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市是美国纽约的。
布鲁克林大桥是由一位德国出生的美国土木工程师约翰·奥古斯塔斯·罗布林所设计的,他拥有多年建造悬索桥的经验,而布鲁克林大桥也将会是他的杰作之一。
不幸的是,在1869年7月6日,当罗布林前往布鲁克林塔的地点勘察时,一艘渡轮撞上了码头,使罗布林脚部受伤,不得不截掉部分脚趾。由于罗布林拒绝接受医生的治疗,令他患上了破伤风,并在同年7月22日逝世,大桥由他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负责,担任首席工程师一职。 由于老罗布林的逝世引起很大回响,投资者纷纷退出,并质疑没有经验的小罗布林是否有能力胜任造桥一事,但他们都最终被小罗布林说服。
布鲁克林大桥于1870年1月3日正式开始建造。然而就在动工后不久,小罗布林便患上减压症而瘫痪。减压症最开始被工程内部的医师称为“沉箱病”:由于工人是在压缩空气的沉箱中工作,因此会令工人觉得很辛苦,严重的会造成瘫痪,甚至死亡。 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所以小罗布林不能再亲自监督大桥的建造工作。
因此,小罗布林决定在他的公寓里指导整个建设工程,并设计沉箱等器械。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妻子艾米丽·沃伦·罗布林的帮助,她以书面的形式在丈夫和施工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在丈夫的引导下,她学会了高等数学、悬链线的计算,了解了不同材料的强度、大桥的设计规格,以及绳索施工的细节。接下来的11年中,她都在协助小罗布林完成大桥建设的监督工作。
要建造大桥,首先要把两座高塔的基岩沉入河床。小罗布林计划用每个长160英尺、宽100英尺的密封式沉箱,高塔的重量会将沉箱埋到泥土与石块当中,再在沉箱的内部打入压缩空气令水不能进入,而上面的花岗岩的重量会使得沉箱往入深入泥里,再灌入水泥制成实心的基岩。很快地,小罗布林又遇到一个大问题,工人们遇上了一块大石头,可能需要动用炸药,如果爆炸时出现少许错误,可能会破坏沉箱,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沉箱没有损坏。在灌入水泥之前,地面上的工人犯了一个无心的大错,让沉箱里的压缩空气涌上地面,幸好没有人伤亡,随后也完成了基岩,准备竖立第一座塔楼,而另一边的工人亦开始沉箱作业。由于近纽约的基岩深度达160英尺,但在未到达160英尺之前,已经有工人死亡,再加上深度越深,工人可工作的时数越少,于是小罗布林决定不再深入160英尺。如果他错了,塔楼可能会歪斜甚至倒塌,而他将要负起责任。在曼哈顿那一边的塔楼施工现场,沉箱下的铁探头发现基岩的位置比预想的还要深,考虑到减压症的风险,小罗布林当即暂停了建设工作。随后,他确认了基岩上覆盖的9米(30英尺)底土足够坚固,可以支撑塔底,才恢复工程建设。
塔楼用石灰石、花岗岩和罗森代尔水泥建造。根据与Bodwell花岗岩公司的合同,花岗岩是在缅因州的Vinalhaven岛[译名请求]上开采加工的。其后,花岗岩由大篷车送至纽约州。
两座塔楼建成之后,主钢索要从一边拉到另一边,然后把巨大的钢索一股一股地缠绕穿越东河。在穿越过程当中,其中一股断了,原因是用了劣质钢索,最后,钢索的承包工作回到小罗布林公司手上。
从曼哈顿岛看布鲁克林大桥的塔楼
1972年的书籍《伟大的桥》(The Great Bridge,David McCullough著)和1981年的电影《布鲁克林大桥》中,详细讲述了大桥的建设过程。[16]电影内容主要来源于书籍,且书籍作者McCullough在电影中任旁白。BBC的实况戏剧系列《工业世界的七大奇迹》中,对此也有所描述。
1919年,Giorgio Pessi[译名请求]驾驶世界最大飞机之一卡普罗尼Ca.5从桥底飞过。
1983年5月24日,大桥建成一百周年,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带领着一群游行车队驶过大桥。一群舰队也来到港口进行检阅,由古奇烟花公司燃放的烟火照亮了大桥上方的夜空。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了一些原先为大桥的建设所作的画作,其中有华盛顿·罗布林的亲手作品。媒体对百年纪念活动的报导被Inc.杂志称为“1983年的成功公关”。
1993年6月,蒂埃里·德沃在对大桥的金属结构进行了13次勘察后,在一个登山向导的帮助下于东河上方靠近布鲁克林一侧的桥墩的地方(非法)进行了八次蹦极表演。
1994年3月1日,黎巴嫩籍移民拉希德·巴兹(Rashid Baz)在桥上朝载有恰巴德犹太教正统派运动成员的一辆面包车开火,射伤一位16岁学生阿里·哈伯斯塔姆(Ari Halberstam)及三位行人。[36] 阿里·哈伯斯塔姆五天后因伤死去。拉希德·巴兹此举显然是在为1994年2月25日发生的易卜拉欣大惨案中被杀的29位穆斯林复仇。他最终以谋杀罪被判监141年(相当于无期徒刑)。此谋杀案的起因原先被归为路怒症,但美国司法部于2000年将其重新定性为恐怖袭击。大桥曼哈顿一侧的入口坡道则被命名为“阿里·哈伯斯塔姆纪念坡道”以缅怀死者。
2003年,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监听基地组织武装分子电话内容及审问,阻止了一场用喷灯割断大桥绳索的阴谋。这起事件中,卡车司机法里斯因向基地组织提供物质援助而被判监20年。
2006年,城市务工人员在曼哈顿一侧的塔楼中发现冷战时期留下的地堡。地堡中还存留着为防苏联核打击准备的应急救援物资。
2008年5月24日是布鲁克林大桥建成125周年,在22日开始有一连五天的庆祝活动。
2011年10月1日,占领华尔街行动中,超过700名示威者试图游行穿过大桥,遭到拘捕。
2014年7月22日早间,有人发现桥上两座塔楼顶端的美国国旗被换成漂白过的美国国旗。据信,作案的几个人当时遮住照亮旗帜的灯光,然后沿着悬索爬上了塔楼。此事件的动机尚未得到确认,但有迹象表明白旗是为了象征投降。警方查看了监控录像并进行DNA比对,截至2014年8月1日,共确认了9名“嫌疑人”,而可能的动机则是大麻激进主义。 2014年8月12日,两名柏林艺术家米沙·莱因考夫(Mischa Leinkauf)和马蒂亚斯·韦姆克(Matthias Wermke)声称为此事及其引起的恐慌负责。两人称旗帜是为了庆祝“公共空间之美”以及纪念大桥的设计者约翰·罗布林。
历史上也有过几位著名的跳桥者。第一个从大桥上跳下的人是罗伯特·埃米特·奥德隆,他于1885年5月19日跳桥,是女权积极分子夏洛特·奥德隆·史密斯的兄弟。 他撞向水面后不久便因内伤而死。史蒂夫·布罗迪则是最有名的跳桥者,或说是自称的跳桥者(1886年)。漫画家Otto Eppers[译名请求]1910年跳桥但得以生还,后因自杀未遂受审并无罪释放。
201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