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历史价值

最好全面一点请发到lvchenxuan@163.com谢谢... 最好全面一点 请发到
lvchenxuan@163.com
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15asdf
2010-03-14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辑,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为光大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牽約緈諨
推荐于2016-12-01 · TA获得超过37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1.9万
展开全部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理论研究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意义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与研究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的“真人”——具有完美人格与渊博知识、高超技能的人;说真话、求真知、办真事、为真理而奋斗的人;充满爱心,为社会、为生活积极创造的人;心、脑、手并用,真善美合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显而易见,这完全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整体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其培养目标与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致的。由此可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与研究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与研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的学校教育仍有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倾向,片面追求升学率,扼杀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不利于人的素质全面提高。陶行知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不要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观点,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标的精神相吻合,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再倡导的“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主张相一致。所以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与研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概念界定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就生活教育理论的概念而言,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在结构

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基本命题共同构成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

1、“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本质论,它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这里重点要讨论的是生活和教育的关系。

生活决定教育

(1) 从教育的本源上来说,教育源于生活;

(2) 生活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3) 生活的变化决定了教育的变化;

(4) 生活的终生性决定了教育的终生性。

教育改造生活

(1)教育改造社会生活;

(2)教育改造了人。

2、“社会即学校”是学校改造论,它指明了学校改革的方向。

“社会即学校”这一命题对我们当前的学校改革工作有两点启示:一是要改革学校传统的时空观;二是要及时调整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内容。

3、“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它解决了生活中如何施教的问题。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现代价值的实践探索

根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和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把生活教育理论贯穿于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中,以德育、教学、师训三大块作为实践探索的主阵地,每一部分又分置若干小课题进行共同研究,从而形成全方位、系统化、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生活教育理论实践与研究体系。

(一)实践、研究生活教育理论,构建新型德育理论、操作体系。

1、以“生活即教育”为支点,调整、改进德育工作。

(1)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重视班集体建设,把班集体建设看作是学校德育之重点,把优化班主任队伍作为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各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励学生奋发向前。利用学校宣传橱窗、黑板报加强宣传力度。各班配有国旗、队旗,期初制定班级精神,奋斗目标,制定并推行“文明班级”评估方案。

(2)加强社会大环境教育。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学生接触社会。如聘请了企业人员为学校校外辅导员,定期为学生介绍信息;建立了假日活动小队,定期开展活动;建立了校外活动基地,科技实践基地;开辟了一些临时性的具有德育意义的场所等等。

(3)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尽力挖掘其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系统家教知识辅导;成立家长委员会,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办学目标、思路,以取得认可和支持;定期召开家长会进行经验交流,共商育人大计;进行家庭访问,加强信息沟通,以取得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

2、从“社会即学校”的视角,重新审视、改进德育工作。

社会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永远具有实效性。陶行知先生是个正视社会现象的伟人:“坏的社会,我们也要认识,有所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不会显得手足无措。”在现今社会里,知识经济的深入变化,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物质水平的逐渐提高,带来了社会上各种思潮的不断涌现。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也在悄悄改变,他们的思想状况、心理变化、观念变化都与当代教师儿童时代有很大差异,这正给现代学校带来了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比如现代学校中,特殊学生家庭逐年增多,这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考验,在以前并不十分强调法制教育,现在必须放到重要位置等等。所以,我们有必要从“社会即学校”的视角,重新审视、改进德育工作,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尽可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又如,鉴于当前的小学生缺乏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品质,我校与区人武部合作建立了浙江省第一所预备役少年军校,通过军校的磨练,学员们的思想素质、意志品质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少年军校也由此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和家长的充分肯定,我校也被评为浙江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3、实践“教学做合一”,加强德育工作的实践性。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学上做的是学生”。由此看来,“做”为核心,教育不能纸上谈兵,应注重实践性。实际上,“做”的过程就是品德内化的过程,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在“做”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我们提出了让学生主动的探究,并且注意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获取道德知识,积累道德情感。比如,班干部产生、班级公约形成、班级各项活动方案的形成、对各种模范行为或不良言行的评议等等,都积极尝试让学生展开广泛的民主讨论。

(二)实践、研究生活教育理论,改进小学学科教学的理论、实践操作体系。

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变化万千的自然世界之中,学生和他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学生面对的书本知识本身也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课程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屏障。实践、研究生活教育理论,改进小学学科教学的理论、实践操作体系,就是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时候,从课内外结合开放的角度,重视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现代生活中生动活泼的例子,充实到我们的教学中来,使我们的课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尽可能的开发实践应用环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学会将知识综合化应用,使知识在活用中内化。

各教研组、年级组在课题领导小组指导下,通过公开课、专题讲座等教学、教研活动,实践、研究生活教育理论,努力改变当前小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封闭、脱离学生生活、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状况,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积累一批有一定质量的教学案例、教学论文。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尝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数学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三)实践、研究生活教育理论,改进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

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有多么广阔,教育的天地就应当多么广阔。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树立大教育观,善于优化并利用学校教育环境,变“死”为“活”,由封闭走向开放,探索和构建课内、课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教育体系,并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方法运用于广阔的社会天地中,促进知识的迁移。

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过程中,努力改变教师以本为本、被动施教的问题,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生活的创新者。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