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笔成冢文言文翻译
1. 智永退笔冢的译文
智永与“退笔冢”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
译文: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像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注释】
1.智永:智永和尚,王羲之七世孙,书法家
2.积年:许多年
3.石:dan,古时计量单位,一石相当于60公斤
4.觅:寻求
5.提额:写牌匾
6.户限为之穿穴:门槛被踏出窟窿
7.瘗:埋
8.冢:坟墓
扩展资料
智永退笔冢给我们的启示:需要勤学苦练,才有机会成功。
任何学术要达到高峰,没有捷径可走,亦无秘诀可言,只有勤学苦练,才是唯一的途径。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此大的训练量,且能长久坚持,其精神可嘉。俗话说:“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汗水流的越多,收获就越大,才越好。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智永退笔冢
2. 智永与“退笔冢”的译文
智永禅师,原名王法极,系王羲之的七世孙,有名的书法家。因在绍兴永欣寺出家,法号智永。智永成名后,向他求字题匾的人门庭若市,日久天长,将寺院的门槛都踩坏了,最后只得用铁皮包起来,人称“铁门槛”。
智永禅师晚年时,有天正在指导一位小沙弥练字,几位年轻书生慕名来寺谒求大师的墨宝,并请教写字秘诀。智永笑答,赠字不难,但秘诀实无,不过老衲可奉送诸位四字:“勤学苦练”,如能持之以恒,保你一生受用不尽。书生闻言,大失所望。智永禅师便耐心开导他们:俗话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即以老衲先祖羲之公和献之公为例,羲之公以东汉张芝“临池写书,池水尽黑”的事迹激励自己,一生苦练不辍。洗砚曾染黑过庐山的归宗寺、临江的新城山、建康的钟山、浙江的积谷山和山阴等地的五六处池水。献之公学书曾用尽18大缸清水,老衲学书也是靠勤学苦练,才有今日的成就。
众书生听后,并未尽信。智永禅师便命小沙弥打开后院门,带领他们去寺中的塔林,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有一座高高的坟冢。书生们大惑不解,禅师指冢说:“我习书一生,练字磨秃的笔头尽在于此。”冢前立一石碑,上刻“退笔冢”3字,下有“僧智永立”几个小字,背后还有智永写的一篇墓志铭。偌大一座坟冢,贮满秃笔头,书生们看罢,惊愕不已。小沙弥告诉书生,师父写字的秃笔,初时装满5大筐。为练好字,在寺内阁上住了多年,还临写了800多本《真草千字文》,分赠浙东各寺庙。
书生们听后恍然大悟,智永所言不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学术要达到高峰,没有捷径可走,亦无秘诀可言,只有勤学苦练,才是惟一的途径.
3. 文言文翻译,谢谢
县丞一职是用以辅佐县令的,对于一县的政事没有什么不应过问。
其下是主薄、尉,主薄和尉才各有专职。县丞的地位高于主薄、尉,逼近县令,照例为了避嫌疑而对公事不加可否。
在公文发出之前,吏胥怀抱已拟成的案卷,到丞那儿去,卷起前面的内容,用左手夹住,右手摘出纸尾签名处,象鹅和鸭那样摇摇摆摆地进来,直立斜视,对县丞说:“您还要署一下名。”县丞拿笔望着应由自己署名的位置,谨慎地签上名字。
抬头望着小吏,问:“可以了吗?”小吏说:“就这样。”然后退下。
县丞不敢稍稍了解一下公文的内容,茫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官位虽较高,实权和势力反而在主薄、尉之下。
民间谚语列举闲散多余的官职,一定说到县丞,甚至把丞作为相互谩骂的话。设立县丞一职。
难道本意就是如此吗?韩厥梦见子舆(韩厥父,当时已去世)对自己说:“次天早晨避开战车左右两侧!”因此(韩厥)在战车当中驾车追赶齐侯。邴夏说:“射那个驾车的,是个贵族。”
齐侯说:“称他为贵族又去射他,这不合于礼。”(按,乃齐侯愚蠢之举)射他左边的人,坠落车下;射他右边的人,倒在车里。
(晋军)将军綦毋张(晋大夫,綦毋氏,名张)失去战车,跟随韩厥,说:“请搭车。”跟在左边或右边,(韩厥)都用肘制止他,使他站在自己身后(按,韩厥由于梦中警告,所以这样做,以免綦毋张受害)。
韩厥弯下身子,把倒在车中的戎右安放稳当。逢丑父和齐侯交换位置(这是逢丑父为了保护齐侯,乘韩厥低下身子安放戎右的机会与齐侯交换位置,以便不能逃脱时蒙混敌人)。
将要到达华泉(泉水名,在华不注山下)时,(齐侯)两边的(中间两马为服,旁边两马为骖)被树枝等钩住。丑父睡在轏车(一种卧车)里,有蛇从他身底出现,以臂击蛇,手臂受伤却隐瞒了伤情。
所以不能推车而被追上。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答案:1.C;2.A;3.C;解析:(1) “涕”作“眼泪”讲 (2) “以”:前一个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可译为“用”“拿”等;后一个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率领”。
B项中的两个“且”都是连词,表递进关系; C项中两个“为”都是介词,表被动关系,都可译作“被”; D项中的两个“所”都是助词,和动词组合构成所字结构。 (3) 应为“宋太祖听到范质的去世,悲伤叹惜,……” (4) (1)范质躲在民间,周太祖寻访到他,欢喜异常,当时正下着大雪,便解下自己的袍子给他穿上。
(“匿”“物色”“衣”各1分,大意1分) (2)已经在朝为官,仍然手里不放下书卷,有人觉得他这样做太辛苦。(“既”“劳”各1分,大意1分) (3)我听说范质只有宅第,不经营产业,这是真正的宰相啊。
(“止”“居第”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范质字文素,大名府宗城县人。范质出生的当夜,他的母亲梦见神人交给她一管五色笔。
范质九岁就能写文章,十三岁开始研究《尚书》,教授学生。后唐长兴四年考中进士。
周太祖(郭威)从邺城起兵向都城进发,京城陷入混乱。范质躲在民间,(周太祖)寻访到他,欢喜异常,当时正下着大雪,就脱下(自己的)袍子给他穿上。
并且命令他起草太后的诰令及商议迎立湘阴公的仪礼程序,范质仓促撰写,符合太祖的心意。世宗(柴荣)病危,(范质)入宫接受遗命。
恭帝继承皇位,加授范质开府仪同三司,封为萧国公。 等到(宋)太祖(赵匡胤)北征,被全军推举拥戴,黄袍加身,从陈桥驿返回官署。
当时范质正在便殿吃饭,太祖入城,范质率领王溥、魏仁浦前往官署谒见。太祖对着范质等人悲泣流泪,一一细说(被)拥戴逼迫为帝的情形。
范质等人没来得及回答,军校罗彦环举刀做出要杀范质的样子说:“我们这些人没有君主,今天必须得到天子(之位)。”太祖呵斥彦环,彦环也不肯退下,范质不知怎么办才好,于是就和王溥等人走下台阶,拜受天命。
乾德初年,皇帝将要在圜丘祭天,任命范质做大礼使。范质与卤簿张昭、仪仗使刘温叟讨论旧时的典制,制定出《南郊行礼图》进献给太祖。
太祖对范质给予特别的称赞和奖励。二年九月范质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临终时,告诫他的儿子范旻不要(向朝廷)请求谥号,不要刻立墓碑。太祖听到他的死讯,为之悲伤叹息,三天不上早朝(以示哀悼)。
范质学习勤奋记忆力强,天性聪明颖悟。已经在朝为官,还是手不释卷,有人觉得他这样做太辛苦,范质说:“有个善于看相的人,说我以后要担任宰相。
如果真的像他说的那样,我不学习,用什么本事来承担这一职务呢?”后来随从(周)世宗征伐淮南,诏令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吴中的文士没有不震惊佩服的。 范质以清廉耿介严格要求自己,从没接受过各地的赠送,前前后后所得的俸禄和赏赐,大多用来周济那些孤单无靠的人。
范质去世以后,家里没有留下多余的财产。(宋)太祖在评论辅相时,对侍臣说:“我听说范质只有居住的宅第,不经营产业,这是真正的宰相啊。”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1.A;2.B;3.C;(1) 危惙:病危气弱。
(2) 介词,在;A.①介词,用/②介词,把;C.①语气词,不译/②代词,其他;D.①助词,“的”/②代词,代“我的心情”。 (3) “仍然具有一种“兼济天下”的精神”错误,文中没有体现。
(4) 答案:(1)何况把如胶似漆般紧密相连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相聚,退后不能相忘,这样牵制隔离,各自都要白发满头了。 (2)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
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有的坐着,有的睡着。
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 参考译文: 四月十日夜,乐天对您诉说: 微之啊微之!见不到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收不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光,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如胶似漆般紧密相连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相聚,退后不能相忘,这样牵制隔离,各自都要白发满头了。
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此怎么办呢!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我收到您前年病重时写的一封短信。信上首先说了您的病情,其次叙述您生病时的心情,最后谈到我们多年的交谊情分。
信上还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了一些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书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的情意,就是像这样的深厚啊!又看到您寄来的听说我被贬官的诗,写道:“灯油将尽,灯火将灭,映照得人影摇摇晃晃,在这样的夜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
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看着夜风吹着冷雨进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是我这样的心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是悲伤不已啊。
暂且放下这事,大致谈谈我近来的心境。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
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至于家里的人,幸好都没有什么疾病。
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各房孤小的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不久前还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
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有瘴气引发的疾病。
湓江的鱼很肥美,江州的酒极醇美。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
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但只要酌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身上穿的衣服,口中吃的食物,暂且还不用求助他人。
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美妙绝伦,天下无双,非常喜爱,流连忘返。
于是在这里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千余竿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爬满墙垣,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草堂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水池中。
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前往,动不动一玩就是十天。
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了。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
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书信,一定更加担忧和盼望,现在特意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情,我以后逐件写信告知您吧。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
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有的坐着,有的睡着。
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平生老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
作诗的习惯牵动着我,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是考中进士后的天亮前。今夜写信又在何处?在庐山草屋拂晓的灯前。
笼中的鸟、栏里的猿都未死,人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微之啊微之!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头。
6. 智永退笔冢译文
原文: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 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wèng),每瓮(wèng)皆数石。
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铁叶裹(guǒ)之,人谓“铁门限”。后以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zhǒng)”。
译文: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之后就有十几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石(那么重)。前来求取墨迹、并请(他)写匾额的人多得像吵闹的集市一样。
(他)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洞来,于是(就)用铁皮包裹住门槛,人们称它为“铁门槛”。后来(智永)把笔头全部都埋了,称它为“退笔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需要勤学苦练,才有机会成功。 任何学术要达到高峰,没有捷径可走,亦无秘诀可言,只有勤学苦练,才是唯一的途径。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此大的训练量,且能长久坚持,其精神可嘉。俗话说:“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汗水流的越多,收获就越大,才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