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

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 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小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谓 唐雎曰 (谓:告诉) B. 仓 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C.天下 缟素 (缟素:穿丧服) D.长跪而 谢 之(谢:道谢)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唐雎 使 于秦②秦王 使 人谓安陵君曰 B.①徒 以 有先生也② 以 头抢地耳 C.①此庸夫 之 怒也②夫专诸 之 刺王僚也 D.①秦王怫 然 怒②有亭翼 然 临于泉上者 小题3:.下列有关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秦王叙述“天子之怒”引起战争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炫耀武力,想用战争来进行恫吓。 B.外交辞令中常有言外之意,“与臣而将四矣”的言外之意是他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 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表示秦王已经屈服,说明他已经明白自己所作所为的不对,并主动放弃了这场战争。 D.在唐雎与秦王的这场斗争中,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⑵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展开
 我来答
纲雅琴001
2014-09-19 · TA获得超过16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8万
展开全部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地召他来,您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⑵扶苏因屡次劝谏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到边塞去带兵。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D、长跪而 之(谢:道歉)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平时多积累,解答时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辨析。A中前一个是“出使”,后一个是“派”;B项前一个是“因为”,后一个是“用”;C项前一个是“的”,后一个是“用于主谓之间”;D项两个都是“。。。。。。的样子”。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C项“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是唐雎迫使秦王的。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如:上使(之)外将兵。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