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哪几个国家能造微波武器?
美国、俄罗斯、中国。
1、美国一直在研究利用微波技术摧毁敌方的作战能力,主要进行宽频带、高功率微波武器和窄频带、定向微波武器的研发。1987年,美国国防部把高功率微波武器列为五大关键技术之一。美国的一些重要的发展计划都列入了微波发展项目。
2、俄罗斯于2001年10月在马来西亚Lankagwi国际海洋及航天展期间推出“Ranets-E”武器系统,这是世界第一套公开的微波(射频)武器系统。
该系统可造成来袭战机与导弹的电子设备失效,又称为电子零件的“超级杀手”。这种微波武器系统杀伤距离为1-10千米,其规格为:峰值功率0.1~1GW,脉冲频率为10-100Hz。
3、中国在以激光武器、微波武器为代表的定向能武器和电磁脉冲武器的研制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与航空和军用发动机等方面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不同,中国微波武器让美俄害怕。
种类
1、微波波束武器。这种武器主要是利用定向辐射的高功率微波波束杀伤破坏目标。它能全天候作战,有效距离较远,可同时杀伤几个目标。它还完全有可能与雷达形成一体化系统,集探测、跟踪、杀伤功能于一体。但这种武器研制技术难度较大,不少问题还待解决。
2、微波弹。一般是在炸弹或导弹战斗部上加装电磁脉冲发生器和辐射天线,利用炸药爆炸压缩磁通量的方法产生高功率电磁脉冲,从而在目标的电子线路中产生感应电压与电流,以击穿或烧毁其中的敏感元件。
尤其是当目标的缝隙大于微波的波长时,微波弹爆炸产生的微波脉冲可以从目标缝隙钻进去,令敌方防不胜防。比较成熟的是投掷式微波弹,正在进一步实用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微波武器
美军微波武器
微波武器的攻击比对敌方电子设备的压制来得猛烈得多,后者是由电子战辐射系统实施的。现代电子战系统能覆盖数百公里范围内的敌方电子设备,产生波形干扰使其短期失效。但其功能不如微波武器强悍,微波武器能使敌方电子装备硬件损坏甚至燃烧。微波武器用超高频电磁波发起攻,其定向辐射的电磁波可在几分之一秒内让导体物质上升到极高温度。随着现代微波武器的小型化进步神速,装备在无人机或载人飞机上的微波武器打击的效果更加神出鬼没。
激光武器也是一种微波武器
微波的辐射波长范围为1毫米-1米,频率为0.3GHZ-300GHZ,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当微波能量密度达每平方厘米0.01微瓦至1微瓦时,相关波段雷达可被完全压制。当微波能量密度达每平方厘米10瓦至100瓦时,对应波段的任何电子元件都能被烧毁。微波武器可专治各种武器装备的电子系统,特别是通信枢纽、战斗网络等信息战的关键节点和部位。
微波武器摧毁飞机
大功率微波武器是飞机的克星,其中包含隐形飞机,形象的比喻是用隐形武器打隐形武器。为了达隐身目的,隐形飞机需尽可能提高飞行性能和缩小机体反射表面积,因此使用导电型涂料、电传操纵系统、推力矢量系统等时髦的新技术,机载电子设备在整机价值中的比例高涨。这使得微波武器攻击将成为隐形飞机的克星。隐身飞机采用吸波材料和涂层来吸取大量的雷达波能量,在受微波武器高能电磁波的照射时,不但电子设备会烧毁,而且飞机机体更会因快速吸收微波能量而造成高温。轻则因结构强度削弱而解体,甚至机体会直接熔化。此外,微波武器使用定向攻击方式,不需精确对准,只需大致指向目标即可,功率如此强大的微波雷达在探知隐身飞机的大致位置后,微波武器发起攻击,两者的结合将使隐形飞机无处可逃。美中俄三国的微波武器研制渐入佳境,已成颠覆作战方式的武器。
美军微波武器
在世界大国中以美国对微波武器的研究最久,水平也最高。中国近几年微波武器技术突飞猛进,紧跟美国。俄罗斯的微波武器特点是体积大、功率大、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小型化稍差。美国曾经把微波武器天线和雷达系统天线集成到一起,使之与雷达系统共用一套硬件。当雷达探测和跟踪目标时,可以做雷达扫描锁定。一旦遭受反雷达导弹打击时,瞬时将雷达功率加大,变身为高能微波武器,照射并摧毁反雷达导弹的电路,使其失效坠毁。美军曾用微波武器成功跟踪并击毁了一架配备高速先进小型无人机。这是改变反雷达作战方式的一种尝试,值得警惕并需做应对,以免因进攻手段大面积失效而战败。
F35战机的雷达可以做微波武器
中国大功率微波反导系统取得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系统能用于舰艇防空和反导,据说我国先进055型万吨驱逐舰就前无古人地装上了微波武器阵列,其威力和攻击方式让人眼前一亮,我国055型驱逐舰的微波反导系统能可靠地致残来袭敌机和导弹的电子设备,到高潮处甚至可以烧死敌机飞行员。这说明我国已掌握这项颠覆性技术,并在这种技术基础上探索出多种战术。
055舰两侧有微波武器阵列
俄罗斯的微波武器在2020年的试验中取得了突破,其射程有了很明显的提高。俄罗斯已能确保电磁炮样本的毁伤射程提升到了10公里,此前毁伤射程为1-2公里。俄罗斯的微波武器的研制从2015年起渐入佳境。目前,俄罗斯的微波武器摧毁空中目标的有效射程一般为7-8公里,最远射程为10公里,这也是在美中之后,第三个顺利将微波武器用于近距防空反导的国家。
美国车载捍马微波武器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波长范围在0.01mm-1m之间,频率0.5GHz-100GHz。在空中以光速沿直线传播,在几十公里的距离,瞬时到达,没有时间延迟。
微波武器,也称射频武器。一般由微波发生器、天线、定向微波发射装置、控制系统等组成。微波发生器用于发射微波电磁脉冲,天线将微波波束聚成方向性极强、能量极高的窄波束,定向微波发射装置将电子束的能量或爆炸的化学能量转换为微波能量。
微波武器通常在远距离上对军事目标和武器的光电设备进行干扰,在近距离上实施杀伤有生力量,引爆各种装药或直接摧毁目标。高功率微波武器,指发射功率在100MW以上,它要求体积小,燃料的燃烧效率高,并可重复发射,在瞬间释放出高功率微波能量。对军事目标能形成杀伤作用的微波电磁脉冲的功率密度一般为100W~1MW/m2。微波作为武器使用,要求能在距微波辐射源0.1~1km以外达到这样的功率密度。
微波武器可用于攻击卫星、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飞机、舰艇、坦克、通信系统以及雷达、计算机设备,尤其是指挥通信枢钮、作战联络网等重要的信息战的节点和部位。使目标遭受物理性破坏,并丧失作战效能,其破坏的程度达到不能修复的程序。
根据核爆炸的电磁脉冲效应,对核武器加以改造,使其在爆炸时,将更多的能量转换为微波电磁脉冲,以这样的原理研制的微波武器属于战略微波武器。根据激光效应和带电粒子束效应或利用普通炸药、火箭推进剂、碳氢化合物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化学能转换为脉冲电能,作为电子战压制武器,用于战役纵深内对武器系统电子设备的压制,以这样的原理研制的微波武器属于战术微波武器。机载微波武器可通过微波天线对前方1km处的地面目标进行照射,利用微波电磁脉冲重复发射对付敌方通讯指挥系统。
微波武器与激光、粒子束武器相比,其波束宽得多,作用距离更远,受气候影响更小。而且只需大致指向目标,不必像激光、粒子束武器那样精确跟踪、瞄准目标,便于火力控制,从而使敌方对抗措施更加困难和复杂化。
微波炸弹的作战平台包括火炮、装甲车辆、飞机、导弹和卫星等。微波炸弹的投掷方式分为重复性使用和一次性使用。微波炸弹比常规炸弹和核炸弹的效率高,它是战争的一个革命性变化。
研发背景
微波武器
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研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东西方技术竞赛。
电磁武器 (军队里俗称“E弹”)的概念,最早是在1962年7月8日提出的。也是在那一天,美国进行了当时最高当量,代号为“海星一号”的高空核试验。当天夜里11点零9秒(夏威夷时间),一枚140万吨当量的热核弹头在太平洋中部400千米的高空被引爆。爆炸产生的大量高密度带电粒子沿着地球磁场向外迸发。它们的回旋运动产生了一束微波脉冲,导致测量仪器失准。爆炸所产生的极光带在洋面上空闪烁,照亮了整个夜空。在距离爆点1 300多千米外的檀香山(Honolulu),脉冲不仅导致防盗警报器此起彼伏,路灯也纷纷熄灭,最后连供电线路也跳闸瘫痪了。
1963年8月签订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Partial Test Ban Treaty),禁止进行除地下以外任何地点的核试验。从那时起,再也没有类似“海星一号”那样的核试验了。
但是,当时冷战双方的军事决策层,发现了这次实验中电磁脉冲的破坏潜能,并展开了一场利用这种潜力制造非核武器的竞赛。
研发历史
美国
美国一直在研究利用微波技术摧毁敌方的作战能力,主要进行宽频带、高功率微波武器和窄频带、定向微波武器的研发。1987年,美国国防部把高功率微波武器列为五大关键技术之一。美国的一些重要的发展计划都列入了微波发展项目。美国现已在新墨西哥州的菲力普实验室建立了高能研究和技术设备中心(HERTF),开发研究高功率微波发生器技术。美国在研发各种频率的高功率微波源以及可投射高功率微波天线方面具有重大进展。
根据专家分析估计,实战性微波武器中所需的高功率微波源规格为:频率1GHz以上、功率大于1GW以上。美国军方已提出多项微波武器应用概念,包括信息通信战(Information Warfare,IW)、压制敌方防御(Suppression ofEnemy Air Defence,SEAD),以及自我防卫等
美国不敢让它上战场
报道称,与老一代微波武器相比,美军新近研发成功的新一代微波武器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可以更好的适应炎热的作战环境。尽管这种新一代微波武器目前已经可以迅速大量部署到战场上,但是迫于外界压力,美军还是推迟了这种新型微波武器的实战部署时间。美国国内政治家和军方高层官员担心一旦这种新型微波武器被实际用来打击武装分子或向平民发射“致命的射线”,那么他们将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强烈压力。
非致命武器也可致命
虽然“主动拒止系统”属于非致命武器,但是“主动拒止系统”面临的问题是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保证不致命。人们之所以称为非致命武器是因为它的目的是使敌方人员放弃抵抗,而不是杀死敌方人员。最典型的非致命武器是泰瑟枪,它可以发射一束带电镖箭使人暂时不能动弹。目前泰瑟枪已经被警察大量装备。
一套系统400万美元
在反恐战争中,“主动拒止系统”能够被接受,它可以用来保护重要敏感目标,特别是诸如港口、机场、核电站和公共建筑等那些容易遭受自杀性袭击的目标。“主动拒止系统”有效范围为数百米远,这个距离已经足够阻止闯关的自杀性袭击者。尽管一部“主动拒止系统”的费用为400万美元,但是容易遭受恐怖袭击的海军军港未来将会安装“主动拒止系统”。
好(0)不好(0) “主动拒止系统”是通过在特定频率上发射微波来工作的,它可以使被攻击人员的皮肤有被火灼伤一样的感觉。当受到“主动拒止系统”攻击后,被攻击人员都拼命试图逃离“主动拒止系统”的攻击区域。测试表明,没有人能够忍受超过5秒钟的时间。“主动拒止系统”的研发经历了13年的时间,耗费资金约为1亿美元,目前研发成功的新一代“主动拒止系统”已经成功的解决了老一代“主动拒止系统”上存在的大量技术问题,能够永久性的安装在潜在的不安全地区内。
虽然“主动拒止系统”属于非致命武器,但是“主动拒止系统”面临的问题是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保证不致命。人们之所以称为非致命武器是因为它的目的是使敌方人员放弃抵抗,而不是杀死敌方人员。最典型的非致命武器是泰瑟枪,它可以发射一束带电镖箭使人暂时不能动弹。目前泰瑟枪已经被警察大量装备,它可以使警察更加的轻松的抓捕带武器的嫌犯,之前警察不得不冒着被枪击的危险来进行抓捕。
在反恐战争中,“主动拒止系统”能够被接受,它可以用来保护重要敏感目标,特别是诸如港口、核电站和公共建筑等那些容易遭受自杀性袭击的目标。“主动拒止系统”有效范围为数百米远,这个距离已经足够阻止闯关的自杀性袭击者。尽管一部“主动拒止系统”的费用为400万美元,但是容易遭受恐怖袭击的海军军港未来将会安装“主动拒止系统”。
在2004年,美军曾经考虑于2005年装备“主动拒止系统”,但是由于需要经过多方面的测试,“主动拒止系统”的服役被迫推迟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也使美国有时间研发出第二代“主动拒止系统”。尽管服役时间一再延期,但是目前美军并没有放弃装备“主动拒止系统”的打算。“主动拒止系统”的制造商雷神公司目前已经向警察和一些其它安全组织提供了“主动拒止系统”,不过这些民用的“主动拒止系统”被称为“沉默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