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篇,具有轻盈灵动、淡远潇洒的特点。如果按照传统的古文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进行字词的疏导和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那就过于实了,势必会破坏这一精品的文味。因为,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语文教学的艺术性,都要求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必然要与语文教学的内容协调合拍。 我们不难发现,《归去来兮辞》流露出的旷而且真的情感与学生纯真的赤子之心相吻合,文章的形神兼备、文道统一决定了它是一篇耐读的文章。因此,《归去来兮辞》一文的教学,我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读读、品品、想想,走近陶渊明,走进陶渊明。课前,我了解学生的接受心理,熟悉本文丰富的内蕴,课上,我以导读策略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对话,进行有效学习,从而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了解辞赋的有关知识(知识目标),把脉陶渊明的情感之流(情感目标),内化诗人伟大的人格魅力(人文目标)。最终,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达成语文教学的远期目标:循序渐进、连续不断地进行学生心理图式的再建构。 首先,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切入口,来穿入诵读这一条主线。这个口子就是标题《归去来兮辞》。“辞”告诉了我们文体,体现出文章外在的音乐美建筑美;“归去来兮”揭示了文章主旨,流露出文章内在的情感美和意境美。所以,课堂教学中,先读懂、读好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然后,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部曲来实施导读策略。 一、轻声读,读出辞的艺术特点——音乐美、建筑美 一上课,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题,问他们该怎么停顿,学生短暂诵读后,师生达成一致,应该这样读“归去来兮/辞”,因为,辞是一种文体,我顺势介绍辞的相关知识: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 接着,我请学生自由地轻声地读作品,要求能读出辞的美感,读的过程中,找找辞有哪些特点,可随时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并加以整理。过了一会儿,有的学生开始讨论了,有的学生还在有滋有味地诵读。我不干涉他们,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品读和讨论。 在学生轻声读、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我请学生将小组发现在全班交流,并举出例子。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马上有人提出异议“全文以六字句为主”,经过讨论,意见趋于一致,即“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我也发表了意见,“这就是辞的特点之一,整齐中富有变化”,然后我让学生再次轻声诵读细细体会。又有同学指出“文章好用兮字”,我接着问兮是什么意思,他回答“就是啊”,我让他随意挑选,选出他喜欢的有“兮”的句子翻译,他很高兴地翻译了,而且“啊”字读得特别响亮,自然而然地师生得出结论:“辞是诗歌,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文体,所以读的时候可稍稍拖长声调,稍作夸张”,接着,我又一次让学生轻声诵读,慢慢体会。过了一会儿,有同学指出,许多句子的第四字或第五字都有虚词,如“寓形宇内复几时”,“实迷途其未远”等等,我马上问道:“这些句子该怎么停顿,请同学们试着读读”,听取读书声一片后,师生达成共识,应该读成三拍子,即“实/迷途其/未远”,“寓形/宇内/复几时”。接着,我请学生找出其他的句子来读,看看是否这样。于是归纳出辞的另一个特点:“每句三拍,即使是七字句,也可作六字句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有些同学则发现了辞的押韵,如第一段的韵脚“归”“非”“悲”“追”等,使作品读上去特别有韵味。还有同学注意到了辞的又一个特点:“四句一小节,每一小节表达一相对完整的意思,所以文章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学生边交流,我边板书学生研讨的成果——辞的特点。板书之后,我问学生,辞的上述特点,使作品具有了闻一多先生所倡导的诗歌的哪些美?学生齐答“建筑美、音乐美、意境美”。我提醒大家,意境美将在下面重点探讨,而建筑美——句式整齐中有错落,给人视觉美感;音乐美——和谐顺口,音韵铿锵,有悦耳动心的效果。这些在《归去来兮辞》中体现得极为鲜明。 接着,请学生再读作品,还是轻声诵读,要求读读、品品,品出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 二、放声读,读出辞的情感流动——蜿蜒曲折之美 初步了解辞的特点之后,我让学生继续看课题,问“归去来兮”是什么意思?学生答“回来吧”,我追问“为什么回来,从哪儿回来”。沉默半晌后,有同学冒出一句“他厌恶官场生活”,我请他站起来说,说得具体些,他接着说:“好象是有一官员下来巡视,陶渊明按惯例要出迎,他不愿意,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就辞职下田了。”说得其他同学都笑了,我肯定这位同学知识面之广,然后补充了陶渊明的序加以印证。“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亲故多劝余为长吏……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自免去职……” 我继续引导,“从这则材料可看出,本辞作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作品,前面我们也已了解辞是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文体,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志或情呢?从哪些词句中可看出?”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说这是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归隐的决心。说这些情感奠定了全辞的基调。从“迷途”“昨非”“以心为形役”,“悟以往之不谏”等词句均可看出。我接着问:“那么,这种情感在文脉中是如何流动的,又有何变化曲折?” 一段时间沉默,看来,学生都在读书思考。我继续引导,我请学生找出文章的叙事线索。学生很快找出: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如何度过余生,而且学生发现在各个部分,作者的情感是有所变化的,而且侧重点不同。 于是我请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放声读,读出味道,读出变化,要让同桌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你的语气和想要表达的情感,一遍不行,读两遍三遍。”学生在一段时间自由读后,纷纷站起来放声读,有读“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说想要表达一种自责之情,有读“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我请了几位学生都来读这几句,细细品味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诵读时有何不同,同学们读后都说节奏短促、紧凑凝练。我就问“那么,这儿陶渊明为什么要用四字句呢?”学生经过思考,马上明白了,是望见家门,欣喜若狂之情。我请学生再次放声读四字句。还有同学读“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说表达的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我在学生放声读的过程中,不断启发引导,同时穿插我的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感受到了作品丰盈的情感之流的蜿蜒曲折,波澜起伏,并为他欢喜为他忧。师生读读、品品、再读读的过程,也就是师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和师生情感的共鸣洗礼升华的过程。最终,水到渠成地引出陶渊明的情感之流:自责自悔(自责→自恕自慰)→自安自乐(途中:轻松渴望→望见家门:欣喜若狂→家中:差足自慰→室中之乐→园中之乐→出游:重申归田之志)→乐天安命。 师生把握住陶渊明情感的脉动之后,我大声地范读整篇作品,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出文章的起承转合和波澜起伏。然后全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 三、放松读,读出个性化的体悟想象——“得意忘形”之美 在感受了辞的丰盈的情感后,我请学生读楚辞《涉江》,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小组进行讨论。学生讨论后发现:屈原的楚辞带有强烈的怨愤悲伤情绪,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则不一样,它更像徐志摩的《我是一片云》、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等现代诗歌,淡而有味,具有淡远潇洒、轻盈灵动的风格。文中能找到很多体现这种风格的词句,如只说自己“惆怅而独悲”,不涉及官场的黑暗;只说“不谏”和“昨非”,不谈以往的居官求禄;只说“息交以绝游”,而不追究达官贵人的势利腐朽。文如其人,我们似乎触摸到了他的心跳,触摸到了他“旷而且真”的性情,宽广洒脱的胸怀,触摸到了他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人格魅力。 然后我又补充了陶渊明的一些助读材料,如沈约的《宋书·陶潜传》,萧统的《陶渊明集序》,胡仔《笤溪渔饮丛话》,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二)》,陶渊明的《移居》二首,陶渊明的《读》等等,让他们自由选读。再请学生回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进行综合阅读。 综合阅读时,我请学生理性思索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然后,把自己想象成陶渊明,联系陶渊明的事例和他人的评价,放松形骸,轻轻松松读,读出个人的想象体悟,读出你心目中的陶渊明,可闲适,可理想,可乐天安命,可忧国忧民,可加以手势,可加以表演,可配乐,可穿插台词,最终能“得意而忘形”。因为时间关系,我还是请学生课后分小组读,下次课上汇报表演。课后同时完成小作文《我心目中的陶渊明》,加深理解。 这是一较高层次的阅读,在表演课上,有些同学真的进入了“无我之境”,将几千年前的古人内心世界如同画卷般徐徐展开,观者无不为之动容。通过这种阅读,学生不仅汲取了人文素养,而且找到了文化的根。最重要的是,按照接受美学的理论,它高扬了“学生”这面大旗,让学生试着去填补“空白”,进行再造和虚构,从这个意义来讲,学生也是创作者。 导读策略的三部曲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梯度和层次,将教学目标分解成几个子目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而使教学目标的达成更为有效。更主要的是,它使语文教学诵读的要求真正落到了实处,学生、文本、教师三者的关系更为科学,要求师生能根据文本内容灵活选择教学策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求知、动情、顿悟的主体。 单位:江苏无锡师范洛社校区 《归去来兮辞》的导读策略 孙伟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