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有什么历史故事吗?
中国的近代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而似乎中国的每一座城市在其发展历程中,都经历了生与死的诀别。战争,让有些城市在历史长河中成为兵家必争、商贾云集之地;也让有些城市尸横遍野,成为鬼魂无处藏身之地。今天要讲的是一座被小日本欺压历史最久的一片地域,而在这片区域中崛起的城市就是今天的吉林长春。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城市,亦是吉林省境内发展最好的一座城市。但在1954年以前,吉林省的省会并不是长春而是吉林,因为当年长春的综合实力要比吉林更为优秀。而在1932年的时候,那时候长春还只是东北一座人口不到12万人的小城,是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城。而随着1932年这里成为伪满首都以后,这里竟开始变得不再普通。
在后面的10余年时间里,据历史记载,小日本仍不遗余力打造这座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中心城市”,因此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后来这座城市解放了,建国后人口也扩大了近10倍,达到120多万人。对建国初期的中国来说已经是一座初具规模的大城市了。并且小日本打造的经济基础也还在,影响力更能辖射东北三省。
虽说回顾这座城市是长久的屈辱史,但其后期的建设也促进了这里的发展。因此在建国初期这里就被定为中国的又一座直辖市,虽然不到一年就“死了”,后死而复生成为吉林的省会城市,也因此成为“死得最快的直辖市”。但是万幸的是建国初奠定的发展基础仍在,所追思的就是直辖市与省会的名义之别罢了。
我们再来看看今天的长春市,这里目前是中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因在汽车制造业等产业颇具领导力,因此也被称为“东方底特律”。另外长春在光电、制药等产业也是颇具建树,2017年长春市国民生产总值达6530亿元,其成绩在国内同类二线城市中确算不错了。也因为这里名胜颇多,又是北方人的“春城”,每年也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虽说长春的城市发展离不开小日本的初步建设,但其后的几十年是由吉林省举全省之力打造的,所以跟小日本也没多大关系。在这件事上,你们怎么看待小日本呢?
古时候人类抵抗大自然的手段是比较原始而软弱的,而东北每年受西伯利亚的寒流影响又很大,有一年,西伯利亚寒流又一次大举南下,只是这次寒流格外强烈,伊通河畔这个小村庄中有很多老年人和儿童便因饥寒疾病离开了人间,于是剩下的村民便向上苍祈求,希望天上的众仙能够体察民间疾苦,不要每年都那么寒冷,不要每天都夺走那么多亲人的生命。他们的至诚终于感动了天上的一位善良的仙女,她飘然的来到了人间,送给村民们两把种子,并告诉他们:你们把他播种下去,当他们都成熟以后,你们将不用再惧怕寒冷,你们的生活也会充满欢乐。于是村民们小心的收下了这两把种子,并把他播撒在伊通河岸边,第二年春天的时候饱含村民们汗水和希望的种子终于发出了嫩芽。不久以后第一把种子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月季花,村民们欣喜若狂,名之曰长春花,希望春天能永远眷顾他们,春天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温暖而美丽的,到了冬天该怎么办呢?当秋风吹起是,村民们又有了新的哀愁。正当他们愁眉不展时,突然想起了仙女给的第二把种子,这把种子并没有长出什么美丽的花朵,只是越长越高的一篷蒿草。村民们相信仙女不会欺骗他们,于是就来到河边,搁下了大把的蒿草并把他们晒干,结果他们发现这种草又细又长,又非常柔软,于是冬天便把他们垫在鞋里,铺到火炕上,再也不怕寒风的侵袭。讲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猜到了,这就是东北的老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中的乌拉草了!
南关区是长春市内最早的城区,早在长春厅设立前,这里便有了较大的村落——宽城子。1825年,长春厅衙署从新立城搬迁到今天的南关区大经路一带,这时的长春还是一个没有城墙的城镇。1865年,“马傻子”农民军逼近长春时,长春厅衙署组织商民捐款,修筑城墙。初建城墙时,筑城门6座,以后又增加4个便门、2个内门。南有全安门,俗称南门、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