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逐渐实现自动化,农民工该何去何从?
农民工需要提高自己的技能才能不被裁员。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农民工增长率已经降到了0.1%。而在2010年,这一数字是6%。不出意外,明年我国农民工将出现负增长。人口红利的消失,机器代替人工,成为企业的现实选择。
“机器换人”时代来了,受直接影响的是制造工人。“如果都使用机器人,是否意味着未来很多工人将面临失业?”是不少工人的疑问。
“机器换人”从字面上理解是机器与人的矛盾。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兴提出,机器换人缺的不是机器,关键在操作机器的人的改变。“人的灵活性和变化性是目前工业机器人无法比拟的。”在他看来,目前的机器人更偏重于机器,未来机器人将增加更多人的功能。
昆山某机器人公司销售总监林卓旸认为,“机器换人”并非不要人,而是让机器代替人做简单、重复、作业环境差的工作,工人则摇身一变成为操作机器的人,工作由繁重的体力劳动变得轻松体面。
广东樱奥厨具有限公司是机器换人大背景下的典型应用商。公司副总陈从汉表示,传统工人可能会面临转岗,“比如传统抛光师傅,培训之后,凭借抛光经验,可成为抛光质量检测员,未来传统的制造业更需要高技能的和复合型的产业工人,工厂的用工需求也将提高。”
国内的机器人企业所拥有的核心技术并不多,大多引进国外先进零件后重新系统集成。比如佛山利迅达机器人系统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公司核心产品中有三成费用支出花费在进口力臂上。
逐步培育核心技术是国内机器人产业崛起的必经阶段。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 百辉认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比国外晚了二三十年,要在短时间内超越甚至完全替代国外品牌的产品优势不大可能。因此,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要完善机器人产 业链条上下游,还需要拿出更多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