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这座城市怎么样?
更让我想象不出,长安的月该是怎样的荒凉。我想知道诗词里千百年传诵的那个长安,与现实里的西安,有多契合,或有多不同。简单做了一下攻略,傻乎乎买了一张硬座,颠簸24小时,到达西安,我想象中的北方。那是2012年的夏天,炎热干燥。而在西安的七天,成了我行走路上极难忘怀的记忆。
第一次住青旅。不是热闹的湘子门也不是有历史的书院,就在碑林旁边城墙脚下的杰诺汉庭。这是一间安静到有点阴森的青旅,却极具特色。后来去大雁塔的汉唐青旅住了一晚上,又回了这里。我喜欢安静。
记得一晚月很圆很亮,出门散步,走在空无一人的碑林街上,仿古建筑红灯笼,犹如穿越一般。我仰头看着这一轮圆月,心里默念,看,这就是[秦时明月]啊。似是圆梦一般,心情飞扬而激荡。
还在青旅认识了至今一直保持联系的好朋友。离别前的一晚上,三个女生一个男生聊天聊到睡不着,干脆半夜两点跑到城墙根下,无节操地摆姿势狂拍照。夜蒲经过的外国人经过时吹口哨说you are so beautiful。我们的不远处就是睡在墙脚的流浪汉。听大叔说,到了早上还有人在城墙根下吼秦腔。
西安一夜,记录了我青春不需任何理由的快乐和疯狂。
城墙,是绕不开的情结。一出火车站就能看到城墙的西安,只能用气派形容。而那次住在城墙内,多次来回走过城门,灰色的古朴的厚重的,似乎传来隐秘的回响,总不敢相信它已过了千年。而真正登上城墙那时候,是黄昏到夜色降临。独自在城墙上走了好远又折返,城墙上大风猎猎,地面就是千百年前的石砖,望下去就是长长的大街,乐声回荡而夕阳坠落。很孤独,很开心。那是种莫名豪迈与莫名悲壮交织的思绪。
而兵马俑的壮观大雁塔夜晚的音乐喷泉博物馆的丰厚还有碑林无与伦比让我心折的魅力,都是我眼里最美的西安。它有它该有的沉稳,厚重和气度,即使不复秦时霸气盛唐风流,它安静的时候,都让我惊艳,惊叹。走在大街上,似乎随时能闻到那些在空气中飘散,流传了一代又一代的久远故事,而它处处可见现代与古典交织的独特气质,总让人恍惚有魔幻现实主义的气息。
至于那些为了赚取门票游人如织的景点,我几乎没去。因为我觉得,西安真正的美和传奇,在街头巷尾,也在那些小吃里。
西安是小吃之城。作为一名伪吃货,关于吃我太多的第一次都献给了西安。
第一次吃肉夹馍。我在西安七天,吃了八个肉夹馍。虽然几乎没有全部吃完过,因为实在太大了。但精品,经典,纯瘦,肥瘦,子午路秦记还是路边摊,我都试过。在我心里,这是一个神奇的食物。
不知道为什麽,我对“肉夹馍”这三个字,有着莫名的喜爱甚至是热爱。拿着一个热乎乎又看到夹着全是肉的馍,就想到那句话“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每咬下一口的滋味,幸福感瞬间爆表。它们简直是天生一对,最佳拍档。后来最爱菜单里还加了个玫瑰菜夹馍,也是意想不到的好吃。
第一次吃辣。从小吃不了辣,而且一吃就会上火爆痘痘喉咙痛无可避免。可都说西安是小吃胜地,回民街声名远播,走在回民街上抵不住诱惑,看着那些几乎全都上了辣椒的烤肉面筋泡馍,浓烟与香味扑面袭来,极度好奇与想挑战自己的作死心态,我全试了一遍。然后,边吃边流泪。太!辣!了!这个时候,酸梅汤简直就是生命救星。
第一次掰馍。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活。要耐心要有技巧还要有时间。我很认真地掰过一次。最主要是是,从这个吃法里,我还能感受到西安人生活节奏之从容。倘若我继续修炼,或许还可以感受到掰馍时蕴藏着的他所说的,生命哲学。
这是我印象中西安的另一面,一座让我感觉到幸福,也到处弥漫着胡椒粉和辛辣味的城市。它的气味,总让我想起《香料共和国》里的伊斯坦堡,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堡,那里有帝国的昔日荣光与骄傲,也有没落衰颓的哀愁,也有诸多加了香料与味道的爱恨情仇。
那时关于西安,还很想去的两个地方是终南山,华山。我都没去。当做个念想,为了下次还有前往的动力。若旅行故事在我踏上回广州的时候,就此停止,那么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或许也仅仅停在了记忆深刻上面。毕竟它不是我熟悉的地方,也没有我熟悉的人。
要命的是,后来我喜欢上了一个人。一位西安男生。从他一篇写关于台北的文章开始。(嘘不要说出去~)
这件事至今是我生命十大未解之谜,或许永远无解。或许到最后我只能解释为,这是出于对肉夹馍的念念不忘。
后来的后来,第一次见他,也是再次见到西安。与西安缘分未尽,而其过程之坎坷曲折离奇暂且不表。拜科技发达交通便利所赐,只八个小时的时间,我已跋涉了两千多公里。从潮湿阴冷的南方北上,直到一路上看到的白茫茫的延绵的覆盖土地和屋顶的雪,让我这个土南方人觉得世界美好到不可思议。而一踏下列车,西安的温度时刻提醒着我,这里是北方。这是真正的冬天。
似乎是为了迎接我或者蛊惑我,不早不晚,到达的那天西安飘起了雪。原来再小的雪花也有精致的形状,原来雪是横着下的,原来踩在雪上真的有吱吱的声音。夜色下落在肩头和发上的雪,在昏黄的灯下飘飞的雪,还有早上一起来,树上、鼓楼、钟楼还有那些飞檐翘角的建筑上积着的雪,它们那样相得益彰,在我记忆里闪闪发亮。街上铺了一层白,行人手缩在大衣里,低着头从我身旁走过面无表情,早餐店有热气腾腾的馍和汤还有排着的长队。
这是我眼里最美的西安,和冬天。
而在那里的六天,携手并肩走过大街坐上地铁,看到它的繁华与拥挤,尝过它的辛辣与温暖,还呼吸着无处不在的雾霾虽然毫无感觉。我想,这座城市带给我的,已不仅是行过时的匆匆一瞥。而我也发现,不管是哪座城市,真正使你恋上的原因,一定是因为那里的某个人,某件事。
西安距离广州有两千多公里,遥远到所有的思念与语言都苍白无力,遥远到或许我再也不会和它生出牵绊。它和我生活的地方那样不同,却也让我那样喜爱。我知道,西安终将会成为我生命里一种挥之不去的想念,和情怀。
因为这是他爱着的土地,也是我爱着的。我爱那间24小时的星巴克,爱夜里人声喧哗的回民街,爱城墙上久积不化的雪,爱曲江公园的静谧夜色与灯光,爱兴善寺给人的肃穆庄严。也顺便爱了它只用六块钱起步价的出租车。
王小波有句话被人反复念叨:「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许多人都记住了这句,但是却忘了后半句:「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在长安城里。」
长安城应当是诗意的。我见过太多描写长安的诗,文章与小说。我从高中的时候开始爱上写作,写过很多东西,然而最唯一不敢写的,是西安。为什么,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或者,我觉得它太沉重了。
之所以有这个感觉,原因很简单。我们家的窗户望出去,就是西安城墙。我家住的地方,离城墙不过几十米的距离。这城墙,从我小的时候天天就在城墙边上散步,每天穿梭于城门洞之间,而我一想它已屹立几百年,就热血澎湃。
我上学时每天必走的朱雀大街,据说唐朝时期有150多米宽,也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之一。每天走在这条大街上,我总有种走在历史中的感觉。尽管这条街上,除了兴善寺,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和历史有关。
我背古诗时,总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那些盛唐时诗人所描写的地点,比如虾蟆陵,比如马嵬坡,比如曲江。这让我对于古诗总有一种别样的情怀,我想,这也是其他城市所无法体会到的。
又或者是,我喜爱西安这四四方方的大街,走在哪里都能认得清方向。很少会迷路。第一次去南昌时,我看着南昌那奇奇怪怪斜来直去的路,我才意识到,不是每一个城市,都像我的家乡一样四四方方。
毕竟我的家乡,我一眼就能认出每个地方。
还有我给别人介绍西安的风水时,总喜欢说这里南依秦岭,北傍渭水。乃真正依山傍水之地。
或者,是这里那出了名的小吃:如果我来你的城市旅行,有哪些美食是不可错过的?
可我还是会经常骂骂西安,我还是讨厌这里的很多东西。比如我讨厌它的贼太多,我讨厌它雾霾太重,我讨厌服务员各个都像个大爷一样,我讨厌这里的公交车不把人放在眼里,我讨厌这里的人思想保守落后。
对,这些都是我讨厌的。我也想过离开,我也知道大学毕业之后,我很可能不会留在这里,以后回来,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可毕竟这里是我的家。
帕慕克讲纪德之所以会爱上伊斯坦布尔,原因很简单。那里不是自己的家乡而已,于是对于伊斯坦布尔街头的牛粪,对于那里的破败,他都能接受。因为对于纪德,永远都有一座巴黎在等着他。
对于何伟来说,也是一样。何伟将一座重庆的江边小城,描写的如梦如幻,写的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发了疯的想去涪陵。因为在何伟笔下,那里太美了。何伟的爱好像也是我的爱。对于那样一个落后的小城,何伟全然不顾他的任何缺点。因为那里不是何伟的归宿。
然而西安却是我的归宿,所以我注定要接受他的缺点。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难接受别人对于西安的批评。比如经常看到外地的同学,在各种社交网络上吐槽这里。那时我想过,这座城就是这个样子,也是你们自己选择了来这里。既来之,则安之,为什么无法安定下来。
然而我也看到了那些同学,一面吐槽着这里的脏乱差,一面称赞着我所推荐的那些小吃的美味。或者说,越久,越爱。
更有我的一个同学,大一时学了医,天天在社交网络上吐槽西安的各种烂,对比杭州的各种好。然后到了十二月份,实在忍受不了解剖,或者是忍受不了西安。然后退学回去愤愤的重新高考。
我本来以为她忍受不了这里,回去高考之后,这辈子都不会和西安有任何瓜葛,然而没想到。第二年九月份开学的时候。我又看到了她,这时她已经成了我的学妹,换了一个专业,成了我的直系学妹。
我本来很想问问她,你这么讨厌这里,为什么还回来。后来我还是忍住了。尽管她依旧在各种社交网络上吐槽这里,肆意谩骂。不过我想,这里应该是有能吸引她过来的东西。或者是,这座城市本身。
后来我想明白了,其实我不是讨厌他们的评价,我更讨厌的,可能是这座城市本身不令人满意的地方。正是因为它是我的家乡。我见到它不好,只想让它变得更好,而不是外地人一样,骂两句,就可以走。我也就学会了自己和他们一起吐槽这里,一起自嘲。然而尽管这样,从内心底里来说,我还是希望它越来越好。
如果你问我西安的优点,我可以给你说100个都不止。你问我缺点,我也可以告诉你100个都不止。因为我对这里太熟悉了。所以我也注定没办法客观的评价这里。我去过中国很多的城市,从一线到五线都有。爱上了两个,一个是泉州,只在那里待了一夜,无法忘怀。另一个是台北,我在那里生活了半年,至今思念。
有时候,爱上一座城市,或者憎恨一座城市,是并不需要理由的。我也没办法想像如果我不是一个西安人,我对这里还会怀有怎样的情感。啰嗦二句,一年前写下这个答案时,「情怀」二字尚是褒义。然而一年过去了,「情怀」一词早已被罗永浩用烂。并且变成了仅仅价值一千零二十块一斤的情怀。可西安城还是一种情怀,一种无法抹去的情怀。如果说情怀不成,那不如说诗意好了。长安城应当是诗意的。这是王小波说的。然而长安城却不单单是王小波的长安城。诗意也不仅仅是王小波一人的诗意。走在今日的大雁塔广场上,每隔十米左右的一个正四方灯柱上,四面都会刻满各种各样描写大雁塔、曲江与南湖的诗句来。而雁塔、曲江与南湖。却仅仅是长安城的一角而已。不必描写太多,提到长安城三个字。就已经有着一股诗意了。
然而,无法言说的是,诗意的是长安城,那个诗一般的长安城,仅仅存在在梦幻之中。也许长安只是漂浮在西安城上空的一个幽灵罢了。西安人总是讲「梦回大唐」。长安城也只有在梦中才会存在。现实的,是如今的西安城。长安城,只是西安人给自己筑的一个梦而已。然而,梦也好,现实也罢。即便长安和西安存在在两个时空中。不得不承认的,却是现实与梦共同的组建成了如今的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