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造不出顶级的芯片,是不是因为我们造不出顶级光刻机?
最近华为的问题,再次被搬上舞台。许多人再次关注这个话题的同时,都为华为的艰难处境所感到焦虑。如果芯片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解决,或许未来的华为在存货耗尽的时候,将很难继续维持产品竞争能力。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华为或许可以通过国人的支持,能够在一段时间保持热度不减。但是谁也无法保障,华为这样靠国人撑国货的思路,能不能撑到芯片水准走上尖端的那一天。很多人提出疑惑,是不是因为造不出光刻机,所以我们造不出顶级的芯片?
1、 中国真实的处境
实际上,这样的说法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能够肯定的一点是,如果中国具备顶级的光刻机,实际上造成顶级芯片的难度仍旧很大。电子行业,并非只是一个单一的科技树,他需要众多的行业协作发展。保持高竞争力的同时,才能够让一块小小的芯片迸发出无限的能力。
而中国和世界的潮流,实际上早已经拉开很大的差距。1957年世界第一个硅晶体管诞生,世界正式向电子领域迈出坚定的一步。而此时的中国,最重要的不是去追别人的尖端技术,而是要解决众多的人口吃饭问题。温饱和科技摆在领导人的面前,首先要保障的是人们能吃上饭。也正是因为为了民生的举动,导致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发展错过良好的机会。
2、 中国的科研困境
很多人认为,也许是不是一台光刻机就能改变困境。但是除去我们说到的整个生态链之外,实际上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在里面。首先便是环境,要想诞生出一个尖端技术的出现,和国家内部的活跃气氛密不可分。首先要明确一点,任何一颗种子的出现,都是因为有相适应的土壤来养育。
中国真正满足科研技术发展,并且全民形成良好的高新技术追求,实际上是进入到21世纪之后才逐渐开始显现。在这之前,中国大部分都在沿着别人走过的路,做一些曾经别人剩下的事情。如果这个时候告诉社会,要举国之力投入上亿美元研究大猩猩如何学数字。饭都吃不饱的人们,第一个就会起来反对国家的荒唐。
3、 管中窥豹看待世界
实际上,有人会问出光刻机振兴芯片的事情,并不是让人感到意外的一个决定。但是一个半导体生产设备,实际上只是集成电路的总工业链接一点。如果我们在把这个思路放大,看待整个芯片制造我们就能够发现,要做好这个产业本身,实际上要做的是整个体系的全覆盖。在全球化的今天,要做到这些实际上很不靠谱。’
现代科技发展到现在,实际上已经非常强调全球化的协作。中国无法封上大门全全包揽,世界也无法把一个产业独占到所有。中国要做的是,将产业动能化作为高新技术行业。作为头部掌管全局,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产出让人满意的芯片。
首先,开始真的很晚了。想想1957年世界上第一个硅晶体管的发明。1957年我们能做什么?中国人总是想到一个口吃的胖子。紧迫性可以理解,但尖端产业依赖积累。
其次,中国人普遍对科研人员的成败缺乏了解,不理解。美国的科研环境,无论是国家出资还是企业独立,都比较宽松和开放,特别是在基础科学方面,甚至社会舆论对科研也比较开放和包容。例如:例如,几位科学家每年花费数亿美元研究鹦鹉如何识别颜色。。。如果同样的事情在中国发生,它不会被舆论扼杀吗?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落后的原因有很多。半导体生产设备只是其中之一。芯片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芯片制造前后的多个方面。没有哪个国家能覆盖整个行业的方方面面。即使牛市的力量和美国一样强大,但在制造环节仍然没有光刻制造商,中国更是雪上加霜。
其实,光刻就像你父母给你买了最好的笔记本电脑,说你一定要考我清华大学,你会怎么说?当然,不考清华大学由你和你父母决定。这台电脑不是关键,光刻机自古以来就不存在。学生自身素质、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是关键。如果你有一台那样的电脑,它会更强大。当然,有电脑也很重要,否则会被时代彻底淘汰。你不参与别人的比赛,也不知道自己落后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