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书多少本合适?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有什么用呢?读书真的能够改变命运吗?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究竟有什么区别?读哪些书可以快速提升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你买那么多书一个人读的完吗?普通人一年最多可以读多少书?
如今,只要一谈到读书,周围的朋友总会林林总总提出一大堆类似上面的疑问。这些问题,有些可以很容易说清楚,而有些问题则是见仁见智,各有各的理由和说辞。
很多读书的牛人,经常会在网上公布自己的年代读书计划或往年的读书总结。有些人一年读书30本、50本、100本、300本,乃至更多。于是上面的问题慢慢地就集中到一个问题上面,一个人,一个普通人,一年到底最多可以读多少本书?
那么到底一个人一年可以读多少书呢?普通人一年读多少书比较合适呢?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毕竟是一个很个性化的问题。有些人天生就不喜欢读书,只要一拿起书本就犯困,而有些人基本没有时间阅读,例如做餐饮的小老板们,他们基本上没有时间读书,他们一天可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而另外一些人,他们的工作、生活乃至个人成长、修养都需要通过大量读书来输入、积累知识和素材。这些人一年至少要读几十本、几百本乃至上千本各类书籍。许多人可能会质疑这些惊人的数字,怎么可能会达到这么高的程度?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事实上,这并不奇怪 ,有例为证。
例如,《快速阅读术》的作者印南敦史,每天至少要读两本书,并为其中一本撰写书评,也就是说,他一年最少可以读书700余本。
台湾著名作家、阅读狂人詹宏志,家中藏书4万余册,每年买书2000本,一小时可以阅读十万余字,也就是说,一本平台的书籍,他只需要不断两小时就可以看完。。
最近刚关注的一个公众号,叫"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该公众号的打理人用4年左右的时间,读完超过1000本以上的书籍,几乎每篇都写了书评,做了评价。如此高产,令人咂舌。
或许有些人不一定会同意我的观点:我们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凡人,怎么能和他们相比呢?是的,我们当中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达成像他们那样的成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设定目标,追求成长。只要我们愿意,一年多读几本书总是可以的吧。
通常情况下,一本书大约会有200-300页,20万字左右的样子,假如我们每天可以读完10页,一个月至少可以阅读1本书,一年就是12本,如果每天阅读30页,一年可以阅读将近40本书,这样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过普通人的平均阅读量的十倍以上。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阅读爱好者,工作的原因又让我必须始终保持学习成长的能力。目前我家里的个人藏书约有1900余册,大部分粗略读过一遍,有些经典的书籍可能一直在读,比如《史记》。对我来说,时间是最大的限制,每年阅读基本保持在50-60本书,也即平均每周阅读一本书。
那么究竟一个人一年阅读多少书籍比较合适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影响个人阅读量和阅读效率的几个基本因素。
一、个人读书的意愿
是否具有强烈的读书意愿是影响个人读书数量和质量的首要因素。之所以说这个问题是一个很个性化的问题,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考量的。
决定个人读书意愿强弱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
1、个人对读书的兴趣高低和热爱程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读书感兴趣,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爱好,必定会极大地激发起个人读书的热情,阅读量和阅读效率也会因之大幅提高。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同桌的大哥到香港出差,带回来一套四册的《笑傲江湖》。当时,我和很多同龄人一样,都是狂热的金庸武侠迷。大哥只给我们一周的时间读完这套书,因为他的同事们也都强烈要求阅读这套书。
在我们这些小伙伴知道这个限制之前,我同桌读完这四本书,已经用去了两天多的时间。等他拿着书到学校向我们炫耀的时候,时间已经剩下不足四天,留个我们五个小伙伴的阅读时间平均不足24小时。
一通剪子包袱锤之后,我赢得第一个阅读的资格,就此开始疯狂阅读模式:不听课、不写作业、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只是读书。
排在后面的兄弟,做我行走,一刻不离,就等在我身边,我看完一册,他们拿走一册,但他们绝不从后面看起,要的就是悬念和读书的乐趣。
还真别说,四册书在他们不停地督促下,没用20小时就完成了。现在想其来,在当时字(繁体字)都认不全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强烈的兴趣与爱好,怎么会有如此高的热情和效率。
2、工作需要带来的外部压力迫使我们不断增加阅读量
工作是我们谋生的工具或者成就事业的平台。因此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会迫使我们大量阅读与工作相关的专业书籍。这类阅读要求必须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是最高效最有质量的阅读。
之前,我在某中国500强企业总部做综合管理工作,曾被要求协助老板组建一个新的二级集团。说是协助,其实具体工作就是我和新组建的筹建团队在做。
我的特长和专业是实体企业的大运营工作。因此要做好此项工作,还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所以在此期间,我突击阅读了近20本有关战略管理、集团管控、金融投资、企业绩效等方面的书籍。通过阅读学习这些专业知识,让自己迅速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极大地拓宽了自己的职业途径。
3、自我学习与成长的需要
关注自我学习与成长,是影响一个人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的关键要素。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知识、收集信息。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知识会过时,信息会失效。因此,通过读书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持续成长。这将成为适应当今世界潮流的一项重要能力。
通过不断阅读,特别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书籍进行系统地阅读,会极大地增强我们快速学习复杂技能的能力,而先进的复杂技能会有效地阻遏竞争,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为自己走向成功、获取财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阅读的基础
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相应的基础,阅读也不例外。想要快速的识图,就必须有设计的基础知识;想要很好阅读英文原著,就必须有足够的单词量作为基础。
你能够想象一个连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都当成文言文来阅读的人,如何能够熟练地阅读先秦诸子、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等古籍?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就必须打牢阅读的基础。
1、首先解决点文字的拦路虎。
读一本书,许多字都不认识,何谈阅读乐趣和阅读量,因此必须解决识字的问题。这一条不用多说,想要阅读英文原版书,足够的词汇量;想要阅读中国古籍,古汉语的字词和繁体字就是不能绕过的障碍。
读初中的时候,由于朋友从香港带来的武侠小说并不全是简体中文版的,繁体字对我们的阅读造成了极大的障碍,由于狂热地喜欢金庸武侠,而当时内地很少能买得到,因此决定突击扫除繁体字的障碍。我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将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面涉及的繁体字全部背过。虽然现在不会再用它阅读港版的武侠小说了,但是它如今带给我阅读古籍的方便,让我终生受益。
2、熟知阅读领域的相关知识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对某一阅读领域的基本知识知之甚少,则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寸步难行。而这些不时出现的小障碍会迅速耗尽你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读书热情。
因此,在计划要阅读的领域中,一定要提前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而对陌生的阅读领域,建议从入门级读物,以降低阅读难度。例如,在我喜欢的古文领域中,王力老师主编的教材《古代汉语》就是必读基础读物。将这套图书(一套四册)读透了,将会极大地提高中国古籍的阅读速度和兴趣。
3、学习一定的阅读技术
阅读的本身就是一门技术,就是一套完整的方法论。熟练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可以极大地提升个人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关于提升阅读技巧的书籍有很多。例如;《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如何阅读》、《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高效阅读》、《快速阅读术》等等。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读几本。方法选择得当,会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当然,这些书提供的阅读方法有许多适用的条件,需要通过阅读练习来掌握并熟练运用。
三、阅读的速度
读书,每个人的速度都各有不同。有人一目十行,而有人则习惯于字斟句酌。阅读速度的快慢决定了单位时间内你所能看完的书籍数量。
之所以将阅读的速度单独列出来,是因为提升阅读速度能够实实在在为我们节约很多的阅读时间,而时间又是最宝贵的财富。
上文提高到的《高效阅读》和《快速阅读术》就是专门指导提高阅读速度的书籍,建议找来读一读。
四、可用于读书的时间
可用于阅读的时间直接决定了一个人一年内能够阅读书籍的数量。当我们从事的工作或者生活方式不同时,可用于阅读会有很大的差别。
大学生,其身份就是专业学习的。如果愿意,这些大学生在学好必修课的同时,每年阅读50-100本书是可以做到的,因为他们有很多整块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我不建议大学生在上学期间过多地参加社会实践,而应借此大好时光多读一些书,等走上社会,就很难在静下心来专心读书;
对于职场人士,基本上很难有整块的时间用来阅读。这些必须要学会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读书。如果有可能,每天下班之后,能够固定一小时的时间专门用来读书就已经非常好了。
五、书籍的种类及其阅读的难易程度也是影响阅读量的关键因素
阅读书籍的品类及其难易程度对阅读数量的有很大影响。一般情况下,喜欢读书的人们都会或多或少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的构成也基本上就是我们日常阅读内容的构成。一个人的知识体系一般会由四个方面的知识构成。
(1)个人修养类书籍。
我爱好国学,平常阅读的这类书籍大部分都是国学经典,这也是提高个人素养的书籍。这类书籍读起来很慢,非常耗费时间。而且,这部分书籍基本上都是常年读,反复读。如果按阅读数量来计算的话。它们对阅读数量基本上没有什么贡献。但是也不要低估坚持的力量,我这十几年的坚持,也积累了100多本的国学典籍的阅读数量。
(2)工作专业类书籍。
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大量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你捧起书本。这些与工作有关的专业书籍大部分都很难轻松阅读,而且还要不断进行实践,将其化为提升工作效率的能力。因此,这类书籍对提升我们的阅读数量也不会有太多的贡献。
作为企业高层管理者,这些年来,我一直不断研读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战类书籍,同时不断地关注企业管理的创新成果和实践,持续追踪与企管相关的畅销书,这些年积累下来也有150余册。但这类书籍有时会有时效性问题,部分书籍在当时非常好,但到了现在,基本上就已经被淘汰了,或者被更先进的模式替代。
(3)生活致用类书籍
这类书籍大部分都是手册性质的,放在那里备查的比较多。完全把它们读完的人少之又少。
(4)休闲娱乐类书籍
阅读这类书籍大多数时候都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因此阅读速度也非常快。由于这类书籍被读过一遍之后,通常很少有人会去阅读第二遍,因此阅读的完成率和数量都是很高的。普通人的大部分图书阅读数量基本上都来源于此。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我们的个人成长、工作事业和生活品质有莫大帮助的书籍,我们通常读的很少,而对我们帮助不是很大的休闲娱乐类书籍,反而耗费了我们大量宝贵的时间。
阅读的品类和质量才是对我们的个人成长、事业成功和生活和谐有着重大影响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一年究竟可以读完多少本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保证阅读质量和自身成长的前提下,我们还能坚持读多少书?
网红作家粥左罗就曾经提出过,要提升真正读书输入的效果:
1、 提升输入的强度。每年阅读50文字和阅读500万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2、 提高输入标准。不要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阅读垃圾文章和书籍上面。
3、 提高输入效果。读完不是目的,吸收才是根本。
德国作家舍费尔在他的著作《财务自由之路》中讲到:每周阅读两本书,就意味着你一年的阅读量超过100本书籍,7年就超过700本书。你不相信700本书能改变你的人生吗?
如今,只要一谈到读书,周围的朋友总会林林总总提出一大堆类似上面的疑问。这些问题,有些可以很容易说清楚,而有些问题则是见仁见智,各有各的理由和说辞。
很多读书的牛人,经常会在网上公布自己的年代读书计划或往年的读书总结。有些人一年读书30本、50本、100本、300本,乃至更多。于是上面的问题慢慢地就集中到一个问题上面,一个人,一个普通人,一年到底最多可以读多少本书?
那么到底一个人一年可以读多少书呢?普通人一年读多少书比较合适呢?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毕竟是一个很个性化的问题。有些人天生就不喜欢读书,只要一拿起书本就犯困,而有些人基本没有时间阅读,例如做餐饮的小老板们,他们基本上没有时间读书,他们一天可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而另外一些人,他们的工作、生活乃至个人成长、修养都需要通过大量读书来输入、积累知识和素材。这些人一年至少要读几十本、几百本乃至上千本各类书籍。许多人可能会质疑这些惊人的数字,怎么可能会达到这么高的程度?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事实上,这并不奇怪 ,有例为证。
例如,《快速阅读术》的作者印南敦史,每天至少要读两本书,并为其中一本撰写书评,也就是说,他一年最少可以读书700余本。
台湾著名作家、阅读狂人詹宏志,家中藏书4万余册,每年买书2000本,一小时可以阅读十万余字,也就是说,一本平台的书籍,他只需要不断两小时就可以看完。。
最近刚关注的一个公众号,叫"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该公众号的打理人用4年左右的时间,读完超过1000本以上的书籍,几乎每篇都写了书评,做了评价。如此高产,令人咂舌。
或许有些人不一定会同意我的观点:我们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凡人,怎么能和他们相比呢?是的,我们当中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达成像他们那样的成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设定目标,追求成长。只要我们愿意,一年多读几本书总是可以的吧。
通常情况下,一本书大约会有200-300页,20万字左右的样子,假如我们每天可以读完10页,一个月至少可以阅读1本书,一年就是12本,如果每天阅读30页,一年可以阅读将近40本书,这样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过普通人的平均阅读量的十倍以上。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阅读爱好者,工作的原因又让我必须始终保持学习成长的能力。目前我家里的个人藏书约有1900余册,大部分粗略读过一遍,有些经典的书籍可能一直在读,比如《史记》。对我来说,时间是最大的限制,每年阅读基本保持在50-60本书,也即平均每周阅读一本书。
那么究竟一个人一年阅读多少书籍比较合适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影响个人阅读量和阅读效率的几个基本因素。
一、个人读书的意愿
是否具有强烈的读书意愿是影响个人读书数量和质量的首要因素。之所以说这个问题是一个很个性化的问题,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考量的。
决定个人读书意愿强弱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
1、个人对读书的兴趣高低和热爱程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读书感兴趣,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爱好,必定会极大地激发起个人读书的热情,阅读量和阅读效率也会因之大幅提高。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同桌的大哥到香港出差,带回来一套四册的《笑傲江湖》。当时,我和很多同龄人一样,都是狂热的金庸武侠迷。大哥只给我们一周的时间读完这套书,因为他的同事们也都强烈要求阅读这套书。
在我们这些小伙伴知道这个限制之前,我同桌读完这四本书,已经用去了两天多的时间。等他拿着书到学校向我们炫耀的时候,时间已经剩下不足四天,留个我们五个小伙伴的阅读时间平均不足24小时。
一通剪子包袱锤之后,我赢得第一个阅读的资格,就此开始疯狂阅读模式:不听课、不写作业、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只是读书。
排在后面的兄弟,做我行走,一刻不离,就等在我身边,我看完一册,他们拿走一册,但他们绝不从后面看起,要的就是悬念和读书的乐趣。
还真别说,四册书在他们不停地督促下,没用20小时就完成了。现在想其来,在当时字(繁体字)都认不全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强烈的兴趣与爱好,怎么会有如此高的热情和效率。
2、工作需要带来的外部压力迫使我们不断增加阅读量
工作是我们谋生的工具或者成就事业的平台。因此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会迫使我们大量阅读与工作相关的专业书籍。这类阅读要求必须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是最高效最有质量的阅读。
之前,我在某中国500强企业总部做综合管理工作,曾被要求协助老板组建一个新的二级集团。说是协助,其实具体工作就是我和新组建的筹建团队在做。
我的特长和专业是实体企业的大运营工作。因此要做好此项工作,还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所以在此期间,我突击阅读了近20本有关战略管理、集团管控、金融投资、企业绩效等方面的书籍。通过阅读学习这些专业知识,让自己迅速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极大地拓宽了自己的职业途径。
3、自我学习与成长的需要
关注自我学习与成长,是影响一个人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的关键要素。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知识、收集信息。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知识会过时,信息会失效。因此,通过读书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持续成长。这将成为适应当今世界潮流的一项重要能力。
通过不断阅读,特别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书籍进行系统地阅读,会极大地增强我们快速学习复杂技能的能力,而先进的复杂技能会有效地阻遏竞争,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为自己走向成功、获取财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阅读的基础
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相应的基础,阅读也不例外。想要快速的识图,就必须有设计的基础知识;想要很好阅读英文原著,就必须有足够的单词量作为基础。
你能够想象一个连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都当成文言文来阅读的人,如何能够熟练地阅读先秦诸子、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等古籍?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就必须打牢阅读的基础。
1、首先解决点文字的拦路虎。
读一本书,许多字都不认识,何谈阅读乐趣和阅读量,因此必须解决识字的问题。这一条不用多说,想要阅读英文原版书,足够的词汇量;想要阅读中国古籍,古汉语的字词和繁体字就是不能绕过的障碍。
读初中的时候,由于朋友从香港带来的武侠小说并不全是简体中文版的,繁体字对我们的阅读造成了极大的障碍,由于狂热地喜欢金庸武侠,而当时内地很少能买得到,因此决定突击扫除繁体字的障碍。我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将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面涉及的繁体字全部背过。虽然现在不会再用它阅读港版的武侠小说了,但是它如今带给我阅读古籍的方便,让我终生受益。
2、熟知阅读领域的相关知识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对某一阅读领域的基本知识知之甚少,则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寸步难行。而这些不时出现的小障碍会迅速耗尽你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读书热情。
因此,在计划要阅读的领域中,一定要提前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而对陌生的阅读领域,建议从入门级读物,以降低阅读难度。例如,在我喜欢的古文领域中,王力老师主编的教材《古代汉语》就是必读基础读物。将这套图书(一套四册)读透了,将会极大地提高中国古籍的阅读速度和兴趣。
3、学习一定的阅读技术
阅读的本身就是一门技术,就是一套完整的方法论。熟练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可以极大地提升个人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关于提升阅读技巧的书籍有很多。例如;《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如何阅读》、《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高效阅读》、《快速阅读术》等等。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读几本。方法选择得当,会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当然,这些书提供的阅读方法有许多适用的条件,需要通过阅读练习来掌握并熟练运用。
三、阅读的速度
读书,每个人的速度都各有不同。有人一目十行,而有人则习惯于字斟句酌。阅读速度的快慢决定了单位时间内你所能看完的书籍数量。
之所以将阅读的速度单独列出来,是因为提升阅读速度能够实实在在为我们节约很多的阅读时间,而时间又是最宝贵的财富。
上文提高到的《高效阅读》和《快速阅读术》就是专门指导提高阅读速度的书籍,建议找来读一读。
四、可用于读书的时间
可用于阅读的时间直接决定了一个人一年内能够阅读书籍的数量。当我们从事的工作或者生活方式不同时,可用于阅读会有很大的差别。
大学生,其身份就是专业学习的。如果愿意,这些大学生在学好必修课的同时,每年阅读50-100本书是可以做到的,因为他们有很多整块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我不建议大学生在上学期间过多地参加社会实践,而应借此大好时光多读一些书,等走上社会,就很难在静下心来专心读书;
对于职场人士,基本上很难有整块的时间用来阅读。这些必须要学会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读书。如果有可能,每天下班之后,能够固定一小时的时间专门用来读书就已经非常好了。
五、书籍的种类及其阅读的难易程度也是影响阅读量的关键因素
阅读书籍的品类及其难易程度对阅读数量的有很大影响。一般情况下,喜欢读书的人们都会或多或少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的构成也基本上就是我们日常阅读内容的构成。一个人的知识体系一般会由四个方面的知识构成。
(1)个人修养类书籍。
我爱好国学,平常阅读的这类书籍大部分都是国学经典,这也是提高个人素养的书籍。这类书籍读起来很慢,非常耗费时间。而且,这部分书籍基本上都是常年读,反复读。如果按阅读数量来计算的话。它们对阅读数量基本上没有什么贡献。但是也不要低估坚持的力量,我这十几年的坚持,也积累了100多本的国学典籍的阅读数量。
(2)工作专业类书籍。
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大量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你捧起书本。这些与工作有关的专业书籍大部分都很难轻松阅读,而且还要不断进行实践,将其化为提升工作效率的能力。因此,这类书籍对提升我们的阅读数量也不会有太多的贡献。
作为企业高层管理者,这些年来,我一直不断研读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战类书籍,同时不断地关注企业管理的创新成果和实践,持续追踪与企管相关的畅销书,这些年积累下来也有150余册。但这类书籍有时会有时效性问题,部分书籍在当时非常好,但到了现在,基本上就已经被淘汰了,或者被更先进的模式替代。
(3)生活致用类书籍
这类书籍大部分都是手册性质的,放在那里备查的比较多。完全把它们读完的人少之又少。
(4)休闲娱乐类书籍
阅读这类书籍大多数时候都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因此阅读速度也非常快。由于这类书籍被读过一遍之后,通常很少有人会去阅读第二遍,因此阅读的完成率和数量都是很高的。普通人的大部分图书阅读数量基本上都来源于此。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我们的个人成长、工作事业和生活品质有莫大帮助的书籍,我们通常读的很少,而对我们帮助不是很大的休闲娱乐类书籍,反而耗费了我们大量宝贵的时间。
阅读的品类和质量才是对我们的个人成长、事业成功和生活和谐有着重大影响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一年究竟可以读完多少本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保证阅读质量和自身成长的前提下,我们还能坚持读多少书?
网红作家粥左罗就曾经提出过,要提升真正读书输入的效果:
1、 提升输入的强度。每年阅读50文字和阅读500万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2、 提高输入标准。不要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阅读垃圾文章和书籍上面。
3、 提高输入效果。读完不是目的,吸收才是根本。
德国作家舍费尔在他的著作《财务自由之路》中讲到:每周阅读两本书,就意味着你一年的阅读量超过100本书籍,7年就超过700本书。你不相信700本书能改变你的人生吗?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