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塘生产属于什么农业
基塘生产属于生态农业和持续开展农业。
基塘农业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建的耕作经营管理制度的一种新型农业。基塘是指水塘及包围水塘的小地块。
这种农业生产包括桑(桑树)基鱼塘、蔗(甘蔗)基鱼塘、果(水果)基鱼塘等类型。在珠江三角洲中部,有许多地势低洼的地方,每逢暴雨便积水不退,后经人工改造,把洼地深挖成池塘养鱼,挖出的泥土堆在四周成“基”。
“基”既可在暴雨洪水时防止塘水泛滥,又可在“基”面上栽培桑树、甘蔗、果树等。比如,“基”上种植桑树,桑树可以养蚕,蚕沙投入池塘又可成为鱼的饵料,鱼类及微生物分解后的塘泥又成为“基”面上作物的肥料。
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利用构成基、塘互养的水陆物质循环体系,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这是我国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改造自然的突出典型。
形成条件:
1、地势低平:
地势低平,易积水。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旧称粤江平原,是由支流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呈倒置三角形,底边是西起三水市、广州市东到石龙为止的一线,顶点在崖门湾。
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地势低洼,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下,因而排水不畅,易积水。
2、气候: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珠三角地区,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珠三角绝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年均温21~23℃,最冷的1月均温13~15℃。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里,降水量总体由南向北递减,雨季长短大致由南向北递减。
珠三角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气候海洋性较强,雨季长,降水丰富,而且,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影响,带来较多降水,因而年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同时,由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及变率大,因而更加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珠三角人民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将易涝的低洼地开挖发展成水塘——塘基水陆两个系统,并相应的形成水产养殖、基塘种植的的两个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农业生态系统,既能减少洪涝灾害,又能增加经济收入,充分体现出当地农民的智慧。

2023-07-19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