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国民党官兵在战略相持阶段的英勇抗战如何?

文暄生活科普
2024-05-23 · 百度认证:宜昌文暄生活服务科技官方账号
文暄生活科普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1938年10月武汉会战后,中国抗战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相继展开了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随枣会战、上高会战和鄂西会战等激烈战斗。其中,常德会战尤为惨烈,中国守军8000余人面对3万日军的连续猛攻,坚守16昼夜,直至弹尽粮绝,生还者寥寥不足百人。在攻占南宁的序幕战中,中国军队经过12天的浴血奋战,以伤亡三倍于敌的代价收复了昆仑关,这场战斗展现了南宁会战的残酷。


中国远征军在缅北的第一阶段作战遭遇了重创,3个军10万人仅剩下4万残兵。这一时期,英勇的将领如张自忠和戴安澜将军,以及上百万国民党官兵,无畏牺牲,为国捐躯,他们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直到湘西会战的开始,中国抗战的反攻序幕拉开,标志着长期的苦战终于迎来了转折点。尽管期间国殇家痛,但民族的坚韧与英勇精神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成为了不朽的丰碑。


扩展资料

《九歌·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此诗歌颂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全诗情感真挚炽烈,节奏鲜明急促,抒写开张扬厉,传达出一种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