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主板的性能?
1、首先看主板插槽
主板最容易偷工减料的地方莫过于主板上的插槽(如内存插槽、PCI插槽等),因这部分是很多人不了解和注意到的盲区。
一款做工优秀的主板是不会在这方面偷工减料的,它们往往使用FOXCONN(富士康)、AMP(安普)、LOTES等品牌的插槽。
如下图的铭瑄A85FU3 Pro采用的是FOXCONN(富士康)底座。
而劣质主板为了节省成本,往往会使用杂牌或假冒的名牌插槽。杂牌与劣质插槽的主要问题在于插槽里面的弹簧片弹性不足、触点镀金层太薄、抗氧化能力差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多次插拨后,会有明显耗损。
这类主板用户在使用初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在使用一年半载后小问题就会开始出现。
2、然后看插槽旁的滤波电路
一款主板是否偷工减料,还可以通过主板的PCI-E和PCI插槽旁的滤波电路用料上看出来,一些低价劣质主板在PCI-E、PCI插槽附近的滤波电容是能省则省。
原因在于目前主板的整合度非常高,声卡、网卡都己经整合到主板上,需要用到这些插槽的几率非常低,厂商即使在这些滤波电路上偷工减料也不易被发觉。
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用户,那么你对于上面所说的插槽旁的滤波电路并不会太在意,因为你有可能永远都不会用到这些插槽。
但下面要说的却是你绝不能忽视的,那就是主板扩展芯片的滤波电路。平时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有时候网络传输速度奇慢,就有可能是因为网卡芯片的滤波电路偷工减料造成的。
3、最后看自恢复保险丝
下面要说的是更加重要的主板自保护元件,主要是指主板上一颗颗很小的自恢复保险丝,主要集中在USB接口和I/O接口旁,
外设在插拨时有可能会产生较强的瞬间电流、如果没有保护电路,小则击穿电容,后果严重的有可能让相关芯片直接报废,而自恢复保险丝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总结:
总之,在主板硬件里低价并不就等同于劣质。产品的好坏还需要看整体的设计用料。入门级产品中主板质量差距明显,用户需要仔细挑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主板
一线最好(华硕,技嘉) 二线一般(七彩虹) 二线以下除了公家用最好别买
看芯片
AMD 7-系列独立显卡 790FX、790X、770 AMD集成显卡 780 780V (6系列的不要买了)
INTEL 独立显卡 X58 P55 P45 X48 P43 集成显卡 G45 G43 G41 (P35 G33不要买了)
看价格
同型号的一线一般比二线要贵几百元 但提供的功能更多 向技嘉的双BIOS就更方便超频玩家
看布局
SATA/IDE接口是否会与显卡硬盘造成冲突,PCB板层数,供电,IO端口等等
其次看主板上的芯片组,目前桌面常见的芯片组有三家,INTEL自家就产芯片组,比如P43,P45,X58之类。然后是AMD(ATI)770,790,这类。还有NVIDIA的芯片组。NVIDIA的芯片组大多集成了了显卡,并支持SLI,对两家的CPU各有支持。
芯片组往往对主板性能好坏决定很大,这些要说又是一堆废话了,反正记着新的总比旧的好就行了。
最后看价格与做工,主板的好坏,做工固然重要。但价格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有些主板好是好,但几乎就是天价,没有价格优势,即使再好的主板做工也只是噱头罢了。
做工方面又分为这几点:
1:看几层PCB板,当然也不是越厚越好,但总不能说只有3层,4层吧?
2:看供电系统,这个要数一下主板上的电感有多少个,现在大多使用铁素体电感,因此也很容易数的。当然你要考虑进去有些主板是带有内存控制器的,因此内存控制器会需要一个单独的供电。每个供电铁素体电感都会有MOS管和电容搭配,看MOS管的数量有多少,看电容是全固态还是液态的。这些都是做工好坏的差异。
3:看散热系统,散热系统一般不宜过于庞大,一体式最好。MOS管附近和南北桥芯片(P55无北桥)上最好有散热。
4:看硬件接口支持,包括PCI-E口,S-ATA口,磁盘RAID阵列,内存口,CPU接口。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比如技嘉现在有款P55A-UD3R的主板就主持USB3.0接口,这对以后的升级也会很有帮助。
5:看对超频的支持效果。这些我就不再赘言,因为太多了。
纯手打,不要再说我复制了......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
1、主板PCB板
早期的一些主板是四层PCB,现在则为六层或是八层,而在显卡或内存的PCB甚至可以达到十二层。也并不是说PCB印刷层多越多越好,PCB的层数越多意味着工序越复杂,对设计者的布线功底要求也越高。
2、插件
世界一流主板厂商像Intel、ASUS等大厂很多时候都会使用富士康(Foxconn)做的插件,从PCI插槽、鼠标键盘接口到CPU底座都会有Foxconn的标致在上面。富士康也是好的插件的代名词。
3、电感和Mosfet管
主板的供电相数可以通过数CPU周围电感的数目得出,有些高端的华硕或是技嘉主板甚至采用了32相供电。
采用多相供电的好处就是每一相供电线路的负载都很均衡,CPU在更稳定的电压与电流下工作,计算机性能就越稳定。以前的电感是完全开放式,也就是立在主板表面一个磁环上缠绕着线圈的东西。
4、电容
高端的主板电容通常全部采用固态电容,低端的则部分采用固态电容。液态电容用过一段时间就会失效,具体表现为发鼓,而固态电容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5、走线
插件排列整齐,走线细而不乱是大厂的一贯作风。当拿到一款主板,如果看到的是电容或电感排列杂乱,布线没有头绪就不用指望是什么好主板了。
6、使用芯片。芯片组以VIA(威盛)、SIS(矽统)的比较差。PCB的颜色并不重要,要知道作为常年不关机的服务器主板,几乎是清一色的绿色PCB,它的稳定性就足以说明一切。
拓展资料:
在PC刚起步时代,主板技术落后,集成度远没有现在这么高,许多功能需要配上相应的扩展卡才能实现,如网卡、显卡、声卡等。
这时候,拥有更多扩展插槽的ATX大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最受大众青睐的产品,而与之相反,扩展性不强的MATX和MINI-ITX等小型主板,就难免成了姥娘不亲、舅舅不爱的鸡肋产品。
这一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一些人顽强地继承了下来,并进而发生扭曲,最终演变成了小板性能不如大板的谬论。
参考资料:
200元和400元的有什么差别?
一般情况来说.. 越贵越好..贵的主板总有贵的卖点的...
非一般情况就是指二手了.. 例如相同型号的主板..二手肯定比全新货便宜呀.. 好吧..我在说废话..
下面是本人买主板主主要看的参数..可能不太全面..但是一般都看这些了...
第一个看主板总线..决定你的数据传输的瓶颈.. 不过现在一般都4.8G到6G左右..当然越高越好..不过具体看你其他硬件. .越高代表价格也越高.. 如果你其他硬件根本达不到这个数字..买高了也是费钱..
第二个看CPU.. 要注意CPU的接口类型..intel的主板是不能插AMD的...还有你是否考虑使用核显..如果你要使用核显则要选择支持核显的主板...否则是无法使用核显的...
第三个看内存.. 现在常见的是双通道..intel的现在出了四通道..不过那东西贵的离谱..搭配的CPU也很贵...光是主板和CPU加起来用最便宜的都给6000左右..所以这个不考虑了..一般都组双通道.. 但我们考虑的是支持内存的频率数.. 有些主板支持 1333 1600 1866的频率.. 但是1600和1866的超频的.. 如果你不考虑超频.. 所以就买1333的内存吧...
第四个看SATA接口类型..现在主板几乎都是SATA2.0或SATA3.0的.. 有的主板是SATA2.0和SATA3.0混的(例如4个SATA2.0和2个SATA3.0)..2.0理论速度为100MB/S...3.0理论速度为150MB/S...SATA接口支持向下兼容.. 但是用3.0的设备接到2.0的接口上速度也只有2.0的大小..用2.0的设备接到3.0的接口上速度也只有2.0的大小..
第五个看其他接口数..越好的主板接口越多..例如有的能插两条内存..有的甚至能插八条..看你需要吧..一般都是四条.. 还有PCI接口数.. 如果你需要双显卡交火.. 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PCI-E 16X接口.. 还有USB2.0和USB3.0接口数.. USB接口分内置和外置.. 内置就是需要用扩展线接出去的.. 外置就是主板背面现成的...还有其他接口..例如光钎接口..E-Sata接口..还有音频接口等...接口种类越多..接口数越多一般都会越贵.. 看你需要的吧..
上面这五个是一般用户主要看的...
下面是较高端用户看的..
举个例子:现在的Z87 H87 B87,Z最贵,H中等,B最便宜,那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B是低端的,不可超频, 不可使用SSD,不可显卡交火,接口少
H是中端,不可超频,可以使用SSD,不可以显卡交火,接口多
Z是高端,可超频接口多,可以使用SSD,可以交火,接口多
如果你要CPU超频,或者使用显卡交火,那你只能选择Z的主板,
如果你只是想要接口多,又不使用CPU超频或显卡交火,那你可以选择H的主板,
如果你只是一般用户,不使用超频,没必要使用多的接口,那你可以选择B的主板
另外一个.. 都是Z Z87为什么比Z77更贵呢?
这个可以说是..越高的芯片组的主板带的接口越好吧..
举个例子.. SATA接口的版本.. Z77是一般是2个SATA2.0和4个SATA3.0..
而Z87则是全是SATA3.0的..
当然..这个例子不太好..3000元的Z77主板和800元的Z87主板来比较..那Z87肯定完败...
一般来说版本越高代表主板性能越好就对了.. 所以也就更贵些了.. 不过具体还是看参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