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苏秦和张仪
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30
展开全部
苏秦
苏秦 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纵横家兴于战国后期。时群雄相争,除用武力外,还需展开外交、政治上的攻势。纵横家应运而生,他们并不专崇一种主张或观点,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定其取舍,故忽而用儒,忽而用道,构成了所谓的一纵一横。西汉时称纵横之说为“长短说”,长说、短说和一纵一横含义相同,都是说纵横之士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观点去说服对方的一种方法,到战国晚期,因秦强六国弱已成为定局,故联合关东各国抗秦者即为合纵,而秦设法破坏合纵就是连横。如《战国策》就把秦和六国对立起来,并总以苏秦、张仪为合纵连横策略的代表性人物,双方各自为六国或秦的利益而进行辩护。
《汉书·艺文志》肯定了纵横家“权事制宜”的这一长处。但过分的灵活性也易流于欺诈,《史记》说六国时“谋诈用而纵衡长短之说起”,《汉书》也称其”上诈狡而弃其信”。尽管如此.纵横家在战国晚期仍受到各国君主的重视,故韩非说:“山东言纵横,未尝一日而止也。”
有关苏秦的事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等书。《史记》说他是东周洛阳人,曾到齐国受业于鬼谷先生,后出游数岁,一无所获而归。遭到家人的讥笑。于是他发愤用功,得周书《阴符》而读之,领会出如何方能投人主之所好的奥秘。他先去游说周显王、秦惠王和赵肃侯,但都未成功。接着又到燕国去见燕文侯,文侯接受了他的合纵主张,并资助他车马金帛,使他能到赵、韩、魏、齐、楚几国去游说。六国经过他的劝说而联合起来,苏秦成为纵约长,“并相六国”。到燕易王时,他因得罪易王而亡齐,到齐闵王时,齐大夫嫉恨苏秦而使人刺之。他在临死前对闵王说,我死后可用叛齐之罪名而处车裂之刑,这样做以便于找出刺杀我的凶手。苏秦死后,其弟苏代、苏厉也到处游说而“乞显诸侯”。
司马迁在写《苏秦传》时,发现不少有关苏秦的记载不可信,有张冠李戴之误。但他在处理苏秦的事迹时,特别在年代方面仍有不少错误。如他把苏秦最初游说赵、燕等国定在赵肃侯、燕文侯时,将其卒年定在张仪之前。经过不少学者的考订,明确了苏秦应在燕昭王、齐闵王之世活跃于六国间,与其同时的著名人物有孟尝君、李兑、周最等。苏秦先仕于燕,其主要活动是,离间齐、赵关系,以减轻齐对燕的压力。又和赵李兑共同联合五国以攻秦,后来他又离燕至齐,受到闵王的重用,但苏秦仍忠于燕,暗中为燕效劳。他所采取的策略是劝齐攻宋,以转移齐对燕的注意力。于是燕昭王派乐毅突然出兵以攻齐,齐因措手不及而败于燕。苏秦阴与燕谋齐的活动至此而败露,齐处以车裂之刑,这在战国晚期是轰动一时的事件,在许多当时人著述中都有反映,如山东银雀山出土的竹简本《孙子兵法·用间》,里面有“燕之兴也,苏秦在齐”的话,又如《吕氏春秋·知度》,说“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这些记载表明,战国时人都知道苏秦为燕而仕齐,最后使齐亡而兴燕,但他自己也为燕而作出牺牲。苏秦在战国晚期名声颇大,《荀子·臣道》把“齐之苏秦”和“楚之州侯”、“秦之张仪”相提并论。西汉时,苏秦仍受人称道,如《史记·邹阳传》赞扬他能成为燕的忠臣。《淮南子》也多处提到他,并肯定他有知权谋的长处。司马迁以为苏秦在“连六国从亲”的过程中,显示出他的才智过人。
《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苏子》三十一篇,当是苏秦作品或后人所记有关他的事迹的汇集,其中似也包括苏代、苏厉的一些游说之辞。《苏子》是纵横家类中篇幅最多的一部,可见从战国到西汉,纵横家中属于苏氏弟兄的作品或有关材料分量很多,流传也最广。汉以后该书已亡侠。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纵横家书》,其中有十一篇苏秦上燕王或赵王书,不见于《战国策》、《史记》等传世的古籍,另有两篇其部分内容见于《战国策》,这十三篇是现在了解苏秦事迹的重要新材料。
张 仪
张仪,生年不详,卒于秦武王元年(前310年),一说秦武王二年(前309年)。魏国贵族后裔,学纵横之术,主要活动应在苏秦之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战国时,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或“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或“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张仪正是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列国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秦惠文君九年(前329年),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凭借出众的才智.被秦惠王任为客卿,筹划谋略攻伐之事。次年,秦国仿效三晋的官僚机构开始设置相位,称相邦或相国,张仪出任此职。他是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位居百官之首,参预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生涯。
张仪拜相后,积极为秦国谋划。他采用连横术迫使韩、魏太子来秦朝拜,并与公子华(桑)攻取魏国蒲阳(今山西隰县)。又游说魏惠王,不用一兵一卒,使得魏国把上郡15县,包括少梁 <今陕西韩城南)一起献给秦国。秦惠文君十三年(前325年),张仪又率军攻取魏国的陕县(今河南陕县)。这样,黄河天险为秦所占有。随着秦国威势的不断增长,张仪辅佐秦惠文君于同年称王,秦国国势日益强盛。
秦惠文王更元二年(前323年),秦国为了对抗魏惠王的合纵政策,进而达到兼并魏国国土的目的,张仪运用连横策略,与齐、楚大臣会于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以消除秦国东进的忧虑。张仪从啮桑回到秦国,被免去相位。三年,魏国由于惠施联齐,楚没有结果,不得不改用张仪为相,企图连秦、韩而攻齐楚。其实张仪的最终目的是想让魏国做依附秦国的带头羊。由于连横威胁各国,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年)魏国人公孙衍受齐、楚、韩、赵、燕等国的支持,出任魏相,张仪被驱逐回秦。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前317年)张仪再次任秦相国。九年,秦惠王接受司马错的建议,遣张仪、司马错等人率兵伐蜀,取得胜利,旋即又灭巴、苴两国。这样秦国占据了富饶的天府之国,有了巩固的大后方,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前313年)秦惠王想攻伐齐国,但忧虑齐、楚结成联盟,便派张仪入楚游说楚怀王。张仪利诱楚怀王说,“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听信此言,与齐断绝关系,并派人入秦受地,张仪对楚使说:“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国的使臣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了楚怀王,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Z年)秦兵大败楚军于丹阳(今豫西丹水之北),虏楚将屈丐等70多人,攻占了楚的汉中,取地600里,置汉中郡(今陕西汉中东)。这样秦国的巴蜀与汉中连成一片,既排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也使秦国的疆土更加扩大,国力更加强盛。《史记·张仪列传》中说:“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无疑张仪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
张仪诳楚之后,又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前往楚、韩、齐、赵,燕等国进行游说,使得五国连横事秦。同一年,张仪因功封得五邑,封号为武信君。
张仪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外连衡而斗诸侯”,与秦国的耕战政策相配合,运用雄辩的口才,脆谲的谋略,纵横捭阖,游说诸侯,建树了诸多功绩,在秦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上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风云多变的险恶环境中,主要凭借外交手段,采用连横策略,“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国的国威大张,在诸侯国中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孟子的弟子景春称赞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张仪使用军事和外交手段,使得秦国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这为秦国的霸业和将来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子秦武王即位。张仪素为秦武王不满,离秦赴魏,卒于魏。
苏秦 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纵横家兴于战国后期。时群雄相争,除用武力外,还需展开外交、政治上的攻势。纵横家应运而生,他们并不专崇一种主张或观点,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定其取舍,故忽而用儒,忽而用道,构成了所谓的一纵一横。西汉时称纵横之说为“长短说”,长说、短说和一纵一横含义相同,都是说纵横之士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观点去说服对方的一种方法,到战国晚期,因秦强六国弱已成为定局,故联合关东各国抗秦者即为合纵,而秦设法破坏合纵就是连横。如《战国策》就把秦和六国对立起来,并总以苏秦、张仪为合纵连横策略的代表性人物,双方各自为六国或秦的利益而进行辩护。
《汉书·艺文志》肯定了纵横家“权事制宜”的这一长处。但过分的灵活性也易流于欺诈,《史记》说六国时“谋诈用而纵衡长短之说起”,《汉书》也称其”上诈狡而弃其信”。尽管如此.纵横家在战国晚期仍受到各国君主的重视,故韩非说:“山东言纵横,未尝一日而止也。”
有关苏秦的事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等书。《史记》说他是东周洛阳人,曾到齐国受业于鬼谷先生,后出游数岁,一无所获而归。遭到家人的讥笑。于是他发愤用功,得周书《阴符》而读之,领会出如何方能投人主之所好的奥秘。他先去游说周显王、秦惠王和赵肃侯,但都未成功。接着又到燕国去见燕文侯,文侯接受了他的合纵主张,并资助他车马金帛,使他能到赵、韩、魏、齐、楚几国去游说。六国经过他的劝说而联合起来,苏秦成为纵约长,“并相六国”。到燕易王时,他因得罪易王而亡齐,到齐闵王时,齐大夫嫉恨苏秦而使人刺之。他在临死前对闵王说,我死后可用叛齐之罪名而处车裂之刑,这样做以便于找出刺杀我的凶手。苏秦死后,其弟苏代、苏厉也到处游说而“乞显诸侯”。
司马迁在写《苏秦传》时,发现不少有关苏秦的记载不可信,有张冠李戴之误。但他在处理苏秦的事迹时,特别在年代方面仍有不少错误。如他把苏秦最初游说赵、燕等国定在赵肃侯、燕文侯时,将其卒年定在张仪之前。经过不少学者的考订,明确了苏秦应在燕昭王、齐闵王之世活跃于六国间,与其同时的著名人物有孟尝君、李兑、周最等。苏秦先仕于燕,其主要活动是,离间齐、赵关系,以减轻齐对燕的压力。又和赵李兑共同联合五国以攻秦,后来他又离燕至齐,受到闵王的重用,但苏秦仍忠于燕,暗中为燕效劳。他所采取的策略是劝齐攻宋,以转移齐对燕的注意力。于是燕昭王派乐毅突然出兵以攻齐,齐因措手不及而败于燕。苏秦阴与燕谋齐的活动至此而败露,齐处以车裂之刑,这在战国晚期是轰动一时的事件,在许多当时人著述中都有反映,如山东银雀山出土的竹简本《孙子兵法·用间》,里面有“燕之兴也,苏秦在齐”的话,又如《吕氏春秋·知度》,说“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这些记载表明,战国时人都知道苏秦为燕而仕齐,最后使齐亡而兴燕,但他自己也为燕而作出牺牲。苏秦在战国晚期名声颇大,《荀子·臣道》把“齐之苏秦”和“楚之州侯”、“秦之张仪”相提并论。西汉时,苏秦仍受人称道,如《史记·邹阳传》赞扬他能成为燕的忠臣。《淮南子》也多处提到他,并肯定他有知权谋的长处。司马迁以为苏秦在“连六国从亲”的过程中,显示出他的才智过人。
《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苏子》三十一篇,当是苏秦作品或后人所记有关他的事迹的汇集,其中似也包括苏代、苏厉的一些游说之辞。《苏子》是纵横家类中篇幅最多的一部,可见从战国到西汉,纵横家中属于苏氏弟兄的作品或有关材料分量很多,流传也最广。汉以后该书已亡侠。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纵横家书》,其中有十一篇苏秦上燕王或赵王书,不见于《战国策》、《史记》等传世的古籍,另有两篇其部分内容见于《战国策》,这十三篇是现在了解苏秦事迹的重要新材料。
张 仪
张仪,生年不详,卒于秦武王元年(前310年),一说秦武王二年(前309年)。魏国贵族后裔,学纵横之术,主要活动应在苏秦之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战国时,列国林立,诸侯争霸,割据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在外交和军事上,纷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或“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防止强国的兼并,或“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张仪正是作为杰出的纵横家出现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对列国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秦惠文君九年(前329年),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凭借出众的才智.被秦惠王任为客卿,筹划谋略攻伐之事。次年,秦国仿效三晋的官僚机构开始设置相位,称相邦或相国,张仪出任此职。他是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位居百官之首,参预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生涯。
张仪拜相后,积极为秦国谋划。他采用连横术迫使韩、魏太子来秦朝拜,并与公子华(桑)攻取魏国蒲阳(今山西隰县)。又游说魏惠王,不用一兵一卒,使得魏国把上郡15县,包括少梁 <今陕西韩城南)一起献给秦国。秦惠文君十三年(前325年),张仪又率军攻取魏国的陕县(今河南陕县)。这样,黄河天险为秦所占有。随着秦国威势的不断增长,张仪辅佐秦惠文君于同年称王,秦国国势日益强盛。
秦惠文王更元二年(前323年),秦国为了对抗魏惠王的合纵政策,进而达到兼并魏国国土的目的,张仪运用连横策略,与齐、楚大臣会于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以消除秦国东进的忧虑。张仪从啮桑回到秦国,被免去相位。三年,魏国由于惠施联齐,楚没有结果,不得不改用张仪为相,企图连秦、韩而攻齐楚。其实张仪的最终目的是想让魏国做依附秦国的带头羊。由于连横威胁各国,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年)魏国人公孙衍受齐、楚、韩、赵、燕等国的支持,出任魏相,张仪被驱逐回秦。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前317年)张仪再次任秦相国。九年,秦惠王接受司马错的建议,遣张仪、司马错等人率兵伐蜀,取得胜利,旋即又灭巴、苴两国。这样秦国占据了富饶的天府之国,有了巩固的大后方,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前313年)秦惠王想攻伐齐国,但忧虑齐、楚结成联盟,便派张仪入楚游说楚怀王。张仪利诱楚怀王说,“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听信此言,与齐断绝关系,并派人入秦受地,张仪对楚使说:“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国的使臣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了楚怀王,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Z年)秦兵大败楚军于丹阳(今豫西丹水之北),虏楚将屈丐等70多人,攻占了楚的汉中,取地600里,置汉中郡(今陕西汉中东)。这样秦国的巴蜀与汉中连成一片,既排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也使秦国的疆土更加扩大,国力更加强盛。《史记·张仪列传》中说:“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无疑张仪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
张仪诳楚之后,又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前往楚、韩、齐、赵,燕等国进行游说,使得五国连横事秦。同一年,张仪因功封得五邑,封号为武信君。
张仪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外连衡而斗诸侯”,与秦国的耕战政策相配合,运用雄辩的口才,脆谲的谋略,纵横捭阖,游说诸侯,建树了诸多功绩,在秦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上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风云多变的险恶环境中,主要凭借外交手段,采用连横策略,“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国的国威大张,在诸侯国中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孟子的弟子景春称赞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张仪使用军事和外交手段,使得秦国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这为秦国的霸业和将来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子秦武王即位。张仪素为秦武王不满,离秦赴魏,卒于魏。
2013-11-17
展开全部
苏秦与张仪 是中国史上的两个名人 过去称他们为说士或说客 所谓游说之士 意思是说他专门玩嘴巴的 所以中国人就称这种人为游说之士 是苏秦、张仪之流。一个书生用他的嘴巴 凭他的脑筋 摆布整个世界的局势 在我们过去的历史中 最知名的就有苏秦 张仪两同学 这是我们都知道的故事
现在看他们的事主要是《战国策》和《史记》《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的 古代所指的“策士”就是专讲有谋略的人 譬如现在我们因为某一事件,向上面提出一个建议这建议就是“策”专门以这种计策起家的 就叫“策士” 像宋代因时势的需要 在应考的文章中 必须增加写一篇策论 这就是看应考人对政治和时事的见解 对国家大事的认识 宋代苏东坡考中科名的那篇著名的文章 《刑赏忠厚之至论》 讨论司法上判罪的问题 也即是与政治有关的司法问题〈战国策〉就是属于策论这一类的书,是刘向当时把战国时代的许多谋略问题 集中起来 编为一书。
从前读书人对于这本书 有两种主张:一种是限制年轻人 不许读这本书 古代的观念 认为读了这本书 容易学坏 所以要先读四书 五经 等读好了以后再读 由正经而懂得如何权变 但是另一个观点 每逢时代乱的时候 便有许多人主张应该多读《战国策》 读了《战国策》 对事物的观点会不同 但是,研究谋略这一类东西,仅仅是读《战国策》还是不够的 譬如研究苏秦,就得再读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苏秦等人的传记。(晕~又掰那去了 打字辛苦 删就可惜 留者 看不看无所谓 回主题)
先讲苏秦 在《战国策》中“苏秦始将连横”来说 所谓“合纵”等于组织一个联合国 当时泰国是一个新兴起来 有强大力量的国家 苏秦就把弱小的国家 联合起来抗秦 用历史的观点来看 苏秦的“合纵”计 也就是这个组织的建议 是很不错的 应该的 但是有一点 首先要苏秦当时的用心 并不是为了天下国家 而是为了个人出风头。
根据历史的记载研究 苏秦当时是一个读书的年轻人 后世人称他是鬼谷子的学生 关于鬼谷子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鬼谷子这个人 另外待考 如在河南有“鬼谷”这样一个地方 不过古代又称“归谷” 意思是归隐在这个山谷 据说这是道家的人物 有如张良所遇到的黄石公一样 是不是确实有这个人 不知道 就是真有这样一个人 无疑的 学问一定非常好 (停 又跑远了)据说苏秦便是他的学生 谋略学就是所谓拨乱反正的这一套学问 乃至于用在坏的这一方面 捣乱造反的学问 都是出于他--鬼谷子 苏秦当时出来 拿鬼谷子的这套学问 游说诸侯晋见每个国家的领袖 希望取得功名富贵 实行他自己的思想
游说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的风气 那个时候还没有建立考试制度 知识分子都靠游说出来做事的 譬如盂子 一天到晚见这个诸侯 见那个诸侯 也是游说 各个诸侯虽然尊重他的学问 可是却不用他 同样的 后来苏秦第一次出来游说 也是完全失败了 没有人听他的 通篇完全讲的是正道 但是正道当中有歪道 以现代的观念来说 苏泰是偏重在军事 主张富国强兵 他举出历史上的实例 只有战争才有办法 才能够强盛 才能够安定 可是秦国并没有接受 当时的秦国 是秦始皇的祖父 天天想统一 想消灭他国,可是苏泰主张用兵 又不听从他的意见 这同我们今天的情形一样 以和谈代替战争,大家都明知道是毒药而还是吃下去 我们读历史 就要懂得这些 历史并不一定重演 但原则是一样
苏秦第一次游说失败 弄到回家的路费都没有 穿双破囗鞋 拿只破箱子 回到家里来 嫂嫂不给他饭吃 家里的人都看不起他 那种难受 是到了万分 因此苏泰重新发愤读书 所谓悬梁刺股 把头发用绳子捆起来 挂在梁上 身旁放一把锥子 等到夜晚读书打瞌睡时 头一低 头发一扯 醒了 再不行就自己用锥子刺自己的肉 如此鞭策自己用功。据说读的是《太公兵法》 把太公兵法读通了 于是再度出来游说诸侯 这次不再跑到秦国去主张打仗 反而跑到弱小的国家 等于今日世局中 受人侵略 受人宰割的国家 由燕国 赵国开始 组织联合阵线抗秦 不主张打仗 主要目的在使秦国不敢出兵 他把天下大事 人 政治 战争 都摸透了 果然成功了 这一下身佩六国相印 同时当起六个国家的宰相 印都挂在身上走 随时拿来盖就行了 他是有实权的 只要他说一句话就行了 国与国局势就受这样一个书生的摆布 安定了二十多年
从他成功就看出纵横家是只讲手段的 只求如何达到目的 所以中国文化中讲正统文化的 素来对于这些人不大重视 (甚至诸子百家都把他们排斥了)因为他们只以个人为出发点 而孔孟思想是不以个人为出发点 苏秦成功以后 自己知道这套手法只是玩弄玩弄而已 各国君不是笨蛋 不会一直听他的摆布 只不过是所拿出来的办法,正投合了时代的需要 那都只是手段。
当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存在 大家需要团结起来与它抗衡 这时是做得到 但对秦国封锁了以后 秦国的不能扩张了 苏秦的戏就不能唱了 没有了敌人 怎么还能玩 于是张仪就出来了
附带个故事
当苏秦第一度游说失败 穷了回家的时候 嫂嫂都不给他吃饭 冷饭都不剩一点 父母兄弟都看不起他 到后来身佩六国相印 要到楚国去的时候 经过自己家乡 他的嫂嫂以及全家人都跪下来迎接 那种恭维真是不得了的 这时苏秦问他的嫂嫂:“何前倔而后卑也?”这个话也只有苏秦才说得出口 老实说 在中国讲究道德修养的人,不会讲这样的话 他却会爽直痛快当面问他嫂嫂 人性本来也就是这样 可说他问得很直爽 还没有故意整她 而嫂嫂答复的话也很简单明了 她说:“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也。”这是人情之常 古今中外 人类社会 就是这么一回事 那个时代 哪个时代不讲现实 从这里又可认识人情世故 (白首相知犹按剑 朱门早达笑谈冠——王唯)
苏泰是怎样死的 在齐国的时候 有人行刺 把他杀死了 他所以到齐国去 是因为在燕国发生了绯闻 和燕王的皇太后发生了关系 被燕王知道了 苏秦知道靠不住了 很危险 于是鼓动燕王 要到齐国去才对燕国有利 燕王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但也只有这个办法送他走最妥当 就让他去了 结果 齐国的大臣找人行刺他 苏秦身负重伤 没有立即死去 而齐王赏识他 大为震怒 下令全国抓凶手 可是抓不到 苏秦在临死以前 告诉齐王 只要宣布一下苏秦是个坏蛋 是为燕国来做间谍的 被杀死以后 齐国可以安定 这样宣布就可抓到凶手 苏泰说完这些话就死了 齐王果然照苏秦的话宣布 而行刺的凶手出来了 于是齐王把凶手抓来杀了 苏泰临死了 还会动脑筋 借人家的手替自己报仇 这就是搞谋略的人头脑的厉害。
现在看他们的事主要是《战国策》和《史记》《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的 古代所指的“策士”就是专讲有谋略的人 譬如现在我们因为某一事件,向上面提出一个建议这建议就是“策”专门以这种计策起家的 就叫“策士” 像宋代因时势的需要 在应考的文章中 必须增加写一篇策论 这就是看应考人对政治和时事的见解 对国家大事的认识 宋代苏东坡考中科名的那篇著名的文章 《刑赏忠厚之至论》 讨论司法上判罪的问题 也即是与政治有关的司法问题〈战国策〉就是属于策论这一类的书,是刘向当时把战国时代的许多谋略问题 集中起来 编为一书。
从前读书人对于这本书 有两种主张:一种是限制年轻人 不许读这本书 古代的观念 认为读了这本书 容易学坏 所以要先读四书 五经 等读好了以后再读 由正经而懂得如何权变 但是另一个观点 每逢时代乱的时候 便有许多人主张应该多读《战国策》 读了《战国策》 对事物的观点会不同 但是,研究谋略这一类东西,仅仅是读《战国策》还是不够的 譬如研究苏秦,就得再读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苏秦等人的传记。(晕~又掰那去了 打字辛苦 删就可惜 留者 看不看无所谓 回主题)
先讲苏秦 在《战国策》中“苏秦始将连横”来说 所谓“合纵”等于组织一个联合国 当时泰国是一个新兴起来 有强大力量的国家 苏秦就把弱小的国家 联合起来抗秦 用历史的观点来看 苏秦的“合纵”计 也就是这个组织的建议 是很不错的 应该的 但是有一点 首先要苏秦当时的用心 并不是为了天下国家 而是为了个人出风头。
根据历史的记载研究 苏秦当时是一个读书的年轻人 后世人称他是鬼谷子的学生 关于鬼谷子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鬼谷子这个人 另外待考 如在河南有“鬼谷”这样一个地方 不过古代又称“归谷” 意思是归隐在这个山谷 据说这是道家的人物 有如张良所遇到的黄石公一样 是不是确实有这个人 不知道 就是真有这样一个人 无疑的 学问一定非常好 (停 又跑远了)据说苏秦便是他的学生 谋略学就是所谓拨乱反正的这一套学问 乃至于用在坏的这一方面 捣乱造反的学问 都是出于他--鬼谷子 苏秦当时出来 拿鬼谷子的这套学问 游说诸侯晋见每个国家的领袖 希望取得功名富贵 实行他自己的思想
游说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的风气 那个时候还没有建立考试制度 知识分子都靠游说出来做事的 譬如盂子 一天到晚见这个诸侯 见那个诸侯 也是游说 各个诸侯虽然尊重他的学问 可是却不用他 同样的 后来苏秦第一次出来游说 也是完全失败了 没有人听他的 通篇完全讲的是正道 但是正道当中有歪道 以现代的观念来说 苏泰是偏重在军事 主张富国强兵 他举出历史上的实例 只有战争才有办法 才能够强盛 才能够安定 可是秦国并没有接受 当时的秦国 是秦始皇的祖父 天天想统一 想消灭他国,可是苏泰主张用兵 又不听从他的意见 这同我们今天的情形一样 以和谈代替战争,大家都明知道是毒药而还是吃下去 我们读历史 就要懂得这些 历史并不一定重演 但原则是一样
苏秦第一次游说失败 弄到回家的路费都没有 穿双破囗鞋 拿只破箱子 回到家里来 嫂嫂不给他饭吃 家里的人都看不起他 那种难受 是到了万分 因此苏泰重新发愤读书 所谓悬梁刺股 把头发用绳子捆起来 挂在梁上 身旁放一把锥子 等到夜晚读书打瞌睡时 头一低 头发一扯 醒了 再不行就自己用锥子刺自己的肉 如此鞭策自己用功。据说读的是《太公兵法》 把太公兵法读通了 于是再度出来游说诸侯 这次不再跑到秦国去主张打仗 反而跑到弱小的国家 等于今日世局中 受人侵略 受人宰割的国家 由燕国 赵国开始 组织联合阵线抗秦 不主张打仗 主要目的在使秦国不敢出兵 他把天下大事 人 政治 战争 都摸透了 果然成功了 这一下身佩六国相印 同时当起六个国家的宰相 印都挂在身上走 随时拿来盖就行了 他是有实权的 只要他说一句话就行了 国与国局势就受这样一个书生的摆布 安定了二十多年
从他成功就看出纵横家是只讲手段的 只求如何达到目的 所以中国文化中讲正统文化的 素来对于这些人不大重视 (甚至诸子百家都把他们排斥了)因为他们只以个人为出发点 而孔孟思想是不以个人为出发点 苏秦成功以后 自己知道这套手法只是玩弄玩弄而已 各国君不是笨蛋 不会一直听他的摆布 只不过是所拿出来的办法,正投合了时代的需要 那都只是手段。
当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存在 大家需要团结起来与它抗衡 这时是做得到 但对秦国封锁了以后 秦国的不能扩张了 苏秦的戏就不能唱了 没有了敌人 怎么还能玩 于是张仪就出来了
附带个故事
当苏秦第一度游说失败 穷了回家的时候 嫂嫂都不给他吃饭 冷饭都不剩一点 父母兄弟都看不起他 到后来身佩六国相印 要到楚国去的时候 经过自己家乡 他的嫂嫂以及全家人都跪下来迎接 那种恭维真是不得了的 这时苏秦问他的嫂嫂:“何前倔而后卑也?”这个话也只有苏秦才说得出口 老实说 在中国讲究道德修养的人,不会讲这样的话 他却会爽直痛快当面问他嫂嫂 人性本来也就是这样 可说他问得很直爽 还没有故意整她 而嫂嫂答复的话也很简单明了 她说:“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也。”这是人情之常 古今中外 人类社会 就是这么一回事 那个时代 哪个时代不讲现实 从这里又可认识人情世故 (白首相知犹按剑 朱门早达笑谈冠——王唯)
苏泰是怎样死的 在齐国的时候 有人行刺 把他杀死了 他所以到齐国去 是因为在燕国发生了绯闻 和燕王的皇太后发生了关系 被燕王知道了 苏秦知道靠不住了 很危险 于是鼓动燕王 要到齐国去才对燕国有利 燕王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但也只有这个办法送他走最妥当 就让他去了 结果 齐国的大臣找人行刺他 苏秦身负重伤 没有立即死去 而齐王赏识他 大为震怒 下令全国抓凶手 可是抓不到 苏秦在临死以前 告诉齐王 只要宣布一下苏秦是个坏蛋 是为燕国来做间谍的 被杀死以后 齐国可以安定 这样宣布就可抓到凶手 苏泰说完这些话就死了 齐王果然照苏秦的话宣布 而行刺的凶手出来了 于是齐王把凶手抓来杀了 苏泰临死了 还会动脑筋 借人家的手替自己报仇 这就是搞谋略的人头脑的厉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1-17
展开全部
苏秦和张仪是同一个老师的,苏秦当六国宰相的时候,张仪还没有发迹,苏秦帮可一次张仪,并劝他去秦国.张仪去了秦国后,终于一展所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