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肚脐出水是为什么
艾灸肚脐出水是为什么
艾灸肚脐出水可能是身体寒湿过重,有於堵的表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你的身体灸感还不错,坚持下去你会看到更好的效果。一开始可以早晚灸两次,好转后每周2-3次即可。
2
艾灸肚脐后的排病反应
1、灸后上火,表现为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等,秋冬季艾灸更为易于上火。艾灸所擅长的是扶阳,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
2、灸时出水汽,灸后起泡,有水泡和脓泡,大都是灸到一定程度寒邪外排所致,很多是灸后自己不知不觉起的(不小心烫伤除外)。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可以用针刺破,每天手拿艾条悬灸下,艾灸可以杀菌消毒,促进愈合,一般不用包扎。期间可能不断有水排除,痊愈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之间,期间泡处不要见水。
3、灸时、灸后皮肤奇痒,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寒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的说明寒邪比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现,坚持灸即可缓解。
4、皮肤灸出花斑或红点,花斑的皮肤会红一块白一块,红点的可能带有痒的感觉。花斑的多见些,为体内寒湿重所致,一般灸段时间都会消失,消失的同时,体质大都能感觉到改善。红点的大多是体内寒湿过重,大都是灸一段时间后才出的,出红点后,不易用随身灸来灸,需要烟力直接些的灸法,大都会逐步缓解。
3
推荐艾灸肚脐的方法
艾炷直接灸
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神阙隔姜灸
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神阙隔药灸
随着亚健康的泛滥,人们对养生的要求提高。艾灸也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隔药灸。这一艾灸精华和现代中药科研成果精华的结合,形成了现代的间接灸法—隔药灸。隔药灸的关键在艾灸和中药。药、针、灸是中医的三大法宝,隔药灸是将两者优势的高度结合。她不仅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而且能满足更高的需求。
比如术后腹胀者可取炒莱菔子适量研细末,即根据不同病症选择中药材。患者取仰卧位,神阙穴常规消毒后,将药粉包敷在神阙穴上,以艾灸仪施灸,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一般灸20分~30分,6小时~12小时1次,治疗2次无效者,可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4
艾灸肚脐的好处
1.艾灸肚脐眼可以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反胃,呕吐,泄泻等症。
2.艾灸肚脐眼能激发三焦的气话功能,疏通经络,使气机畅通,促进代谢,缩减脂肪,有助于缓解小便不利,水肿,肥胖症。
3.艾灸肚脐眼可以调理冲任,固经安胎,适宜于调理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不孕,黄褐斑,面色晦暗等症。
4.艾灸肚脐眼可以理气活血,通经活络,适宜于调理肠麻痹,手脚麻木及各种酸痛症。
5.艾灸肚脐眼能调节脏腑营养平衡,使气血畅通,有助安神,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盗汗,自汗,带下,梦遗,滑精,惊悸,失眠等症。
2023-08-19
当艾灸点在脐部周围时,由于该区域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热量会通过这些通道传递到内部器官。这种传导效应可以引起局部组织的温度升高,并刺激身体反应。
艾灸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根据中医理论,通过热力刺激经络和穴位,可以调整气血流动,并促进身体的自愈机能。当经络和穴位受到刺激时,血液循环会加速,并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充血和水分排出。
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艾灸对肠胃功能的调节作用。中医认为脐部是人体的“命门”,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通过在脐部进行艾灸,可以刺激腹部的经络和穴位,增强肠胃蠕动和消化功能。这种刺激可能导致体内湿气的排出,进而引起肚脐处的水分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肚脐出水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的反应,个体差异较大。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体质原因或其他因素而没有这种反应。因此,在进行艾灸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艾灸方式和疗程。
艾灸肚脐出水可能是因为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肠胃功能等原因所致。每个人的反应和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艾灸疗法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选择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