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有什么特别的功绩,会让辛弃疾长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 我来答
江东猎鹰
2010-02-27 · TA获得超过17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儿子总是自己的好,老婆都是别人的强,这是多数现代人的观念。但读过《世说新语》和《三国志》等书的人,大概都会留下这样一种印象:那时的一些人物,在对晚辈的评价上,可不都这么认为。他们倒是常常夸赞别人甚至敌人的儿子,为人家的孩子脸上贴金。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曹操对孙权的夸赞:“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句名言,流传了1700多年,至今都有许多人引用。孙仲谋就是孙权。他是孙坚的儿子、孙策的弟弟。孙坚与曹操曾是战友,两人共同讨伐过董卓。而曹操说这话时,孙权继承父、兄之业,是与曹操鼎足而立的吴国君主,同时也是曹操最强劲的对手。说这话的时间是建安十八年(213)正月,地点在濡须口(今安徽省无为县东北)。

这一年正月,曹操为报赤壁大战之仇,率领号称40万的大军南下,进攻濡须口。为加强长江北岸的防务,建安十六年,孙权在把都城从京口(今江苏镇江)西迁到秣陵(今江苏南京)的同时,大兴水军,在通往巢湖的濡须口夹水作坞,以控制从巢湖到长江的通道,防备曹操跨过长江。曹军到濡须口后,攻破了孙权在长江北面的大营。孙权闻讯,赶忙率领7万士兵前来迎战,一到便给了曹操一个下马威:消灭了曹军数千人。曹军受此挫折,便坚守营垒,等待战机。孙权几次挑战,曹操都不予理睬。

一天,孙权亲自乘坐战船,深入曹营,来到前方视察。曹操下令弓箭手射箭,一时万箭齐发,矢下如雨。不一会儿,吴军的舰船上便射满了箭。因受箭的一面偏重,船只渐渐倾斜,眼看要翻覆,孙权急忙下令把舰船调转身来,用另一面受箭,等到舰船的两面被射上差不多数量的箭,船体恢复平衡后,才列队而还。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写了孔明“借箭”,那是他特意把这件好事安在孔明头上,是虚构,实际上孔明没有“借箭”,真正“借箭”的,是这位孙权。地点不在赤壁,是在濡须口,时间是赤壁之战四年多之后。当然,当时孙权主观上并不是去“借箭”,而是去侦察敌情。孙权的“借箭”,完全是在紧急情况之下所采取的一种急中生智的应变手段。但这种客观的“借箭”效果,正好反映了孙权卓越的军事才干和临危不惧的指挥能力。

还有一次,孙权乘轻船再次深入曹营,进行挑战。曹操手下的将领摩拳擦掌,都想出击,曹操却说:“这是孙权来观看我军的部署情况”,命令军中严加防备,弓箭不得妄发。孙权见曹军不敢乱发一箭,便放心大胆地直往前去,一直深入曹营五六里之远,把个曹营看了个明白透底,才从容退去。曹操看到孙权军伍整肃,进退自如,无不感叹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刘景升即刘表,他的儿子刘琮和刘琦是两个窝囊废,所以曹操这样说。曹操说这话时,虽然是以前辈自居,以后辈看待孙权,但确实道出了他的心里话。这是一位老英雄对一位青年才俊的由衷夸赞。

正因为曹操对孙权有这句由衷的赞叹,所以最后这场战争的结束才显得如此奇特、别致和有趣。它不是结束在两军相争分出胜负之后,也不是结束在对垒双方有一方出现特殊情况而悄然退军之时,它的结束,是曹操收到了孙权的一封信,在信中,孙权劝曹操退军,曹操非但不感到好笑,反而毫不犹豫地按他的要求撤了军。于是,一场眼看就要发生的剑拔弩张的大战,便在超常的平静中结束了;一场蓄谋已久的你死我活的争斗,便在常人难以理解的英雄相惜中结束了。它结束得那样奇特,那样别致,那样有趣。除了两个主要当事人心里明白外,在别人眼里,它结束得毫无理由和说辞,甚至可以说结束得有点不明不白。它好像不是在打仗,而是兄弟分家,朋友处事,客商谈判,一切都是在有商有量中达成共识,一切都是在心灵互通中握手言和,一切都是在毫无纷争中求得解决,一切都是在和睦相处中友好结束。这是两位英雄的交手,是老少两代英才的惺惺相惜。

在古代战争中,敌对双方互通书信打心理战和口水战,不知有多少。但他们往往都是带着很深很大的情绪和偏见,完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写信和看信的,其结果除了浪费时间精力和笔墨之外,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而孙权的这封信,则写得太精彩、太有水平了。可以说,古代所有的战争书信都没有孙权这封书信写得有分寸,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同样,在接到敌手的来信后,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曹操那样看懂其中的全部内容。曹操对孙权的这封来信,真是理解得非常透彻,处理得十分明智,“执行”得坚决彻底。最后出现这种神奇的结果,真是太别致太有趣了!在古代公文写作与处理史上,这种现象是非常难得一见的。

孙权的这封信,写于当年的农历二三月间。此时,双方已经相持了一个多月,曹军没有取得什么战果,未能捞到半点好处。相反,由于江南开始进入雨季,雨水转多,不习水战的曹军如果再在这里呆下去,肯定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聪明透顶的孙权仿佛是曹操肚子里的蛔虫,对曹操的心事摸得一清二楚,他于是给曹操写信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江南的春雨已经开始下了,您还是赶快退回到北方去吧!)。又在另外一张纸上写道:“足下不死,孤不得安”(阁下不死,我不得安宁)。后一句话虽然有些不恭,但也道出了实情,是从反面对曹操的一种赞誉和推崇。曹操把孙权的来信内容告诉了诸位将领,并说:“孙权不欺孤。”(孙权说的是实话,不是欺骗我)便下令撤军,于四月间回到邺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注引《吴历》)。
可欣知识小屋
2015-10-02 · TA获得超过294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8.3万
展开全部
   一、“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说的一句古语,现多用来赞扬或激励。后辛弃疾写入自己诗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以下是整首诗: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孙权的功绩:孙权是孙策的弟弟。孙策是建安五年死的。临终前,召孙权来病榻前。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言下之意,要保住打下来的江山,以孙策的性格和为人,是值得托付的。最终孙权也没有辜负哥哥的希望,在二十七岁时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自己的霸业。
辛弃疾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请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 在这首词里,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生子当如孙仲谋!”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已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狂雁菱lo
2010-02-27 · TA获得超过28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孙权是守成之才 当年曹操南下攻打东吴 看到了东吴的繁荣和强大 由此感叹 生子当如孙仲谋 后辛弃疾引用了这一典故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q60735097
2010-02-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9万
展开全部
看过三国都知道啦,孙策一死,他就开始当君主啦,那时还很小,就这么有能耐跟曹操,刘备他们斗啦,你会说有周郎等人才辅佐,但看下刘啊斗就知道了,取其自身的能力的,能一直保住他G帮他打下的江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kimimeket
2010-03-12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3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说的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