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1个回答
2017-07-21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性时就解错例题、应用题等。”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写道。为了实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从教学设计入手,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内部学习起点,还要考虑外部数据信息的提供,即学习的外部资料的有效组织。只有外部资料的合理整合才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数学学习过程才会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自主发展的过程,才能让每个学生在教学中都学有所获。总之,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仔细剖析学习的主体――学生,也要参透外部资料的源泉――教材,只有做到二者的“双剑合璧”,才能让教学设计更有效。
一、剖析学生,以生定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体现在学生身上。《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因此,为了让数学教学活动更有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实际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经验基础和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设计前的首要研究对象。
1.分析学生已有经验,确定有效的教学起点。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因此,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经验是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师在教学前要通过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掌握的程度如何,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生在课上可能遇到的和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有哪些,以此确定教学设计中哪些知识应重点讲解,哪些知识应略讲甚至不讲,找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也就找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前,用谈话的方式了解到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对1000以内数读写的初步认识,会从100数到199,从200数到299,但每逢数到几百九十九时就不知该如何数下去了,而且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数位顺序表中百位的左边叫千位,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千位比百位更厉害”,也就是知道计数单位“千”比“百”大。但对于“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比“百”大却不太清楚。根据以上对学生知识经验的了解,教学设计时我以学生熟知的“数位”知识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介绍已经学过的数位及计数单位,说说计数单位的由来(即为了满足计数的需要,10个一变成一个十,10个十变成一个百),师追问:有10个百该怎么计数呢?从而使学生体验用类比的思想推导出10个“百”变成一个“千”的过程,并通过计数器的演示加深对这一结论的理解。同样,从学生已有的对读数、写数的认识经验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最后在形式多样的数数活动中突破几百九十九到整百或到整千的知识难点。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使教学设计更合理、更有效。
2.分析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有效的学习方式。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再创造数学的过程,这一个过程必须由学生亲自完成,教师只能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是支配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认知矛盾中思考、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在交流讨论中升华,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克与千克”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在数学知识层面上还是第一次接触,没有旧知识的衔接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外部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质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质量单位还缺乏具体感知。考虑到这一点,我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感兴趣的“跷跷板游戏”引入课题,设计了自己猜一猜和掂一掂、小组内称一称和找一找、集体评一评和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以自主观察、组内操作并交流等形式,在大脑中形成“克”和“千克”的真实表象,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二、参透教材,以书定教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式过程和数学思考方法。而现行的小学教材内容虽然是诸多数学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精心选择、反复推敲呈现出来的教学素材,但由于篇幅、载体等限制,其主要内容大都是现成的思维结果的系统表述,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考方法只是略显端倪。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读懂文本、读懂教材,有把握和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构建教学方案,确保教整体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度”。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是整体把握教材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对小学教学标准中的总体目标、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的功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是数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所有的数学活动都要在这个目标的统领下进行才有效。同时,课标中关于教学目标表述的“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词语的具体含义也要能够准确理解。
2.仔细阅读教师用书,做到心中有“书”。教材中素材呈现一般比较简洁,教师要想真正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教学目标,就得仔细地研读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目标、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评价等内容。弄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形成过程,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和地位,做到心中有“书”。如此,才能在教学设计时做到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做到既“瞻前”又“顾后”。
3.因地制宜,活用教材。教材因为编写媒体的限制,不能把一些动态的情境表现出来。因地区、学生的差异,教材的部分情境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时,教师在设计时就应创设、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情境与问题,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教学设计。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材上的例题多是些“各国跳水选手的得分情况”之类的学习素材,离学生生活较远,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故我选用了本年级4个班的数学期末成绩作为学生的学习素材,问:咱们班处在全年级第几?与第一名的班级相差多少分?由于是学生们熟悉的成绩问题,又与本班的荣誉有关,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很强,学习情绪高涨,都积极思考力求快点找到本班与第一名班级的差距。另外,教师还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经验性的加工和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的、丰富的、有层次性的学习资料。
总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和谐统一的过程。“教师”和“教材”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不能凌驾于“学生”和“学习”之上。教学设计只有以“以生定教”和“以书定教”这二者为基础,双管齐下,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一、剖析学生,以生定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体现在学生身上。《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因此,为了让数学教学活动更有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实际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经验基础和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设计前的首要研究对象。
1.分析学生已有经验,确定有效的教学起点。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因此,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经验是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师在教学前要通过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掌握的程度如何,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生在课上可能遇到的和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有哪些,以此确定教学设计中哪些知识应重点讲解,哪些知识应略讲甚至不讲,找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也就找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前,用谈话的方式了解到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对1000以内数读写的初步认识,会从100数到199,从200数到299,但每逢数到几百九十九时就不知该如何数下去了,而且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数位顺序表中百位的左边叫千位,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千位比百位更厉害”,也就是知道计数单位“千”比“百”大。但对于“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比“百”大却不太清楚。根据以上对学生知识经验的了解,教学设计时我以学生熟知的“数位”知识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介绍已经学过的数位及计数单位,说说计数单位的由来(即为了满足计数的需要,10个一变成一个十,10个十变成一个百),师追问:有10个百该怎么计数呢?从而使学生体验用类比的思想推导出10个“百”变成一个“千”的过程,并通过计数器的演示加深对这一结论的理解。同样,从学生已有的对读数、写数的认识经验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最后在形式多样的数数活动中突破几百九十九到整百或到整千的知识难点。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使教学设计更合理、更有效。
2.分析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有效的学习方式。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再创造数学的过程,这一个过程必须由学生亲自完成,教师只能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是支配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认知矛盾中思考、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在交流讨论中升华,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克与千克”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在数学知识层面上还是第一次接触,没有旧知识的衔接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外部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质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质量单位还缺乏具体感知。考虑到这一点,我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感兴趣的“跷跷板游戏”引入课题,设计了自己猜一猜和掂一掂、小组内称一称和找一找、集体评一评和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以自主观察、组内操作并交流等形式,在大脑中形成“克”和“千克”的真实表象,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二、参透教材,以书定教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式过程和数学思考方法。而现行的小学教材内容虽然是诸多数学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精心选择、反复推敲呈现出来的教学素材,但由于篇幅、载体等限制,其主要内容大都是现成的思维结果的系统表述,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考方法只是略显端倪。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读懂文本、读懂教材,有把握和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构建教学方案,确保教整体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度”。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是整体把握教材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对小学教学标准中的总体目标、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的功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是数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所有的数学活动都要在这个目标的统领下进行才有效。同时,课标中关于教学目标表述的“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词语的具体含义也要能够准确理解。
2.仔细阅读教师用书,做到心中有“书”。教材中素材呈现一般比较简洁,教师要想真正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教学目标,就得仔细地研读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目标、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评价等内容。弄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形成过程,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和地位,做到心中有“书”。如此,才能在教学设计时做到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做到既“瞻前”又“顾后”。
3.因地制宜,活用教材。教材因为编写媒体的限制,不能把一些动态的情境表现出来。因地区、学生的差异,教材的部分情境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时,教师在设计时就应创设、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情境与问题,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教学设计。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材上的例题多是些“各国跳水选手的得分情况”之类的学习素材,离学生生活较远,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故我选用了本年级4个班的数学期末成绩作为学生的学习素材,问:咱们班处在全年级第几?与第一名的班级相差多少分?由于是学生们熟悉的成绩问题,又与本班的荣誉有关,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很强,学习情绪高涨,都积极思考力求快点找到本班与第一名班级的差距。另外,教师还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经验性的加工和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的、丰富的、有层次性的学习资料。
总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和谐统一的过程。“教师”和“教材”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不能凌驾于“学生”和“学习”之上。教学设计只有以“以生定教”和“以书定教”这二者为基础,双管齐下,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