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是文学巨著,里面描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第一篇:
《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1年)(又称《钟楼怪人》)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第二篇:
《巴黎圣母院》这部书的遭禁是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的俄国.因为雨果思想活跃,既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倾向,又同情刚刚兴起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因此保守顽固的沙皇下令在俄国禁止出版雨果的所有的作品.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美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弗罗洛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烈,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它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小说的发表,使雨果的名声更加远扬。
第三篇:
这一篇是我找到的最短的故事简介。。。。。。
故事梗概
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居住着一主、一仆:道貌岸然的助祭长克洛德和敲钟的畸形人卡席莫多;内心实际上邪恶的克洛德对街头跳舞卖艺的吉普赛姑娘爱斯美腊达动了淫念,夜间打发卡席莫多劫持少女,被少年英俊的卫队长孚比斯救出。姑娘爱上了孚比斯,满怀嫉妒的助祭长趁他二人幽会之际刺伤军官,却嫁祸于爱斯美腊达。她因而被判处死刑,在临刑之际被暗中爱慕她的卡席莫多救出,把她安顿在圣母院内避难,但克洛德唆使教会把她看作女巫,法院不顾圣母院享有圣地避难权,决定予以逮捕。巴黎下层社会的好汉们前来营救姑娘,却被敲钟人误以为是官兵来抓爱斯美腊达,拼命抵抗,国王路易十一调兵遣将来攻打圣母院,上下夹击,一场混战中,克洛德把少女劫持出圣母院,威逼她满足其兽欲,遭到拒绝,便把她交给官兵,蹲在圣母院钟楼顶上眼瞅着她被绞死,卡席莫多义愤填膺,怒气冲冲,把抚养他成人的助祭长推了下去,活活摔死,自己则到公墓里面找到少女的尸体,死在她身旁。几年之后,人们在一处地穴里发现一男一女的骨骼,那是卡席莫多紧紧拥抱着吉普赛姑娘!
第四篇:
爱斯美拉尔达,这个吉普赛女郎自是带来异域风情,其间善恶美丑、爱恨情仇的巨大反差亦造成富于传奇色彩的冲击与震撼。爱斯美拉尔达,一个纯美的精灵,她的美与善波及她所经之地,但终于不敌,被包围着她的浓重的黑暗和丑恶所吞噬,给读者留下一个深深的遗憾与反思。美是什么?或曰,美是肤浅的,但亚里士多德说:“美是比任何介绍信都有力的推荐。”爱斯美拉尔达不能接受克罗德主教,因为他形象委琐,心灵丑恶;爱斯美拉尔达不能接受敲钟人卡西莫多,因为他畸形的外貌不能和他纯净的内心世界相符;但却对皇家侍卫队年轻俊美的花花公子腓比斯队长情有独钟。哪怕是这位公子向她摆明自己逢场作戏的态度,仍不改初衷。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巴黎圣母院》标题所指正是故事的发生地——巴黎圣母院。1829年维克多·雨果着手创作《巴黎圣母院》,也是为了让当时的人们了解这座哥特式建筑的价值。
扩展资料:
其实,早于《巴黎圣母院》的,是雨果的“到来”。1903年,马君武先生在《新民丛报》上介绍了雨果的生平与著作,并译诗一首;鲁迅先生于同年翻译雨果《随见录》中的一篇短篇小说《哀尘》。
同年10月,苏曼殊先生选取了《悲惨世界》中的部分进行翻译,题为《惨社会》;1935年,茅盾先生撰文《雨果与〈哀史〉》,在《中学生》杂志上推荐《悲惨世界》。经过多位学者的努力,雨果逐渐被中国读者认识、熟悉、喜爱,进入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生命中。
建国之后,作家、译者陈敬容曾于1949年、1982年两度翻译《巴黎圣母院》全译本,并首度将书名与建筑之名契合,沿用至今。此后的全译者有管震湖、陈宗宝、潘丽珍、施康强、唐祖论、胡宗泰、倪维中、李玉民、安少康、杨君、李艳等等,节缩版译者有余耀南等。
多位译者因爱雨果而爱《巴黎圣母院》,因《巴黎圣母院》而去往巴黎。
译者李玉民在译序中讲到,去往巴黎圣母院时“会怦然心动,有种异样的感觉,脑海又浮现圣母院楼顶平台的夜景……”以文字为纽带,以建筑为载体,我们跨越时空向雨果致敬,穿越山海与巴黎圣母院相逢,怎会不“怦然心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不朽的《巴黎圣母院》
2019-09-22
201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