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毁灭》这部电影对德国人有什么意义?
德国人对于战争的反思可以说是十分深刻的,其中不仅仅多了对战争的思考,还有人性。德国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执导的纪实性电影 《帝国毁灭》,逼真地反映了希特勒人生的最后12天——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其主要情节来自于希特勒的贴身秘书露德尔·荣格,她从1942年开始直至离开地堡一直在希特勒的身边工作,还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
此外,希特勒的电话接线员和军官弗莱达上校的日记和回忆也为电影拍摄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德国人的严谨让这部电影充满细节,这一点也引发了争议,因为细节让希特勒不再是那个脸谱化的恶魔,身边人的视角也让他身上更多人性化的东西得以展现。
过去对希特勒的印象要么来自纳粹留下的那些照片和影像——众星捧月、高高在上的元首;要么来自以卓别林《大独裁者》为开端的小丑化塑造。但主演布鲁诺·甘茨带给观众的希特勒和人们以往的经验不大一样,电影展现了他普通人的一面,既不神话也不丑化。比方说他的手不停颤抖,显然患上了帕金森综合征;再比方说他对一些底层下属态度和蔼。四面楚歌、众叛亲离时,这个佝偻着躯体、控制不住颤抖的家伙看上去也会心生恐惧、失魂落魄。
所以,凶神恶煞和恶魔没有必然联系,这一点希特勒倒是颇有自知之明。4月30日,希特勒口授了他的政治遗嘱。在他死前十分钟,戈培尔夫人用无助的眼神恳请元首见最后一面,她抱住希特勒的腿,哭闹起来,恳请希特勒离开柏林千万“别抛下我们”,希特勒看着她的可怜相,面无表情地说:“明天,我就是世界的罪人,遭世人诅咒。”
从故事层面来说,它已经尽可能的秉持了客观与公正,电影暴漏了德军内部的分裂,将领的矛盾,自上而下的狂热。但它又通过很多隐晦的笔法,试图在为他们已经故去的“魔鬼”,保留尊严,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