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把握深入钻研教材_钻研教材

 我来答
爱学习的小雅2333
2023-02-09 · TA获得超过28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6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5万
展开全部
  有人说教材是“金科玉律”,是“圣经”,是“范本”,是“载体”,是“例子”,是“材料”……不同的老师,受不同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全然不同,对教材的使用就更有天壤之别,传统做法是“教教材”,课改理念主张“用教材教”。不管怎样,“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笔者认为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和根本,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基础。但是,教师在备课时有个误区:抄袭“教案”花时多,钻研教材花时少;讲究“教法”花时多,探究“学法”花时少。这个误区的存在,直接导致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其原因之一是教师尚不明了怎样去钻研教材,也不明了怎样钻研教材才符合备课的要求。钻研教材的步骤和方法固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如何有效快捷地也钻研教材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如何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呢?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还需要一个过程。当前,需要我们老师认真去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认识新教材,读懂新教材,钻研新教材,才能把《课程标准》落到实处。我们现有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根本、最主要的资源,也是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的“桥梁”。充分地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我们说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我们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要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手解读教材,工具性包括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书(写字);人文性是从大语文观来讲的,即:教材中所渗透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等。
  对于小学生,教师对语文“双基”的把握,要依据课标中学段知识目标,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一篇课文为例,教师要在通读教材基础上,首先看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生字(哪些字是难认的,哪些是字音是易混的、难读的,哪些是多音、多义的),掌握哪些词语(新出现的、生僻的、难理解的、与生活密切的),哪些句子(主要是含义深刻的、难读通顺的、有感情色彩的、体现修辞格的);其次看所反映的文体知识(篇章、段落、结构等);最后要看课文体现的延伸的知识(主要是学生不易读懂的),都要做充分的准备。
  教师对人文性的把握要从课文的内容入手,首先看思想教育的价值是从哪体现出来的,如何体现出来的;再多角度思考还可以给学生哪方面的启迪;第二,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认识价值;第三,跳出教材,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和学科之间的联系。需要强调的是知识并不是教学的重点,而是主要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淡化训练,强调积累感悟,但作为教师备课必须是全方位的把握,才能灵活贯通。
  因此,我们要注意研究文本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把思想感情流露出来的,应该用哪些方法来引导学生感悟、体味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从而理解课文内涵。比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人教版第8册)一课,我们宜将诗与文结合起来学习,看看课文中的哪些场面和景色描写表现了诗中的意境,课文是怎样写出李白与孟浩然的友情的。我们用教材,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去体会,感受隐藏在文本深处的人文性,而不是简单地告诉。教师在把握知识性和人文性的基础上,还要着力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重难点因文而异(如,知识、情感、能力等),因人而异(如,新接触的、离生活远的、含义深刻的等)。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钻研教材谈几点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钻研教材要掌握“四点”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是按照知识的逻辑点来编排的,承载量大,包含很多的知识点,需要我们去挖掘,去钻研。钻研教材要掌握“四点”,即抓住“特点”、把握“重点”、找准“难点”、剖析“疑点”。“特点”是指每篇文章本身的特色、风格,包括文体、结构、语言上的特点等;“重点”是指教材中对学生学习和理解起主要作用的部分;“难点”即为学生不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疑点”指学生阅读后,仅从表面理解,深究下去可能产生的疑问和歧义。现以《猫》(人教版第8册)为例,对以上“四点”加以阐述。
  《猫》这篇课文的特点:在文体上是状物的记叙文;在结构上是并列结构;在语言文字上简练、逻辑性强;在描述上“入木三分”。课文叙述成年猫的“古怪”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通过对猫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来表现猫的可爱。教学的重点应是作者喜爱猫的思想感情,而教学的难点自然就落在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站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上。这句话究竟在说什么?“古怪”、“淘气”一般都属贬义词,作者既然喜爱猫又为什么要说它们“古怪”和“淘气”呢?至于课文学习的疑点是:既然小猫使“院中的花草”遭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为什么还要说它们“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呢?
  教师钻研教材若能掌握以上“四点”,也就能正确地提出教学要求,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二、钻研教材要理顺“三路”
  
  “三路”是指作者的行文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教学活动中三条思路相辅相成,互动相联。
  教师的教学思路并非作者行文思路的“复印件”,而是经历了一个融化和创造过程后的结果。教学思路必须符合课文特点,切合教材重点,体现对课文难点和疑点的解决过程。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备课应该在作者的思路上”,“能把一篇文章的作者思路脉络讲得清楚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他的话道出了把握作者行文思路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作者行文的思路也牵制着学生的学习思路。从阅读理解的意义上讲,教师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自己动脑筋探索作者思路的来龙去脉,弄清并把握作者思路,才是真正的理解课文。学生的这一理解过程,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一定的顺从性,即在发挥主体作用下顺着教师的指导、服从于教师的教学思路。第二,明确的趋向性。即在教师的指导下,随着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在认识和情感上逐步趋向于作者的行文思路,直至和作者产生共鸣。第三,突出的主动性,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无论在哪个环节上都保持着突出的主动性。尤其重要的是主动接受教师的指导、主动趋向于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是学生能否真正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而这一关键又牵制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思路。
  
  三、钻研教材要优选“二法”
  
  为确保“三路”的顺畅运行,要切实转变观念,以“以人为本的目标观、以生活化的内容观、以交往互动的教学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观、以促进发展的评价观”来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教材精心选择“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教学方法的设计、拟定和择取也应因文而异。如重点明确、难点集中和文理清晰的课文,宜采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探究型教法”;语 言生动、情感强烈的课文,可采用“初读感知一细读探索一精读顿悟一熟读涵泳”的“研读型教法”;拥有典型情景的课文,则要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情景型教法”,等等。
  以往我们比较重视“教法”,其实,教法要服从于学法。为优化课堂教学,更应注重“授渔”和“诱渔”,注重引导学生获取学习的方法。如:“举一反三”的读书方法(读中悟法,据法白读),现已被广大老师普遍运用,像教学《寓言二则》的“①看全文,抓字眼,释题目;②提问题,抓字词,解内容;③读全文,联实际,悟寓意”;教学《古诗两首》的“初读知诗意、细读解诗句、精读想意境、美读悟诗情、熟读记诗文”。再如:读段教学的“这段(讲)写什么一这个人(这件事、这个物)怎么样一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一写出了作者的什么”等。学生一旦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就能在书籍的海洋中自己猎取知识,终身受益。教学中坚持这样的“诱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能领悟并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教学便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四、钻研教材要凸现“一变”
  
  同一篇教材,为什么不同的教师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其中牵涉到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除把握好知识点(结合思考练习、读写例话、围绕积累运用、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灵活把握)和能力点(听课时注重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读文时注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回答问题时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下练笔注重培养学生写的能力)以外,关键是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教语文,竭力改变不和谐的教学现状:变教师简单的提问为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变教师对课文情节过多冗长的分析为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讨论、去交流;变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为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和内化;变只局限于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为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的训练;变重课内轻课外为课内得法课外延伸拓展。只有这样,既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又注重教学的求精求活,学生的语文素质才会得到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才会向纵深发展。
  例如,一位五年级老师教《圆明园的毁灭》就是这样做的:做预习,学生不是在家读读课文,查,而是往图书馆、书店、报摊、网吧跑。于是,从图书馆借来了《万园之无一一圆明园》,从网上下载了“圆明园的鸟瞰图”,有的翻出了爸爸从北京带回来的《圆明园四十景咏》……恐怕老师也没有参考这么多书。上课前,同学准备的 发言稿 ,不是按老师事先布置的问题作答以便在课堂上“作秀”,而是按课文的“预习”提示,把查找的相关资料,经过搜集、筛选、归类、整理成发言稿。都写了好几页,并不比老师的教案少。课堂上,学生个个情绪高涨,争先发言:有的讲“关于圆明园的传说”;有的介绍“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有的诉说“圆明园流失的文物有多少”;有的揭露“举世罕见的‘文明’大洗劫”;有的告诉大家“圆明园的修复工作正在进行”……细心的同学还拿来图片,让同学们认识仿造建设的名胜、西洋景观、青铜器、历代名人书画。
  总之,“解读”语文就应该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去寻觅独特的、清新的感觉。对同一篇文章,要善于选择新角度,找到新见解。如《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人们都觉得那南郭先生可耻,就没有人觉得南郭先生可悲、可怜;那齐宣王可恨、可笑(昏庸);那齐宣王可嘉、可取(精明)。再往深处想,还会有“新感觉”;齐宣王的“大锅饭”体制,对“阿混们”既是成全,又是祸害;齐宣王的责任制,对“阿混们”不啻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兴趣和由此产生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如参观同一个画展,有的喜欢工笔画,认为画得精细,很像;有的欣赏国画,认为色彩柔和,高雅;有的钟情油画,觉得很有立体感,真实。即使同一种画,有的喜欢山水画,有的喜欢人物画,有的喜欢花鸟画。就是同一幅画,也有各自不同的欣赏角度,有的看重色彩,有的关注技法,有的领悟创意……新鲜感源于独到的见解,而独到的见解需要积极而灵活的心智和敏锐深邃的眼力。对事物的认识,不要“一见钟情”于第一印象,因为这是常人力所能及的。要深入下去,另辟蹊径,才能曲径通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奇,领导感知的“新潮流”,做感知的拓荒者就得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懒汉和懦夫是做不到的。新鲜才有活力,找到了新鲜感等于找到了活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