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策略有哪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文体对等
不同文体的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点,面对不同文体的作品,译者要自动“切换”至不同的“翻译模式”。即译员在着手翻译作品之前,首先要定位源语文本的文体,从而确定目的语文本的文体,即达到源语文本的文体和目的语文本的文体对等。此外,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其承载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优秀的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会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差异。既然存在差异,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就不可能完全传达或体现在目的语文本中,译者能做的是尽量减少译文中的文化缺失。
在翻译前,首先通读源语文本,将文章定位为文学类作品。相应地,种瓜得瓜,译文也一定是文学类作品。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翻译时要注意,要以“文绉绉”的口吻去措辞、译句、谋篇,而非口语化的表达,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打上文学的“烙印”。
2 篇章对等
篇章对等又叫语篇对等。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不仅单分析语言本身,还要看语言是怎样在特定语境中体现意义和功能。语篇对等包含三个层面: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上下文语境指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在上下文的特定语境下确定其特殊的内涵。其语义单位和语义成分要在上下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语义的翻译转换。
例:Often, as his letters show, his powers of expression overflowed the bounds of the medium which he mastered.
从字面意思来分析原文,得出的译文是“通常,正如他信中显示的,他的表达力超过了他所掌握的媒介的界限”。但是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the medium which he mastered”实际上指的是钢琴,而非其他表达媒介或工具。从下文得知他抒怀的方式不止弹琴这种方式,他的写作能力也非常好。因此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深挖出了原文的深层涵义。经过对译文的转化和润色后,得出的译文是“只要读一下他的信件就不难发现,贝多芬不仅只会借曲抒怀。”由此可见,上下文语境对翻译的帮助和制约作用。
情景语境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下,根据语境中交际的人际关系和内容来确定语言现象中的语言的确切涵义,从而判断译文的选词。
例:Once, when walking through the streets of Weimar, Beethoven and Goethe became aware that the Imperial family, accompanied by a glittering cavalcade of courtiers, was approaching them.
这段话描写的是贝多芬和歌德走在威玛街上偶遇到“accompanied by a glittering cavalcade of courtiers”的皇室人员,这里的“glittering”和“cavalcade”基本呈现出了街上列队整齐、臣伴左右的景象。根据当时的情景,我们不难想象得到当时庄严肃穆的盛况。因此,根据当时情景“accompanied”应翻译为簇拥,而非伴随、陪伴,因为簇拥一词更能再现当时的情景。因此译文应为“一次贝多芬和哥德走在威玛的街上,见到一队皇家人马在众大臣的簇拥下走来”。
文化语境指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文化及社会心理等。翻译的内容不仅仅是不同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不同语言符号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中,尤其是文学翻译不可避免地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谈到翻译中的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就涉及到翻译时是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归化策略,还是让读者向作者靠拢,采用异化策略。就本文而言,笔者更倾向于前者。
例:Men who possess great character as well as genius have always been sure of their worth to the world.
这句直译为:拥有伟大人格和天才智慧的人总坚信他们对世界的价值。这种译法显然是可取的,毫无诟病。但是在文学翻译中要获得精彩的译文的话,不只是传达原文的直观意思。能把原文的含义用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或目标语习惯的俗语或诗句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就能变成更加地道的本国语言。译文如果意译为:“拥有伟大人格和天才智慧的人总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则更能深入目标语的文化习惯。
3 句法对等
英汉翻译中如果句句皆能达到对等的话,那全文的也就相对做到了文体对等和篇章对等。
例:there would have remained the life-story of a man whose character was supreme in resistance of evil, and in defiance of the blows of fate.
译文:他的一生仍然光辉灿烂,他不向邪恶妥协、不向厄运低头的人格魅力也已可圈可点。
原文为“in the resistance of evil, and in defiance of the blows of fate译文为“不向邪恶妥协、不向厄运低头”,笔者认为这已经做到了句法对等,原文和译文句式形成了对仗。
但是汉英语言在句法上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汉语没有关系代词,这就意味着在英汉翻译时,需要考虑定语从句的次序和组合。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句法重组也是翻译的一大难题。
例:Perhaps it was this last trivial circumstance that set off the fiery spark of indignation in Beethoven, who under ordinary conditions would have acted just as one of the crowd.
原句中将“circumstance”的定语后置,同时贝多芬的定语也后置了,直接逐字逐句的翻译的话,显然不符合汉语句法结构。汉语中定语在核心词前面。在翻译中遇到后置定语的句子,就需要重新调整句子,这时就不能做到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的完全对等了。根据汉语句法结构语言顺序重组之后,译文为:通常情况下,贝多芬本也会随规从俗,但可能正是这微不足道的插曲最终让贝多芬忍无可忍。
4 词汇对等
两种语言间,没有哪两个词的意义是完全对等。例如汉语中的“饺子”
和英语的“dumpling”的所指等值吗?根据英语国家的饮食文化可知,他们的餐桌上是没有在做法和用料上和饺子一样的食物,所以实际上“饺子”和“dumpling”是不对等的两种食物,在意义上也是不等值的。所以在翻译中遇到不同语言间存在的文字空缺的,译者通常会采用加注、解释的方法。
5 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没有绝对的功能对等,只有相对的对等。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过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钥匙”。在翻译实践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为了对等而“生拉硬拽”的翻译,失去原文应有的风姿。尤其在文学翻译中,勉强的对等会造成译文读者对原文美感的缺失。所以,对于功能对等理论,我们应该做到的是能对等则对等,不能对等则灵活翻译。
不同文体的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点,面对不同文体的作品,译者要自动“切换”至不同的“翻译模式”。即译员在着手翻译作品之前,首先要定位源语文本的文体,从而确定目的语文本的文体,即达到源语文本的文体和目的语文本的文体对等。此外,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其承载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优秀的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会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差异。既然存在差异,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就不可能完全传达或体现在目的语文本中,译者能做的是尽量减少译文中的文化缺失。
在翻译前,首先通读源语文本,将文章定位为文学类作品。相应地,种瓜得瓜,译文也一定是文学类作品。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翻译时要注意,要以“文绉绉”的口吻去措辞、译句、谋篇,而非口语化的表达,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打上文学的“烙印”。
2 篇章对等
篇章对等又叫语篇对等。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不仅单分析语言本身,还要看语言是怎样在特定语境中体现意义和功能。语篇对等包含三个层面: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上下文语境指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在上下文的特定语境下确定其特殊的内涵。其语义单位和语义成分要在上下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语义的翻译转换。
例:Often, as his letters show, his powers of expression overflowed the bounds of the medium which he mastered.
从字面意思来分析原文,得出的译文是“通常,正如他信中显示的,他的表达力超过了他所掌握的媒介的界限”。但是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the medium which he mastered”实际上指的是钢琴,而非其他表达媒介或工具。从下文得知他抒怀的方式不止弹琴这种方式,他的写作能力也非常好。因此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深挖出了原文的深层涵义。经过对译文的转化和润色后,得出的译文是“只要读一下他的信件就不难发现,贝多芬不仅只会借曲抒怀。”由此可见,上下文语境对翻译的帮助和制约作用。
情景语境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下,根据语境中交际的人际关系和内容来确定语言现象中的语言的确切涵义,从而判断译文的选词。
例:Once, when walking through the streets of Weimar, Beethoven and Goethe became aware that the Imperial family, accompanied by a glittering cavalcade of courtiers, was approaching them.
这段话描写的是贝多芬和歌德走在威玛街上偶遇到“accompanied by a glittering cavalcade of courtiers”的皇室人员,这里的“glittering”和“cavalcade”基本呈现出了街上列队整齐、臣伴左右的景象。根据当时的情景,我们不难想象得到当时庄严肃穆的盛况。因此,根据当时情景“accompanied”应翻译为簇拥,而非伴随、陪伴,因为簇拥一词更能再现当时的情景。因此译文应为“一次贝多芬和哥德走在威玛的街上,见到一队皇家人马在众大臣的簇拥下走来”。
文化语境指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文化及社会心理等。翻译的内容不仅仅是不同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不同语言符号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中,尤其是文学翻译不可避免地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谈到翻译中的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就涉及到翻译时是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归化策略,还是让读者向作者靠拢,采用异化策略。就本文而言,笔者更倾向于前者。
例:Men who possess great character as well as genius have always been sure of their worth to the world.
这句直译为:拥有伟大人格和天才智慧的人总坚信他们对世界的价值。这种译法显然是可取的,毫无诟病。但是在文学翻译中要获得精彩的译文的话,不只是传达原文的直观意思。能把原文的含义用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或目标语习惯的俗语或诗句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就能变成更加地道的本国语言。译文如果意译为:“拥有伟大人格和天才智慧的人总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则更能深入目标语的文化习惯。
3 句法对等
英汉翻译中如果句句皆能达到对等的话,那全文的也就相对做到了文体对等和篇章对等。
例:there would have remained the life-story of a man whose character was supreme in resistance of evil, and in defiance of the blows of fate.
译文:他的一生仍然光辉灿烂,他不向邪恶妥协、不向厄运低头的人格魅力也已可圈可点。
原文为“in the resistance of evil, and in defiance of the blows of fate译文为“不向邪恶妥协、不向厄运低头”,笔者认为这已经做到了句法对等,原文和译文句式形成了对仗。
但是汉英语言在句法上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汉语没有关系代词,这就意味着在英汉翻译时,需要考虑定语从句的次序和组合。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句法重组也是翻译的一大难题。
例:Perhaps it was this last trivial circumstance that set off the fiery spark of indignation in Beethoven, who under ordinary conditions would have acted just as one of the crowd.
原句中将“circumstance”的定语后置,同时贝多芬的定语也后置了,直接逐字逐句的翻译的话,显然不符合汉语句法结构。汉语中定语在核心词前面。在翻译中遇到后置定语的句子,就需要重新调整句子,这时就不能做到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的完全对等了。根据汉语句法结构语言顺序重组之后,译文为:通常情况下,贝多芬本也会随规从俗,但可能正是这微不足道的插曲最终让贝多芬忍无可忍。
4 词汇对等
两种语言间,没有哪两个词的意义是完全对等。例如汉语中的“饺子”
和英语的“dumpling”的所指等值吗?根据英语国家的饮食文化可知,他们的餐桌上是没有在做法和用料上和饺子一样的食物,所以实际上“饺子”和“dumpling”是不对等的两种食物,在意义上也是不等值的。所以在翻译中遇到不同语言间存在的文字空缺的,译者通常会采用加注、解释的方法。
5 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没有绝对的功能对等,只有相对的对等。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过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钥匙”。在翻译实践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为了对等而“生拉硬拽”的翻译,失去原文应有的风姿。尤其在文学翻译中,勉强的对等会造成译文读者对原文美感的缺失。所以,对于功能对等理论,我们应该做到的是能对等则对等,不能对等则灵活翻译。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