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负?
自负就是自己过高地估计自己。人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我认知、自我意志和自我情感体验。人评价自己,要靠自我认知,有的人过高地评价自己,就表现为自负;有的人过低地评价自己,就表现为自卑。 自负往往以语言、行动等方式表现出来。
自负实质是无知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不自知。俗话说:“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无知有两种表现,一是盲从,二是狂妄。自负有时表现为狂妄,容易造成对方的反感。
扩展资料:
克服方法
1、接受批评
这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接受批评即是针对这一特点提出的方法。它并不是让自负者完全服从于他人,只是要求他们能够接受别人的正确观点,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改变过去固执已见、惟我独尊的形象。
2、与人平等相处
自负者视自己为上帝,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动上都无理地要求别人服从自己。平等相处就是要求自负者以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与别人平等交往。
3、提高自我认识
要全面的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放,未免失之偏颇。认识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评价,应该放在社会中去考察,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时又有不如人的地方,与人比较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4、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负
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自己的将来,辉煌的过去可能标志着你过去是个英雄,但它并不代表自己的现在,更不预示着将来。
参考资料:自负(汉语词)_百度百科
自负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才能和成就高度自信,可能表现出自大、傲慢和自我夸耀的行为。他们通常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出色,更优秀,对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持有过高的评价,不容易接受他人的批评或指导。
然而,自负并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自我肯定,而是一种过度的自我评价,超过了实际情况的客观性。自负的人往往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忽视自身的不足之处,对自己的局限性和错误缺乏认识。
自负的态度和行为可能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破坏人际关系,限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与之相对,谦虚和适度的自我评价更有利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自负和自信是不同的概念。自信是指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适度的认识和肯定,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并持有积极的态度。而自负则是一种过度自我中心和自我评价过高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