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胸有成竹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最早出自宋代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意思解释:胸有成竹指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反义词:不知所措、心中无数、束手无策。
成语最早出处: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鲋,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成语寓意:
文与可胸中的竹子是他长年累月细致入微观察竹子的结果。其实,任何东西只要肯钻研、肯用心、肯琢磨,并且不怕吃苦,就能学得透、学得精。
无论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在动手前做好充分的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否则遇到问题就会手忙脚乱,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错误。
以上内容参考:胸有成竹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