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的由来
门头沟名字的由来是因为门头沟的位置在圈门。
门头沟,就是“圈门前头有条沟”的意思。老北京著名民俗学者金受申先生,早在民国年间就写过门头沟及京西煤田,他在文中写到:门头沟火车由石景山起,即渐渐走入山内,门头沟四面是山,东北是天台山,东是石景山,北是来龙山,南是小黑山,西是九龙山,车站在东北山口,圈quàn(当地人都读这个音)门在正西山下,真是“四围山色中”,绝妙一幅图画。
现在,在门头沟窑神庙公园边上有一块巨石,上面写着:门头沟之源。而门头沟之源的巨石边上,就是圈门前的那条沟,也就是过去所说的门头沟啦。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门头沟区内就有“东胡林人”生息繁衍。商周时,区境属幽州。1958年5月,京西矿区撤销,区境定名为门头沟区至今。
门头沟的风景名胜
潭柘寺景区。潭柘寺是4A级景区,位于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戒台寺景区。戒台寺是4A级景区,位于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始建于唐武德五年(622年),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赐名为万寿禅寺,因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民间通称为戒坛寺,又叫戒台寺。戒台寺规模宏大,殿宇巍峨,西靠极乐峰,南倚六国岭,北对石龙山,东眺北京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