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聚会时候在酒桌上玩什么游戏喝酒气氛比较嗨
暮春之初,王羲之与友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位全国军政高官,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所谓“流觞曲水”,在当时属于一种高雅的酒令,即选择一处风景优雅的地方,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呤诗作对。
这一次的聚会,被后人引为千古佳话,更是造就了“天下第一行书”的艺术瑰宝《兰亭集序》。
在兰亭集序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古代文人聚会少不了行酒令,酒令是饮酒时助兴取乐的一种游戏。推一人为酒令官,其余人听令轮流说诗词,或者做其它游戏,违令或败者罚饮。
雅士有雅士的玩法,老百姓亦有老百姓的乐趣,酒令从诞生之初到后续的演变发展,并不局限于人群和形式。文人雅士常用对诗或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等,一般百姓则用一些既简单,又不需作任何准备的行令方式。流觞曲水是行酒令,五魁首、八匹马的猜拳也是行酒令。
因此,欢庆、热闹、富有趣味的行酒令,逐渐成为一种娱乐性的民俗文化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酒令的形式朝着大众化、通俗化的方向发展,在如今的酒桌上,常见的饮酒取乐方式变成了掷色子、猜拳、大冒险等,缺乏内涵和创作性,某些不文明的酒桌游戏,甚至成了劝酒、赌酒、逼酒的手段。
相信有很多爱酒的朋友,并不希望酒沦为取乐的工具,俗话说“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喝酒旨在得趣,而不是毫无节制的滥饮,有了酒令,就可以“发乎情,止乎礼”。雅令可以比文才,俗令可以拼运气,文有文的章法、武有武的路数,各自得趣,皆大欢喜。
酒令是中国酒文化中戛戛独造的一朵别有风姿的奇葩,它是劝酒行为的文明化和艺术化。今天,我们将酒令的玩法和古代历史人物融合,雅俗共赏,打造出这一款【其霏 · 酒令桌游】,将它应用于饮酒活动当中,不仅能调节气氛,增添乐趣,还能陶冶情操,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高饮酒的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