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文言文一词多义
1. 初三文言文一词多义
乃:1、代词: 你的,你们的;家祭无忘告乃翁
久而乃和 (才)
乃悟前狼假寐(才)
羲之之书晚乃善(才)
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
乃密布字印 (于是,就)
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乃入见 (于是)
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就)
乃不知有汉(竟然)
见渔人,乃大惊(竟然)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本来是)
于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向)
告之于帝 (向)
余将告于莅事者 (向)
凡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在)
于土墙凹凸处 (在)
连不得志于有司 (在)
生于忧患 (在)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在)
吾祖死于是 (在)
多会于此 (在)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在)
战于长勺 (在)
苟全性命于乱世 (在)
受任于败军之际 (在)
管夷吾举于士 (从)
何有于我哉 (对)
又告于巩曰 (向;对)
万钟于我何加哉 (对,对于)
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对;对于)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 (对;对于)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到)
而观于其市 (介词,到,往)
积于今六十岁矣 (到)
还于旧都 (到)
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 (到)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 (介词,表比较,比)
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
苛政猛于虎也 (比)
2. 初中文言文中“所以”的一词多义
“所以”有以下几种意思: 1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2用此,用来. 3表示“.的原因”. 4表示“.的方法”. 5实在的情由,适宜的举动.例如:1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古义: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词组,解释为“……的原因” 今义:今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2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古义: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 4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靠他来.今义:略)。
3. 谁帮我找一下初三人教版的文言文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句式例析 文言句式是古汉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必须掌握句式,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古代汉语的句式结构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我们常见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一些固定句式。 1、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用动词“是”表示,古汉语中也有用“是”表示判断的,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但更多情况下古汉语常用“……者、……也”“……,……也”“……者也”等句式表判断。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②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③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另外还用“则”“乃”“为”等这些词表判断的,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2、被动句。现代汉语多用“被”(也用“为”)表示,而古汉语则常用“于”“为”或用“为……所……”等格式表示被动。
如: ①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观潮》) 还有一种没有标志性的词语,语意上有被动。
如: ②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句中的“感其诚”即“被……所感动”。
3、省略句。这是文言语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主要指文言文中的句子成分在不同的表达情况下有省略现象,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省略主语。
如: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桃花源记》) 句中省略主语“渔人”和“洞口”,补全应为:(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2)省略谓语。
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其中,“再而衰”、“三而竭”中省略了动词“鼓”,应为: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 ①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②使与台齐(《童趣》) 例句中,分别省略了宾语“渔人”和“身”,完整的语序应为:①问(渔人)所从来。
②使(身)与台齐。 (4)省略介词“于”。
如: ①场主集薪其中。(《狼》) ②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涉世家》) 例句①中,完整的语序应为:场主集薪(于)其中。“于”表方向、处所,译为“在”。
例句②中,完整的语序应为:然足下卜之(于)鬼乎。“于”表对象,译为“向”。
(5)省略量词。如: 船头坐三人。
(《核舟记》) 古汉语中,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表数量的多少,而省略量词。 对于省略句,翻译时应特别注意将其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以使语言顺畅,语意明确。
4、倒装句。文言文在语意表达中,常常改变词序或句序,形成倒装句式,而这里的倒装主要是针对现代汉语的表意语序而言的。
为了能正确翻译文言文,读懂文言文,我们一定要注意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几种倒装句,一般而言,常见的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谓语前置。比如,“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即“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比如:“孔子云:‘何陋之有?’”其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第二种是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比如“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其中的“未之知”即“未知之”的倒装,可译为“不知道它”。“之”,代词,代春意。
(3)定语后置。在文言文的语意表达中为了突出中心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就将定语放在中心句的后面。
比如: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 其中的“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其中的“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2008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课文中的通假字集录 成都市双楠实验学校 李朝国 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通”即通用,“假”即假借,在具体语境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相通的词来代替,这就是通假。
在阅读过程中,通假字的读音按本字的读音读,词义按照本字的含义理解。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惠”就通“慧”,译为“聪明”。
学习文言文,掌握常见的通假字方法有两个:一是要充分利用注解,对一般通假字,教材注解中都已注明;二是要注重梳理积累,掌握文言课文中出现的常见通假字。为便于同学们复习备考,特将七—九年级文言课文中的通假字集录如下: 1、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童趣》) 2、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愉快。(《论语》十则) 2008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课文中的常见虚词集录 四川省成都市双楠实验学校 李朝国 之 (一)作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这(件)事”等,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