌握晋国权力最多的大臣,当时的族长智宣子在退休时,犯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间接的导致智氏家族灭族,原因就是选择了智襄子做继承人。
智襄子的能力很不错,但有个缺点就是不仁不义,最终智襄子接班成为了族长,之后便有了专横跋扈、残暴无道、贪婪凶狠之举,然后为了晋国的国力增强,就向其它几大家族和大臣索要地盘, 虽然自己也献出了万户封邑,但本来自己就是晋国可以说最有权力的人,晋国强大就对智氏家族有益处,但是也不能强迫其他人来献地,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智襄子的此举便导致了其他家族有了反抗之心, 韩氏、魏氏无奈之下也将自己的万户封邑献出,但已经想致智襄子死地,智瑶后向赵襄子索要土地时被拒,智襄子便联合了韩、魏两家攻打赵襄子,赵氏寡不敌众,军队一败再败,形势很不利。赵襄子知道不是他们对手于是便投降了其他人,联合韩氏、魏氏等家族一同灭智氏家族。
之后智瑶被几家偷袭兵败,被赵襄子(赵氏家族的族长)活捉杀死,还将智瑶的首级进行雕刻并且上漆等加工,制成酒具首爵 (首就是首级的意思,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智氏家族剩余族人被迫投靠初期的秦国。 智瑶死后便因此有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名言。
智瑶的家臣豫让,在主公智瑶死后, 思念智瑶的好处,怨恨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颅做成漆器,盛了酒浆, 发誓要为智伯报仇,就开始了行刺大计, 第一次行刺赵襄子时,豫让改名换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混入罪犯之中,带着利器去赵襄子家假装修缮厕所,从而伺机刺杀赵襄子,但是被 赵襄子发现,侍卫要杀了豫让,但赵襄子认为豫让是义士、贤士便放了豫让了。
之后豫让开始自己第二次的行刺计划,把漆涂在自己身上,致使皮肤溃烂,剃掉胡子眉毛,后吞下炭火让自己声音变得沙哑,来伪装自己, 开始沿街乞讨,伪装的可谓时豫让自己的老婆也认不出来。但是 豫让没有凭借自己的才华先委身赵襄子下,来刺杀赵襄子,因豫让认为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是有悖君臣大义。
之后便发生了 “赤桥伏击” 的场面,豫让得知赵襄子行程路线和时间,就事先埋伏到一桥下。之后赵襄子到了桥的附近,马突然受惊,就猜想是有人行刺,之后便把豫让找了出来,赵襄子问豫让,你之前也侍奉过其它主公,智瑶把你主公灭了,你不报仇反而侍奉智瑶,现在为智瑶报仇是什么理?
豫让表示之前的主公只是将豫让当作普通人对待,而智瑶则是国士礼遇豫让,而豫让就要向国士那样报答智瑶,但是赵襄子这次不能再放过豫让了,豫让也知道无法生还,便向赵襄子提了一个要求,和其要了一件衣服进行象征性的刺杀,豫让“刺杀”赵襄子衣物后,
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
之后豫让拔剑自刎,而之后便有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千古绝唱。 豫让事迹被传开后,其精神深受很多人的感动,豫让也成为了东周四大刺客(专诸、聂政、荆轲)之一,这句千古绝唱也从此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的传统信条,尤其是知识分子,一方面是洁身自好,一方面是士为知己者死,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向往、倾慕的典范。
以上就是紫陌例举我国历史上结局较惨的十大人物。我国历史悠久,历朝历代的各类历史人物积累下来,可以说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数字,历史上的“大人物”也是数不胜数,最终落得不好结局的人物也是大有人在,大家还知道哪些结局不好的历史名人呢?
文/历史紫陌阁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