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最后一句算不算病句?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最后一句话并不是病句,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鲁迅所处的年代,白话文写作尚在探索阶段,语法体系并未完全健全;(二)鲁迅或许是有意为之,这种“语病”式的表达能恰如其分的表达出对孔乙己矛盾的处境;(三)鲁迅是白话文写作的探索者,很多时候在追求陌生化的表达。
写作的年代白话文语法体系尚未健全白话文运动兴起于五四时期,投身于新文化运动的作家们开始用白话文进行创作,鲁迅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写于1918年的《狂人日记》宣告白话文小说的诞生,《孔乙己》则是发表于1919年。彼时白话文写作尚处在摸索阶段,此时鲁迅的语言虽然平白如话,但和现在的白话相比,很多字词的用法稍显晦涩。
《孔乙己》最后那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在语法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诞生的,带着明显的早期白话文的痕迹,不能以现在的标准去判定是否是语病。
语法或有问题但逻辑自洽“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鲁迅对孔乙己最后结局的交代,“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但这恰如其分的表达出了孔乙己尴尬的处境。“大约”死了说的通,因为没有人亲眼看到孔乙己的尸首;“的确”死了也说的通,因为没死嗜酒如命的他怎么不来喝酒?从这个角度出来,这句话的表达相当精妙。
鲁迅在追求陌生化的表达鲁迅是白话文运动的悍将,更是白话文写作的探索者,很多时候他都喜欢陌生化的表达,尝试白话文的各种可能,除了《孔乙己》的最后一句外,《野草》中的那句:“我家门口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同样影响深远,这种新奇的表达或许是鲁迅这一级别作家的专属吧。
个人认为不算病句,鲁迅的《孔乙己》最后一句话是:“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和的确两个词看起来确实矛盾,但是鲁迅先生这句话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可能就不是病句,‘大约’是对孔乙己生活现状的推测,而‘的确’则是对当时社会会导致像孔乙己这样的人死亡的一个肯定,所以这两个词字面上虽然矛盾,但这两个词所蕴含的意思并不矛盾,下面就来具体聊一聊这句话的含义。
一、结合小说语境和时代背景的话,这句话并不是病句。首先,鲁迅先生对孔乙己这个人是非常同情的,对于他的遭遇感到悲哀,但是对于他安于现状这种生活态度而感到愤怒,在但是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下,读书人若只会读书,而不知如何谋生,那就是一个天大的悲剧,而孔乙己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鲁迅的这句话是对孔乙己和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进行批判,算不上是病句。
二、‘大约’一词是对孔乙己的生活现状进行的一个推断。孔乙己在当时没有生活来源,无论是酒店掌柜和伙计,还是路边的小孩都看不起他,而且他也不思进取,偷东西还被人家打断腿,丧失了自主生活的能力,鲁迅最后一次见他就是这种惨样,所以推出孔乙己大约死掉了。
三、‘的确’一词是对当时孔乙己命运的肯定。孔乙己被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毒害,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像他这样的读书人,想生存下去非常困难,没有过活的营生、能力,却还自恃高傲,好吃懒做,最终必定是走向死亡,所以‘的确’一词是鲁迅对于孔乙己和像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命运的肯定,也是对当代年轻人的一种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