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是什么?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增量,指自变量增加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增加量。在边际效用中,自变量是某物品的消费量,而因变量则是满足程度或效用。消费量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为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欲望的强弱成正比,与商品消费数量的多少成反比,边际效用在实际中可以是0甚至负值,但在理论分析中边际效用不会为0或负值。
扩展资料:
边际效用理论还可以解释经济学中著名的“价值悖论”。价值悖论又称价值之谜,指有些东西效用很大,但价格很低,有些东西效用很小,但价格却很高。这种现象与传统的价格理论不一致。这个价值的悖论是亚当·斯密在200多年前提出的,直至边际效用理论提出后才给予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解释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区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水给我们带来的总效用是巨大的,没有水,我们无法生存。但我们对某种物品消费越多,其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也就愈小。我们用的水是很多的,因此最后一单位水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就微不足道了。相反,相对于水而言,钻石的总效用并不大,但由于我们购买的钻石极少,所以,它的边际效用就大了。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消费者分配收入的方式是使一切物品的每元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人们也是根据这一原则来把收入分配于水和钻石上的:钻石的边际效用高,水的边际效用低,只有用钻石的高价格除以其高边际效用,用水的低价格除以其低边际效用,用于钻石和水的每元支出的边际效用才能相等。
所以,钻石价格高,水的价格低是合理的。或者说,人们愿为边际效用高的钻石支付高价格,为边际效用低的水支付低价格是一种理性的行为。“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正在于“稀”的物品边际效用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边际效用
对以上定义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效用的意思是一种商品(服务)在增加了一个单位,会增加多少你的欲望,满足了你多少需求,解除你多少困难,这个欲望、需求、困难都是效应的表现(综合来讲是对你个人感受影响有多大)。比如喝水,你喝了一瓶水,之后又喝了一瓶水,这个过程如果不是极端条件下,没有满足你太多的需求,不会太多解决你的困难,那么它的效应就低。一般这样的情况下,它的销售量大而平缓,不陡峭。“边际”是在你决定要购买商品(服务)的时刻。再举个效应高的例子,如果买黄金,在你打算多买一克,满足你很多欲望,同时对你消费影响巨大,因为价格昂贵,限制了你的购买量,所以黄金多一个单位的销售量对个人消费有重大影响,其边际效用大。
这体现了需求量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因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取得效用,对边际效用大的商品,消费者就愿意支付较高价格,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支付价格以边际效用为标准。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购买商品越多,边际效用越小,商品价格越低;反之,购买商品越少,边际效用越大,商品价格越高。因此,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这就是需求定理。
建楼,每一块砖的作用都是边际的
当你吃小笼包,很饿很饿的时候,你吃了半屉,你开始饱了,再吃半屉,你饱了,最后让你每多吃一个,你就更饱一点,同时你也不想吃一点,这就是边际
最后你吃了两屉,彻底饱了
让你多吃一个,再多吃一个,还来一个。。。
你的痛苦是逐渐增加的,信不信由你。
这就是边际效用。
定义是:
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额外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额外增量。在边际效用中,自变量是某物品的消费量,而因变量则是满足程度或效用。消费量额外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为边际效用。
http://wiki.mbalib.com/wiki/边际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