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清朝晚期的时候中国内忧外患,各种不平等条约,外国列强都在争夺分食中国这块肥肉,内部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再到辛亥革命,局势动荡,晚清虽是风雨飘摇,但晚清中也有很多出名的大臣,比如:左宗棠、林则徐、张之洞、李鸿章等,那么张之洞和李鸿章谁的贡献更大一点呢?
答案是李鸿章对于晚清贡献大,张之洞和李鸿章都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是一个实业家,他在教育方面创办了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江大学前身),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他创办了有名的汉阳铁厂,就是后来被熟知的汉阳造,一直到1944年停办,大约造了一百万把汉阳步枪,是近现代中国自主造枪最多的。这样看来张之洞对于中国近代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而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局的快利步枪,李鸿章经营的北洋海军,购买外国战舰,花费千万两白银,李鸿章也是肯干实业,但李鸿章总是避战赔款,后人看来李鸿章就是卖国贼,熟不知,李鸿章只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他必须得去维护清朝,清朝就像一个破旧的自行车,稍微有点动静就会散架,怎么去跟外国人斗争,李鸿章是以退为进,稳住列强,然后发展,只不过事与愿违,清朝没能像日本的明治维新那样,一次次的改革都失败了。
如果是对于晚清来说,李鸿章贡献比张之洞大,因为李鸿章的所作所为,都在给清朝续命,委曲求全,但是站在后代角度,张之洞实业救国,更是一个长远之计,对于后代影响更大,清朝的割地赔款,国力衰弱怨不到一个李鸿章头上,即使清朝之后励精图治,也不是一个张之洞的功劳。
张之洞
中法战争,启用老将冯子材,击败法军,3月23日于镇南关大捷。24日法军反攻,战斗两日再败于冯子材。26日清军克问文渊城,28日克驱驴,29日克谅山(谅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消息传至法国,议会震惊),31日克观音桥,4月2日欲攻河内,4日李鸿章求和,慈禧令撤军。被视作晚期与西方国家作战的唯一一次胜利。
建新式学堂与新式书院(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前身),涵盖文武农等方面。建现代化钢铁厂(一度是亚洲最大),建兵工厂(汉阳造),铁路局,银行,织布局等轻重工业企业。
剿革命党。讽刺的是被认为为辛亥革命提供了基础。
清廉。殁后家无一钱,惟图书数万卷而已。经常向富豪募款来支持办企业,人送外号”财屠“。
李鸿章
建立淮军,与曾、左灭太平天国。与左灭捻军。
洋务运动,建江南制造总局(由曾国藩规划,曾、左、张、李都担任过督办,李时间最长)。制造枪械炮船成本高、产量低且质量极差。造一艘船的钱可以买质量更好的两艘。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介绍西方的书籍质量胜于同时代其他译著。
甲午战争,陆战用叶志超(贪生怕死,其后平壤之战战败逃安州为朝鲜所不齿,安州地势极佳,弃守安州,又弃定州,逃回国内)。海战用丁汝昌(刘步蟾认为其缺乏海军经验,故不服其管理。最后弹尽粮绝,自杀殉国)。两人都属于李的淮军派系。
外交条约,不平等条约不应该完全由李鸿章来负责任,但是不平等条约也绝不会使李鸿章加分。李鸿章的外交能力应该是一个存在的东西,百分制来说有个8分吧,目前被吹的实在太过了。
其他:李鸿章死后家中约有4000万白银,257万亩田;为对付左宗棠,李鸿章曾经令友濂拖欠胡雪岩钱款,导致胡雪岩最终破产;中法战争从头至尾,李鸿章皆负有一定责任;俾斯麦瞧不上李鸿章。
总结:张之洞一生廉洁、推进了现代化。敢于用不同派系的人才。主政山西时整顿吏治,罢贪官。主政湖北期间,湖北气象更是为之一新。
拿他们最大的功绩进行比较。到底是为一个封建王朝多续命几年的贡献大呢?还是为天下推进了现代化的贡献大呢?于清朝掌权者来说,李鸿章或许更重要一些。但是对于人民呢?人民会有自己的答案。而历史也终将属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