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生物暑假作业及答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 #高二# 导语】增加内驱力,从思想上重视高二,从心理上强化高二,使战胜高考的这个关键环节过硬起来,是“志存高远”这四个字在高二年级的全部解释。 高二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二年级生物暑假作业及答案》希望你喜欢!
【一】
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①;②________。
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
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有。
一、选择题
1、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通过。如图所示为一个渗透装置,先在漏斗中加入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静止,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中,Y轴表示“漏斗内外液面高度差”,下列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体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的是()
2、下列据图所作出的说明错误的是()
A.图1说明该物质跨膜运输时会出现饱和现象
B.图2说明此物质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
C.图3说明该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图4说明该植物吸收K+不需要载体协助
3、下列关于生物学概念及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原生质层就是原生质的外层,核心是细胞核
B.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时的大田作物,才能正常生长
C.植物对水分和矿质离子的吸收原理不同,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D.选择透过性膜具有半透膜的某些性质,半透膜上的载体也具有选择透过性
4、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两组幼苗在KNO3溶液中的鲜重变化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5、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6、在动物细胞的物质运输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A.红细胞中的Na+进入血浆B.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肌细胞
C.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7、相对细菌和植物细胞而言,动物细胞离体培养更需要关注培养基的渗透压,这是因为动物细胞()
A.没有细胞壁,对培养基的渗透压更敏感B.渗透压远高于细菌或植物细胞的渗透压
C.没有成熟大液泡,渗透压调节能力差D.生长缓慢,各生长阶段对环境的渗透压要求不同
8、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如图所示),一种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由此可知()
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转运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
D.Na+-K+泵对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9、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5min的现象再过5min滴加清水
5min
①物质量浓度为0.3/(mol•L-1)蔗糖溶液x无变化质壁分离
复原
②物质量浓度为0.5/(mol•L-1)蔗糖溶液质壁分离y无变化
③物质量浓度为1/(mol•L-1)KNO3溶液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z
④物质量浓度为1/(mol•L-1)醋酸溶液细胞大小无变化细胞大小
无变化细胞大小
无变化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④组细胞大小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10、如图甲、乙所示是渗透作用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前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乙装置中漏斗的液面上升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若h1>h2,MA=MB,则Ma>Mb
B.若h1>h2,MA=MB,则Ma
C.若Ma=Mb>MA>MB,则h1M2
D.一段时间后,A―→a与a―→A、B―→b与b―→B的水分子扩散速率均相等
二、非选择题
1、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大于、小于、等于)。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________,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结构②当中充满的液体是________。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A.细胞液>外界溶液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在增大。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请仔细观察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事实。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被转运物质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于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是通过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
a.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
(1)图中细胞质基质存在于________(填“P”或“Q”)侧。
(2)b类型中,○所代表的离子或小分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A.浓度差所造成的势能B.ATP直接提供能量
C.光能驱动D.细胞内物质合成时释放的能量
(3)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采用c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是()
A.噬菌体B.细菌C.果蝇D.小鼠
(4)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为了证实这一假设,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分别置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甲组进行正常呼吸,乙组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若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则一段时间后两组溶液中浓度降低的是________组。
一、选择题
1、C2、D3、C4、B5、A6、B7、A8、D9、D10、B
二、非选择题
1、(1)小于下降小于(2)③④⑤外界溶液D
(3)不能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4)不一定
2、(1)甲磷脂分子(2)协助扩散(或被动运输)
(3)①b.完全抑制有氧呼吸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的吸收速率②a.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是通过被动运输b.若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是通过主动运输
3、(1)Q(2)B(3)B(5)甲
【二】
1、酶的作用
(1)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________ 。细胞代谢是细胞________的基础。
(2) 活化能:分子从________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________所需要的能量。催化剂(酶及无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是_____ ___。
2、ATP的结构、功能和利用
(1) 结构: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腺苷、两个________、三个________
(2) 功能: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________;
(3) 利用:ATP可用于________、生物发电和发光、________、大脑思考及各种吸能反应。
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 ATP水解: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__________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 ATP形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________结合,重新形成ATP;
(3) ATP形成的能量来源
①对于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均来自________,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则来自于________;
②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②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 ③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④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⑤用不含酵母菌的酵母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在体外进行
A.④②⑤①③ B.③④⑤②① C.①⑤④②③ D.③④①②⑤
2、如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O2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个条件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为0
C.温度降低时,E点不变,D点右移 D.H2O2的量增加时,E点下移,D点左移
3、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图2中进行①过程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D.夜间有O2存在时,图2中过程②主要发生在线粒体
4、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 ( )
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 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
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 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
5、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6、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 )
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内质网的膜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7、北京师范大学贾宗超教授、郑积敏博士,在研究中发现了在同一蛋白的同一活性中心上行使相反功能的新机制,其研究成果首先公布在专业期刊《Nature》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活性中心”指的是酶的识别位点
B.“同一蛋白”指的是酶
C.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所以活性中心与反应物是一一对应关系
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
8、下表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管 ① ② ③
纤维素悬液/ mL 2 2 2
纤维素酶液/ mL 1 1 1
反应温度/ ℃ 30 40 50
斐林试剂/ mL 2 2 2
砖红色深浅 ++ +++ +
注:“+”的多少,代表颜色深浅。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及结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B.该实验检测的因变量是还原糖的生成量
C.纤维素被水解成了还原糖 D.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 ℃
9、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
C.ATP中大量的能量都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
D.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10、如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 )
二、非选择题
1、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 查询资料得知,18 ℃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的是________。
(2) 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 ℃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 ℃间。他们设置15 ℃、16 ℃、17 ℃、18 ℃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___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________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2、生物分子间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以下实例为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获得DN*段信息的过程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过程①酶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_键,此过程只发生在非结合区DNA。过程②酶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_键。
(2) ①、②两过程利用了酶的________特性。
(3) 若将得到的DN*段用于构建重组质粒,需要将过程③的测序结果与________酶的识别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选用何种酶。
(4) 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DNA序列区为基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以下研究利用了生物分子间特异性结合性质的有________(多选)。
A.分离得到核糖体,用蛋白酶酶解后提取rRNA
B.用无水乙醇处理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基粒膜上的光合色素
C.通过分子杂交手段,用荧光物质标记的目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基因定位
D.将抑制成熟基因导入番茄,其mRNA与催化成熟酶基因的mRNA互补结合,终止后者翻译,延迟 果实成熟
3、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
(1) 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洗衣粉中加入的A之所以能够耐酸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是因为它是通过________精心设计改造生产出来的;控制其合成的直接模板主要分布在细胞的________中。
(2) 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4和图5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问题。
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A 2、C 3、A 4、C 5、D 6、C 7、C 8、D 9、D 10、B
二、非选择题
1、(1)幽门盲囊蛋白酶 (2)①蛋白质 双缩脲 ②2和8 ③水浴 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 ④不能 据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 (3)淀粉、脂肪
2、(1)磷酸二酯 肽 (2)专一性 (3)限制性核酸内切 (4)启动子(转录起始区) (5)ACD
3、(1)高效性和专一性(特异性) 蛋白质工程 细胞质 (2)先上升后下降 随着pH的变化酶的最适温度不变(温度影响酶活性) (3)酶的浓度(数量)和活性 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相关
【三】
1、细胞增殖是生物体内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周期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3→2→1→e→f→g→h
B.d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在胚胎发育时期达到限度
C.c过程中多倍体体细胞的出现,必须要经过秋水仙素或低温的处理,且处理时期应为e时期
D.细胞周期中,一个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的是g时期
2、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根据如图所示判断在普通培养液中的第三次有丝*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依次是 ( )
A.12个b B.6个a,6个b
C.6个b,6个c D.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3、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多种酶和其他的蛋白质
B.在间期,线粒体要为蛋白质的合成、DNA解旋等生理过程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通过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参与子细胞的细胞壁的合成
4、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①细胞在显微镜下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B.图②细胞可发生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图③所示的时期,细胞内的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
D.图④所示的时期,细胞中的DNA数目不变,但染色体数量加倍
5、下面有关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B.细胞衰老过程中,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C.细胞死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D.细胞癌变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异常现象
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具有*能力的细胞一定会分化且分化程度越高*能力就越强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D.免疫细胞凋亡是一种病理现象,不利于抵抗病原体的侵染
7、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a→b经过有丝*,b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B.a→c经过细胞分化,c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C.a→d受到信号调节,d内高尔基体的功能增强
D.c→d不受基因调控,c的细胞结构不发生改变
8、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D.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9、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头发变白是由于黑色素细胞凋亡导致细胞内酪氨酸酶减少
B.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被动死亡过程
C.效应T细胞与癌细胞结合,使癌细胞裂解,之后被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D.细胞凋亡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属于细胞分化过程10、动物细胞中的一类基因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在各种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另一类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下图为B淋巴细胞,关于该细胞中三个基因的开闭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有一个处于活动状态,即A抗体基因
B.其中有一个处于活动状态,即ATP合成酶基因
C.其中有Ⅰ号染色体上的两个处于活动状态
D.三个都处于活动状态
【一】
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①;②________。
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
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有。
一、选择题
1、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通过。如图所示为一个渗透装置,先在漏斗中加入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静止,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中,Y轴表示“漏斗内外液面高度差”,下列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体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的是()
2、下列据图所作出的说明错误的是()
A.图1说明该物质跨膜运输时会出现饱和现象
B.图2说明此物质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
C.图3说明该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图4说明该植物吸收K+不需要载体协助
3、下列关于生物学概念及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原生质层就是原生质的外层,核心是细胞核
B.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时的大田作物,才能正常生长
C.植物对水分和矿质离子的吸收原理不同,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D.选择透过性膜具有半透膜的某些性质,半透膜上的载体也具有选择透过性
4、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两组幼苗在KNO3溶液中的鲜重变化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5、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6、在动物细胞的物质运输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A.红细胞中的Na+进入血浆B.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肌细胞
C.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7、相对细菌和植物细胞而言,动物细胞离体培养更需要关注培养基的渗透压,这是因为动物细胞()
A.没有细胞壁,对培养基的渗透压更敏感B.渗透压远高于细菌或植物细胞的渗透压
C.没有成熟大液泡,渗透压调节能力差D.生长缓慢,各生长阶段对环境的渗透压要求不同
8、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如图所示),一种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由此可知()
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转运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
D.Na+-K+泵对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9、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5min的现象再过5min滴加清水
5min
①物质量浓度为0.3/(mol•L-1)蔗糖溶液x无变化质壁分离
复原
②物质量浓度为0.5/(mol•L-1)蔗糖溶液质壁分离y无变化
③物质量浓度为1/(mol•L-1)KNO3溶液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z
④物质量浓度为1/(mol•L-1)醋酸溶液细胞大小无变化细胞大小
无变化细胞大小
无变化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④组细胞大小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10、如图甲、乙所示是渗透作用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前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乙装置中漏斗的液面上升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若h1>h2,MA=MB,则Ma>Mb
B.若h1>h2,MA=MB,则Ma
C.若Ma=Mb>MA>MB,则h1M2
D.一段时间后,A―→a与a―→A、B―→b与b―→B的水分子扩散速率均相等
二、非选择题
1、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大于、小于、等于)。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________,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___b。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结构②当中充满的液体是________。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A.细胞液>外界溶液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在增大。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请仔细观察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事实。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
(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盐分是经②途径排出被转运物质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于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是通过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①实验步骤:
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
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
a.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
(1)图中细胞质基质存在于________(填“P”或“Q”)侧。
(2)b类型中,○所代表的离子或小分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A.浓度差所造成的势能B.ATP直接提供能量
C.光能驱动D.细胞内物质合成时释放的能量
(3)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采用c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是()
A.噬菌体B.细菌C.果蝇D.小鼠
(4)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为了证实这一假设,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分别置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甲组进行正常呼吸,乙组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若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则一段时间后两组溶液中浓度降低的是________组。
一、选择题
1、C2、D3、C4、B5、A6、B7、A8、D9、D10、B
二、非选择题
1、(1)小于下降小于(2)③④⑤外界溶液D
(3)不能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4)不一定
2、(1)甲磷脂分子(2)协助扩散(或被动运输)
(3)①b.完全抑制有氧呼吸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的吸收速率②a.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是通过被动运输b.若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是通过主动运输
3、(1)Q(2)B(3)B(5)甲
【二】
1、酶的作用
(1)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________ 。细胞代谢是细胞________的基础。
(2) 活化能:分子从________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________所需要的能量。催化剂(酶及无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是_____ ___。
2、ATP的结构、功能和利用
(1) 结构: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腺苷、两个________、三个________
(2) 功能: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________;
(3) 利用:ATP可用于________、生物发电和发光、________、大脑思考及各种吸能反应。
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 ATP水解: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__________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 ATP形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________结合,重新形成ATP;
(3) ATP形成的能量来源
①对于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均来自________,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则来自于________;
②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②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 ③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④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⑤用不含酵母菌的酵母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在体外进行
A.④②⑤①③ B.③④⑤②① C.①⑤④②③ D.③④①②⑤
2、如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O2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个条件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为0
C.温度降低时,E点不变,D点右移 D.H2O2的量增加时,E点下移,D点左移
3、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图2中进行①过程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D.夜间有O2存在时,图2中过程②主要发生在线粒体
4、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 ( )
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 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
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 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
5、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6、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 )
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内质网的膜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7、北京师范大学贾宗超教授、郑积敏博士,在研究中发现了在同一蛋白的同一活性中心上行使相反功能的新机制,其研究成果首先公布在专业期刊《Nature》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活性中心”指的是酶的识别位点
B.“同一蛋白”指的是酶
C.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所以活性中心与反应物是一一对应关系
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
8、下表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管 ① ② ③
纤维素悬液/ mL 2 2 2
纤维素酶液/ mL 1 1 1
反应温度/ ℃ 30 40 50
斐林试剂/ mL 2 2 2
砖红色深浅 ++ +++ +
注:“+”的多少,代表颜色深浅。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及结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B.该实验检测的因变量是还原糖的生成量
C.纤维素被水解成了还原糖 D.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 ℃
9、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
C.ATP中大量的能量都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
D.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10、如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 )
二、非选择题
1、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 查询资料得知,18 ℃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的是________。
(2) 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 ℃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 ℃间。他们设置15 ℃、16 ℃、17 ℃、18 ℃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___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________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2、生物分子间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以下实例为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获得DN*段信息的过程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过程①酶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_键,此过程只发生在非结合区DNA。过程②酶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_键。
(2) ①、②两过程利用了酶的________特性。
(3) 若将得到的DN*段用于构建重组质粒,需要将过程③的测序结果与________酶的识别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选用何种酶。
(4) 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DNA序列区为基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以下研究利用了生物分子间特异性结合性质的有________(多选)。
A.分离得到核糖体,用蛋白酶酶解后提取rRNA
B.用无水乙醇处理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基粒膜上的光合色素
C.通过分子杂交手段,用荧光物质标记的目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基因定位
D.将抑制成熟基因导入番茄,其mRNA与催化成熟酶基因的mRNA互补结合,终止后者翻译,延迟 果实成熟
3、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
(1) 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洗衣粉中加入的A之所以能够耐酸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是因为它是通过________精心设计改造生产出来的;控制其合成的直接模板主要分布在细胞的________中。
(2) 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4和图5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问题。
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A 2、C 3、A 4、C 5、D 6、C 7、C 8、D 9、D 10、B
二、非选择题
1、(1)幽门盲囊蛋白酶 (2)①蛋白质 双缩脲 ②2和8 ③水浴 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 ④不能 据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 (3)淀粉、脂肪
2、(1)磷酸二酯 肽 (2)专一性 (3)限制性核酸内切 (4)启动子(转录起始区) (5)ACD
3、(1)高效性和专一性(特异性) 蛋白质工程 细胞质 (2)先上升后下降 随着pH的变化酶的最适温度不变(温度影响酶活性) (3)酶的浓度(数量)和活性 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相关
【三】
1、细胞增殖是生物体内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周期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3→2→1→e→f→g→h
B.d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在胚胎发育时期达到限度
C.c过程中多倍体体细胞的出现,必须要经过秋水仙素或低温的处理,且处理时期应为e时期
D.细胞周期中,一个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的是g时期
2、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根据如图所示判断在普通培养液中的第三次有丝*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依次是 ( )
A.12个b B.6个a,6个b
C.6个b,6个c D.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3、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多种酶和其他的蛋白质
B.在间期,线粒体要为蛋白质的合成、DNA解旋等生理过程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通过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参与子细胞的细胞壁的合成
4、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①细胞在显微镜下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B.图②细胞可发生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图③所示的时期,细胞内的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
D.图④所示的时期,细胞中的DNA数目不变,但染色体数量加倍
5、下面有关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B.细胞衰老过程中,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C.细胞死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D.细胞癌变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异常现象
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具有*能力的细胞一定会分化且分化程度越高*能力就越强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D.免疫细胞凋亡是一种病理现象,不利于抵抗病原体的侵染
7、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a→b经过有丝*,b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B.a→c经过细胞分化,c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C.a→d受到信号调节,d内高尔基体的功能增强
D.c→d不受基因调控,c的细胞结构不发生改变
8、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D.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9、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头发变白是由于黑色素细胞凋亡导致细胞内酪氨酸酶减少
B.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被动死亡过程
C.效应T细胞与癌细胞结合,使癌细胞裂解,之后被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D.细胞凋亡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属于细胞分化过程10、动物细胞中的一类基因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在各种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另一类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下图为B淋巴细胞,关于该细胞中三个基因的开闭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有一个处于活动状态,即A抗体基因
B.其中有一个处于活动状态,即ATP合成酶基因
C.其中有Ⅰ号染色体上的两个处于活动状态
D.三个都处于活动状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