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集团的公司历史
潞安是一个老先进企业。
其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1月的潞安矿务局,曾以“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矿风享誉全国,是周恩来总理选树的全国工交战线五面红旗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现代化矿区”,自主创新的综采放顶煤技术被誉为“潞安采煤法”,引领了世界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的潮流。
潞安实施战略管理,依靠战略制胜。
2000年8月,企业整体改制为潞安矿业集团公司。
改制以来,潞安集团紧紧围绕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这个大文章,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不断调适、完善和实施“中国潞安”“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强化战略管理,取得了经营绩效最好、发展速度最快、发展后劲最强、职工得到实惠最多的好成绩。
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7098万吨,同比增长29%;营业收入一年内增长93%,达到850亿元,翻了近一番;实现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20%;资产总额1000亿元,同比增长58.9%;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7654321”战略目标,与集团成立之初的2000年相比,相当于再造了6个潞安、62个潞安、133个潞安和21个潞安;集团公司在全国500强排名127位,比2000年前移了363位,在国资委考核中,潞安再次被评为A类企业,名列全省第一。
2011年集团营业收入达到1106亿元,资产总额1081亿元,实现利润45.3亿元。
营业收入与资产总额双双超过一千亿,完成利润与工资总额实现双增长,跨入全省“双千亿”企业行列。
潞安集团成立10年来,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百万吨死亡率0.02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5个年度实现事故为零,而且没有新增一例矽肺病,保证了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成为全煤系统唯一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十一连冠企业,全省唯一的“全国安康杯竞赛示范企业”,全国总工会特颁了“五一劳动奖状”。
潞安集团以建设亿吨级煤炭集团为目标,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建设数字化矿井,巩固提升潞安集约高效优势。
实现了“老矿井减人提效,新矿井集约高效”。
二是实施跨疆域发展,为“百年潞安”储备资源基础。
目前,已形成潞安本部、武夏、忻州、临汾、晋中、潞安新疆六大矿区,煤炭总储量达到435.6亿吨,按照亿吨级生产能力,可稳定生产200年以上,为打造“百年潞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潞安集团始终把循环经济作为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坚持以煤为基础,延伸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三条主产业链,建设煤电、煤油、焦化、电化四大循环经济园区,发展煤、电、油、化、硅五大产业。
目前,非煤产业销售收入占到集团总销售收入的一半左右,集团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今年将全面形成工业硅——聚氯乙烯——高纯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硅产业链条。
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于2008年12月产出了我国第一桶煤基合成油,2009年21万吨/年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全部建成。
潞安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掌握钴基、铁基两种催化剂进行煤制油的企业。
目前,潞安正在全力推进煤基合成油百万吨级产业化项目。
潞安集团坚持建设创新型企业,全面推进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人才创新等,推进了企业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综合效益型转型。
建成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创建了全省首家企业研究院,被确定为全国创新型试点企业。
潞安环能2006年9月在沪市上市以来,在煤炭板块中一直表现良好;2007年整合重组河北耀华玻璃集团财务公司,组建了全省首家企业财务公司——潞安集团财务公司;坚持“与能人携手,和巨人同行”,与美国博地、亚美大陆、泰国班普、加拿大西鹰、南非萨索尔等国际知名大公司在煤炭、电力、煤层气及煤制油等项目上进行了广泛合作。
坚持把人才作为企业第一资源,紧紧围绕战略发展,构建了立体化的人才队伍。
目前,潞安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到员工总数的10%,非煤产业技术人才占到人才总量的41.2%,高级技能人才占到生产技能岗位人员的50%,技术工人占职工总数的74%。
潞安荣获全省唯一的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潞安集团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的最大特色和优势,紧紧围绕战略发展目标,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推行了党建工作绩效管理,走出了一条政治优势彰显、职能作用突出、创新活力增强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之路。
潞安集团始终把“企业发展后劲增强了没有,员工生活质量提高了没有”作为检验发展成效和各级班子工作好坏的两条根本标准,在促进企业大发展的同时,努力让企业发展成果普惠员工、造福社会。
员工收入大幅增长,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潞安社区成为全国第一家整体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验收的企业主导型国际安全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集团被评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