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藏(田)的封盖与保存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含煤盆地的含煤岩系中煤层的上、下部一般都有较明显的顶板和底板,与煤层共生组合成一套含煤岩系。形成煤层底板的岩层一般是沼泽相粘土岩、泥质岩和粉砂岩,这种沉积相明显的反映出沉积有机物原地堆积的特点,当然也常有作为异地堆积的粗屑岩的存在。煤层的顶板岩性较为多样,湖泊相沉积多为泥质岩、粉砂岩、细碎屑岩,有些也有粗碎屑岩出现,当为浅海相沉积时出现石灰岩、泥质岩,有些也有潟湖相、滨海—海湾相的特征膏岩类。煤层顶、底板岩层与煤层相接并不一定有明显的界限,有时呈过渡型。同一含煤盆地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往往出现多旋回煤系地层,由于沉积盆地沉降中心的变迁,煤系地层在含煤盆地中空间展布上出现交错叠置,致使同一含煤盆地不同部位纵向上、横向上形成的煤系地层岩系组合各异。
油气地质学认为粗碎屑岩类孔隙空间发育,渗滤通道较好,是良好的储集岩层,而蒸发岩或泥质岩类(泥页岩、粘土岩)孔隙空间不很发育,渗滤通道较差,可以作为油气圈闭的封盖层。煤层的底板常是粘土岩类,所以可以成为煤层气储层的封堵层。煤层的顶板并不一定都是可以作封堵层的粘土岩,但是在一个含煤盆地中某一成煤时期,生成的煤系地层往往是一套成煤组合岩系,在多层煤系地层中也往往有多层粘土岩系,因而在一套成煤岩系中往往具有较好的封盖泥质岩层组合。同时,在构造条件较稳定,沉积环境较良好的含煤沉积盆地,往往具有形成泥页岩区域性盖层的条件。
粗碎屑岩因其良好的孔渗条件不能作为油气的封盖层,而致密且具塑性的蒸发岩被认定为良好的封盖层。泥质岩类(泥页岩)对油气的封盖条件是通过人们的实践被证实的。泥质岩类从表面上观察是均质、致密和不渗透的岩石,但其显微结构是相当复杂的,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顺层面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带有网状不规则的孔隙及形状各异的颗粒,垂直层面观察可见矿物颗粒呈定向排列,重叠组合片状结构,不见孔隙而多见微裂隙。在X射线照片观察,可见厚度不均的细密岩石带,和具层面纹泥、裂隙、有机质,呈多层纹泥交替,泥质岩是具有明显各向异性的非均质体。其孔隙空间主要沿层理面分布,由极不规则的孔隙、裂隙和层理面组成的三维空间系统。顺层理方向孔渗条件较垂直层理方向孔渗条件要好,因此油气垂直层理的渗透能力较差。造成泥质岩类孔隙、裂隙空间减少和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岩层沉降压实作用的结果。通过测量分析,2000 m深的页岩孔隙直径为50~100Å,4500 m深的孔隙直径为8~16Å。已有资料证实,页岩最小孔隙直径中值约为10~30Å,这些微小孔隙空间约占页岩孔隙体积的70%~90%。
在相同重量或同等体积的岩石中,组成的颗粒越大比表面积越小,颗粒越小比表面积越大,随着沉积层埋深加大沉积颗粒随之加大,比表面积也随之减小。相对比较,泥质岩的比表面积比粗碎屑岩的比表面积要大得多。在相同压实条件下,泥质岩的孔隙结构越复杂,其比表面积也越大,由此流体在孔隙裂隙中更不容易流动。这是因为比表面积越大,矿物颗粒与流体的接触面越大,由于分子间的强静电吸引力,使带极性的水分子比非极性的烃分子更容易吸附在矿物颗粒之上。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被吸附而不易流动的水,紧紧吸附在颗粒的表面,称之为结构水。当温度、压力增加时,结构水变为自由的孔隙水,微细孔隙空间被水所占据,对烃类物质的运移起了阻碍作用。由此可见,泥质岩的绝大部分空间极为细小,比表面积大,矿物颗粒吸附力强,使得孔隙中流体运移困难,甚至不能流动,由于孔隙空间的结构水或自由水的存在,使烃类物质运移形成毛细管阻力,造成油气初次运移的困难。经测定构成石油的正构烷烃、环己烷、杂环的分子有效直径在4.8~10Å人工至30Å之间,沥青质达到50~100Å,由于泥质岩类的喉道细小和孔隙水造成的毛细管阻力,难以使这些分子通过。甲烷(CH4)的有效直径是3.8Å,其分子直径小于其它烃类,显然其通过孔隙喉道能力要比其它烃类强,但石油中其它烃类的分子量和极性要比天然气大得多,因而对岩石的颗粒远比CH4等轻烃的吸附力强(亲油),由此使孔隙喉道变小,而使CH4等轻烃类分子不易通过。
煤层中的CH4虽然有相当多的量是溶解或游离状态,但处于吸附状态的CH4量要更多,只有在较强的压降条件产生时,有一个良好的CH4运移通道,使溶解、游离状态的CH4大量逸散,才能打破原有的平衡,吸附状态的CH4解吸变为溶解或游离状态。正由于煤层中的CH4在煤层中吸附的特点,一般具有泥质岩类封盖条件下,在CH4的运移、扩散极其微弱、缓慢的情况下,能够使吸附的CH4不被解吸。这是煤层气能够较大面积成藏(田)的基本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