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之我见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高鹏鑫 田荣军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的建设目标,论述了监管平台建设对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存在的困难,提出了解决途径和工作建议。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数字汇交
一、前言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大力推进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使该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馆藏机构力量薄弱,基层单位不够重视,损毁情况十分严重,重复利用水平很低,由此造成的重复投资和资金浪费等现象非常普遍。为了适应新时期地质勘查工作的需求,建立并完善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提高服务利用水平显得极为迫切。
2000年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作为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负责全国最为“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的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采集、保管及对外服务。经过10年的探索、发展,国家馆机构日趋健全,管理技术队伍逐渐形成,库藏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建成的国家实物库可以保存约60×104m的岩(矿)心,通过十余年的筛选采集工作,共收集了全国范围内重要矿山和地质工作项目的近20×104m岩心。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开展晚、进展慢,目前尚未有正式建成的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开展省内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省级层面上的汇交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为了提高地质资料汇交监管的力度和水平,国土资源部在国家和省两级地质资料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建设了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平台目前已经稳定运行近两年,促进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职能的落实和成果、实物、原始3类资料的一体化汇交管理。因此,总体上讲,目前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已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但也有许多方面亟待完善和推进。本文旨在总结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现状、分析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土资源部建设的“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论述当前推进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重点工作,并提出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远期发展建议。
二、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介绍
1.监管平台基本情况介绍
为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提高地质资料汇交监管水平,国土资源部决定在部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建立统一的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对成果、实物、原始地质资料的汇交实施全程在线监管,实现汇交人依法汇交地质资料。监管平台的监管对象是: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中央和地方财政出资开展地质工作项目形成的地质资料。
2.实物地质中心监管平台运行现状
截止到2013年4月30日,实物地质中心共收到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4224份,从报送的清单中筛选出24份实物地质资料进行汇交,大概占到所有项目的0.5%;发出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回执4200份,发出实物地质资料验收合格单24份;共收到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承诺书10份,发出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承诺书回执10份。2013年上半年,实物地质中心下达的13份汇交通知书中,有10份是从监管平台报送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中筛选的,所占比例约为77%。因此,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目前已成为实物地质中心参与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主要工具。
3.监管平台建设对于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重要意义
1)监管平台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地质资料汇交实施国家和省两级全程在线监管,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可以及时了解矿业权颁发信息、地质工作项目部署和进展信息及地质资料的汇交进度,及时督促汇交人依法汇交地质资料。
2)只有成果、实物、原始地质资料都依法汇交后,才能颁发汇交凭证,一方面,实现了成果、实物、原始地质资料的一体化汇交管理;另一方面,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监管提升到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监管的同一高度,并直接与汇交凭证的发放挂钩,在一定程度上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纳入了矿业权管理和地质工作项目管理中。
3)通过监管平台,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工作模式,让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这一新生事物常态化、制度化,这也是监管平台的使命之一,通过近两年的运行,这一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三、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汇交人方面
1)汇交人大多较重视原始地质资料的自行保留和成果地质资料的汇交,对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知之甚少。首先,《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基层单位甚至不知道有《办法》的存在;其次,基层单位尚未从老的观念中转变过来,意识不到向国家汇交实物地质资料是汇交人的法定义务,甚至有的汇交人把汇交行为与市场行为相提并论,要么对馆藏机构进行无理索价,要么拒绝汇交;再次,大多数汇交人不了解汇交工作的方法、流程,不能按照《办法》的规定,主动按时向馆藏机构报送目录清单,配合馆藏机构筛选、采集,目前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都属于汇交人的被动汇交。
2)岩心库设施简陋。基层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均采用就地保管等简单方式处理获取的实物地质资料。国土资源部文件《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国土资发[2008]137号)中明确规定,申请甲级地质勘查资质应有符合规定的实物地质资料库,但由于缺乏其他相关标准、规范,且建设实物库房的申请、报批程序不明,甲级资质地质勘查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库房建设进展迟缓,无法保证对应汇交实物地质资料的临时存放和汇交后实物地质资料的永久存放。
2.馆藏机构方面
(1)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
由于岩心库的配套设施不全,没有专门的标本和薄片库房、特殊实物地质资料(如海洋实物地质资料、极地冰心实物地质资料等)库房,无法开展《办法》中规定的“极地考察、大洋调查、天体考察”等珍贵的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采集工作。
(2)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
1)人员编制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对地质资料管理队伍的精简,各省级地质资料馆人员已经为数不多,有的省甚至只剩几个人的地质资料管理编制,日益增加的工作量和人员编制无法解决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不断推进的实物、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将督促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积极协调,解决馆藏机构的人员编制问题。
2)库房建设问题:目前,全国有一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获得建设省实物库的土地和资金,其余省份大多也都在积极立项报批,个别省份因地皮、经费等问题很难解决,短期内尚无法建设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藏设施。但目前建设进展最快的安徽省,也仅仅是刚刚建成,尚未开展实物的筛选接收工作。
3.监督管理方面
“监管平台”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纳入地质资料汇交凭证的发放中,相当于间接地将实物的汇交管理纳入矿业权管理中,实践证明,该做法对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监管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大大提高了汇交人的汇交意识。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的行政监管和非矿权类地质工作项目管理、地质勘查单位的资质管理相脱离,缺乏有力的行政措施制约汇交人,使承担非矿权类地质工作项目的汇交人的实物汇交积极性低,《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处罚措施也很难实现。
4.政策规范的支撑方面
1)行政法规不够细化:绝大多数省未针对《办法》出台本省的实施细则。由于各省的情况不同,对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城市地质勘查实物地质资料相对矿产勘查实物地质资料更为重要,实施细则中应侧重城市地质勘查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各省都应以《办法》为基础,以本省情况为依据,制定《办法》的实施细则,以指导本省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采集等汇交管理工作。
2)技术标准的缺失: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监管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是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筛选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工作,需要正式的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尤其是全国各省级实物库建成后,省级馆势必需要筛选标准指导日常汇交监管工作。目前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正在组织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分级标准的研究。
四、推进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建议
1.行政监管的工作建议
1)严格执法:对于不依法汇交实物地质资料的单位,要严格执行《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建议研究制定“地质资料汇交黑名单”制度,对于在地质资料汇交中有不法行为或者拒不配合地质资料汇交的汇交人,在其依法汇交前,将被列入“地质资料汇交黑名单”,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地质工作项目组织实施单位,有权否决被列入“黑名单”的单位申请项目奖励、新立工作项目和办理矿业权新立、延续等。
2)研究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的鼓励机制。通过对实物地质资料汇交过程中积极配合、妥善保管、主动汇交的汇交人进行通报表扬、在项目评奖中给予加分以及将汇交人的汇交成效与在馆藏机构中资料使用的范围和权限相挂钩等多种形式,鼓励汇交人依法汇交实物地质资料。
2.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汇交管理重点工作建议
1)指导、监督各省级馆按照监管平台的要求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协助国土资源部做好监管平台相关制度、标准的制定工作,修改、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或出台详解《办法》具体实施的文件,制定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标准和馆藏机构资质分级标准,加强对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工作的政策规范和技术指导。
2)针对国家库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国家库二期建设,重点建设标本薄片库、特殊实物库、实物整理观察室、实物临时存放室。
3)组织、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培训、宣传工作,积极参与各省组织的有关培训,提高汇交人汇交意识和汇交水平,提升本单位和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知名度。
3.省级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推进步骤建议
国土资发[2011]78号文明确要求各省成立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或科室),建设省级实物地质库房设施,但由于各省的情况不同,在地质资料管理人员数量方面,有多有少,在获取省财政资金支持方面,有难有易,因此,推进省级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既要分步实施,又要区别要求。
(1)第一阶段:各省落实实物地质资料行政管理,并成立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或科室)落实省级实物地质资料行政管理,成立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或科室)是推进省级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先决条件,也是国土资源部“十二五”完善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亟须达到的目标。各省应按照《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落实实物地质资料行政管理部门,组建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或在原有地质资料馆中成立实物地质资料科室。
(2)第二阶段:建设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
落实监管平台相关业务处室的职责;协调各有关处室和技术支撑单位,建立省级层面的矿业权和地方财政安排的地质工作项目信息提供机制,确保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能够全面、准确掌握以上信息;做好基层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的督促、接收和保管工作;做好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的过渡性委托保管工作。
(3)第三阶段:建设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房
已建有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藏设施的省,一方面,应组织制定本省的《办法》实施细则、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筛选标准等技术要求,并学习国家库的建设经验,着手省库的库藏管理标准、库藏体系建设研究;另一方面,与国家库协调沟通,做好省库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采集、入库保管及对外服务工作。
尚未建有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藏设施的省,在做好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的接收与保管、实物地质资料委托保管的同时,应积极争取建设用地与经费,建设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经费落实有重大困难的省,可学习广东省委托保管的经验,升级部分基层单位的现有库房设施,作为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房建成前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的过渡性保管设施。
4)第四阶段:扩充人员编制
缺少人员编制是省级馆目前普遍面临的最大困难,全国绝大多数省级馆全部人员编制不超过10个人,有的省馆甚至只有2~3个编制,不仅要负责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大多数的省级馆还负责土地档案的管理,人员编制的短缺,极大地制约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向省级馆延伸。考虑到人员编制是建立在工作需求的基础上的,目前这种形势应该说也是省级馆扩充人员编制的历史机遇。
4.对基层单位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工作的建议
1)加强《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等法律、规范的学习,提高汇交意识和汇交水平,做好向国家、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的报送工作,积极主动完成应汇交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这样,既保护了国家宝贵的地质资料,又可避免日后因不依法履行汇交地质资料义务带来的罚款甚至取消申请探矿权、采矿权及承担国家出资地质工作项目资格的严重后果。
2)投入资金,修缮保管条件差的岩心库,确保所有岩心库均具备防雨、通风等基本要求,落实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岩心保管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提升自身的实物地质资料的临时保管水平。有条件的单位应将本单位岩心库升级为永久性岩心库,妥善保管一些虽然没能汇交到国家库、省库,但仍具有重大保管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
五、远期发展建议
1.加强基层地勘单位实物地质资料馆建设
为了从根本上督促基层单位提高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条件,规范基层单位实物地质资料库房建设,最大限度地使更多的实物地质资料得到永久性规范保管,应在《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资质要求和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建设标准,并将之与基层单位的地质勘查资质挂钩,明确规定甲级、乙级、丙级地质勘查资质申请人应具备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资质级别及其实物地质资料库的建设要求。将基层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建设纳入资质管理将实现基层单位实物地质资料馆藏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条件和保管水平,是完善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最终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2.建立基层单位实物地质资料处理报批工作制度
岩心等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和处理是无论建设多少岩心库都无法避免的问题。针对许多基层单位提出的汇交后实物地质资料缩减、埋藏、销毁等处理申请的报批机构不明、程序复杂的情况,建议国土资源部尽快出台政策,明确基层单位实物地质资料处理的报批方法;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应依据国土资源部政策规定,明确机构职责,简化程序,做好基层单位实物地质资料处理申请的审核、批复工作。
3.开展岩心数字汇交研究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岩心钻探量都有几百万米至上千万米,而实物岩心的汇交具有成本高、效率低等弊端,而且,无论是国家库还是省级库,其容量都是有限的,保管的岩心也只能是少而又少、精而又精,大量其余的岩心还是不可避免地面临缩减、埋藏、销毁以及人为保管不善导致的损毁。
岩心数字汇交是指将与岩心有关的原始资料数字化或将岩心本身数字化后,将得到的数据向国家和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进行汇交。通过岩心数字汇交,国家和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可以掌握全国钻孔岩心的数字资料,建成岩心数据库并对外提供服务;基层单位可以将部分经过数字汇交的、保管价值相对较小的岩心缩减、埋藏或销毁;同时,数字汇交与实物汇交不同,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适合全面开展。因此,岩心数字汇交既减轻了基层单位的保管负担,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岩心处理带来的信息损失。
岩心数字汇交研究也应分步开展:①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可先开展岩心相关原始地质资料的数字汇交研究,将岩心的柱状图、综合编录、测井曲线图等具有重要服务利用价值的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后(或上述图件的电子版),向馆藏机构汇交;②开展岩心扫描技术研究,开发经济、实用、便携的岩心扫描分析仪器,对钻探岩心进行现场扫描分析,获取岩心图像、元素浓度分布、矿物分布及结构构造数据等多种关键数据,并向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汇交。
2024-10-2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