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为科学探索而献身的人举出具体事例来
1、诺贝尔
1896年,诺贝尔本人得了心绞痛和心脏病,并且非常严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医生建议他服用硝化甘油(当时试验证明有效,但没有理论支持)他不予理睬直到去世。
直到一百多年后三位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发现硝化甘油中的一氧化氮是机体产生的一种信号分子,能够舒张血管从而有利于血液循环。
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益处,才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圣雷莫去世,终年63岁。
2、彭加木
1980年5月8日至6月17日, 彭加木任中国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长,首次穿越了罗布泊湖盆,在湖盆中采集了众多的生物和土壤标本,采集众多的矿物化石。
收集了众多的第一手科考资料,为我国综合开发罗布泊做了前瞻性的准备。
但不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却失踪了,国家先后4次派出十几架飞机、几十辆汽车、几千人拉网式的寻找。
面对着黑风暴刮起的沙包、沙梁、沙山,却没有丝毫蛛丝马迹,人们终于知道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化作了“罗布魂”,长眠罗布泊。
3、哥伦布
即使在这种艰难的逆境中,哥伦布依旧保持着乐观的情绪。
为了找到一个能通过去到另一个大洋的海峡,他一个个海湾、一条条河流地探查,可是终未能如愿。
也许是因为从巴拿马附近的印第安人那里得知根本没有水道或海峡连通两大洋的缘故,哥伦布放弃了继续寻找通路的探索,又开始寻找起黄金来了。
可是船队的情况变得越来越糟,开始是4月中旬,一只轻快帆船在沙洲上搁浅。
接着,另一只船又被船蛆蛀漏,而且在如此的热带高温下,另两只船也都面临着虫蛀的危险。
在这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哥伦布命令把船靠在一个避风的海滩上,全体船员勉强度日,因为乘这样的船想回到伊斯帕尼奥拉岛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之后,哥伦布也曾派过两个人划独木舟回圣多明各求援,可是他们却是一去无音讯。
哥伦布关节炎发作卧床不起,耐不住苦苦等待的船员约有一半起来闹事。
1504年1月初,他们没经哥伦布允许擅自离开,想回到伊斯帕尼奥拉岛去。
可是他们的独木舟又怎经得起海上的大风浪,不久就又都被狂风吹回到牙买加。
1504年6月29日,盼了1年多的船终于来到了这里,哥伦布和船员们回到了伊斯帕尼奥拉岛。
死里逃生的哥伦布带着自己的儿子、弟弟和其他22名成员乘一只租来的船回到了西班牙。
到达西班牙的日期是1504年11月。
1506年5月20日,哥伦布与世长辞。
直到死他还一直认为自己到过的地方就是亚洲。
4、居里夫人
1934年6月,住进上萨瓦省桑塞罗谟疗养院。
7月4日,以恶性贫血症(由镭引起)逝世于疗养院。
托贝医生写下了这样的报告:“他所得的疾病是一种发展迅速、伴有发烧的继发性贫血。
骨髓没有造血反应,可能是因为长期积累的辐射量造成的伤害。”闻此噩耗,她最喜欢的一个学生乔治·福尼埃写到:“我们失去了一切。”蔡元培听后也十分悲痛。
1934年7月8日,他用法文致唁电以示悼念:“巴黎大学校长先生:惊悉居里夫人逝世,谨代表中央研究院致以悼忱!深感她的逝世是法国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敬请代向其家属致意。
蔡元培。”
7月6日,葬于巴黎梭镇居里墓穴。
她的兄(约瑟夫·斯可罗多夫斯基)姊(布罗妮施拉娃·德卢斯卡)向墓穴洒上从波兰带来的泥土。
5、野口英世
野口英世是最先从据信因患梅毒而出现麻痹症状的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分离出梅毒病原体的科学家。
完善了瓦色曼氏反应的技术和理论;改进了检验梅毒的瓦色曼式皮肤试验。
还培养出奥罗亚热的病原体;另设计出培养过去从未在试管中生长的微生物的方法,成功地培养了梅毒螺旋体;还研究过脊髓灰质炎、沙眼以及黄热病疫苗和抗血清。
野口英世不顾高龄,亲身到非洲考察“黄热病”,不幸感染此病,于1928年5 月21日去世。
同年6月15日,其遗体运回美国纽约市北郊的一处墓地埋葬。
野口英世先生的碑文上写着:“他毕生致力于科学,他为人类而生,为人类而死”。
野口英世先生在日本受到了极高的尊重,许多日本人,特别是青少年。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