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每天给抱窝鸡喂水、喂料1次,饲料用整粒玉米或小麦,适当喂些青料。有些抱窝母鸡不愿离巢,应强制捉出,让其在室外吃食、饮水和排粪,放出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
②孵化期间,第7天和第18天要用照蛋器各照蛋1次,剔除无精蛋和死胚蛋。
③窝中有被粪便污染的种蛋或被踩破的种蛋,应立即取出,将被污染的种蛋洗净后再放回。
④雏鸡出壳后,应及时捡出蛋壳,出壳完毕清理抱窝,让母鸡和雏鸡下地饮承和采食。
扩展资料:
鸡的习性
1、鸡易受惊,抗敌害能力差:鸡舍内外的突然异声或鸡舍的猫、鼠、蛇等物,极易引起鸡群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鸡的生产性能,所以要保持安静的饲养环境。
2、鸡只有日龄性换羽而没有季节性换羽:雏鸡从长绒毛到长扇羽后,仅在开产前有零星脱羽象征开产外,当年鸡不再换羽,鸡跨年度后要换羽。鸡自然换羽休蛋期在80~100天。人们应在自然换羽期间对鸡进行强制换羽以缩短休蛋期。
3、小鸡怕冷,成鸡怕热:孵化出壳雏鸡的保温能力弱,而雏鸡正常体温又比成鸡体温低3℃,因此,低温期雏鸡易“打堆”取暖,所以必须做好育雏保温工作。
随着日龄的增加,体温日趋稳定而全身密披羽毛又无汗腺,故成年鸡怕热,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也由于鸡正常体温比猪、牛等高,所以它们之间的病不易互相传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鸡
在窝旁边放足量的玉米粒。(此种食物可提供很高的热量,容易采食,消化慢,支撑孵化的时间长);放足够的水,水槽要稍重,不要被轻易碰翻。母鸡饿时会自行出来采食饮水,不用可以抓出来喂,影响孵蛋情绪。
小鸡出壳后可以用较沉、矮、口大的食盘放入小米或饲料,母鸡会引导小鸡进食,2天后,母鸡就带小鸡到处觅食了,只提供食物即可,人工不用过多参与。
.雏鸡的饲养:饲养雏鸡,首先应过好开食关与初饮关。雏鸡的消化器官一般在孵化出后36小时方具有完备的消化功能,过早开食有害消化器官的发育。过晚开食又会消耗雏鸡的体力,使之变得虚弱,因此,过早、过晚开食均能影响草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能力。一般开食的时间大多在出壳后一天到一天半。同时最好将强弱雏鸡分开,分批开食为好。开食的饲料要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啄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碎米。干喂或事先泡过的均可。经一到三天后改喂配合饲料,也可以开始就用配合饲料。对配合饲料的要求是:品质好,原料的种类多,适口性强。易消化,易吸收,含纤维较多的麸皮用量不能太多,另外在日粮中还要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喂食时间不要轻易变动。喂干粉料时,第一天喂三次,以后每天喂五次,另外室内要注意增加光照。
给雏鸡适时的饮水也很重要,初生雏鸡体内含水份约75%。水对调节体温、运输营养和排泄废物都有重要作用。适时饮水不仅能提高雏鸡的食欲,帮助饲料的消化与吸收。还能借助饮水喂下预防疾病的药物。初饮的时间,可在开食之前,也可与开食同时进行。但开始饮水之后就不能断水,饮用水必须清洁,水温应在16-20摄氏度。
二.雏鸡的管理:管理是养好雏鸡的重要因素,雏鸡所需要的管理条件有温度、湿度、新鲜空气、密度、光照等。
1、 温度:初生雏鸡体温比成年鸡略低,2、4日龄后才逐渐升高,3、10日龄达到成年鸡体温,同时初生雏鸡绒毛短而稀,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因此对雏鸡要给予合适的温度,一般第一周温度较高, 约33摄氏度左右,以后随着雏鸡的不断长大,每周温度逐渐下降,4周以后温度控制在21摄氏度左右,育雏期中, 温度的合适与否,除用温度计测定温度外,还要根据雏鸡的采食、饮水、叫声和粪便等情况来判断。如温度适宜,2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饮水适度,粪便正常,羽毛生长好而有光泽,体重增长正常。如果温度过低,雏鸡密集并尽量靠近热源,拥挤打堆,发出尖叫声,食欲减退、精神差。温度过高,则雏鸡远离热源,匍伏地面,两翅展开,3伸颈张口喘气,大量饮水, 食欲费绝。在整个育雏期间,必须给鸡创造一个平稳合适的温度环境。切记温度忽高忽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湿度:正常育雏室的相对湿度是:1-10日龄要稍高约为60-70% 。10日龄以后,由于呼吸量与排粪量的增加,相对湿度要降低到50-49、 60%。
3、新鲜空气:幼雏机体虽小,但生长发育迅速, 代谢旺盛,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粪便及污染的垫料散发出的有害气体较多,使空气污浊。如不及时排出,对雏鸡生长发育不利,因此要保持雏鸡舍有新鲜空气,注意定期进行通风换气。
4、密度:饲养密度要根据鸡舍构造、通风及饲养条件等具体情况而灵活掌握,如密度过大,鸡群拥挤,吃食不6均,易造成雏鸡生长缓慢,发育不整齐,感染疾病,死亡率增高等。
5、光照:光照对雏鸡的采食、饮水、运动、健康有重要的作用。出壳的头三天,正常采用24小时光照, 使用的灯泡不要大于60W,要防止照度分布不均。
6、严格做好卫生和防疫工作,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按时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并做好相应的登记记录。
总之,做好雏鸡的饲养和管理是养好家禽的重要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在以后的饲养过程中不出问题。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不要有别的东西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