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西方文论在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一、结构主义文论
一、 概况
1、西方结构主义文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西方的结构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
2、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思潮在法国走向鼎盛,法国文学研究由于受这一思潮的影响,形成了以罗兰·巴尔特的符号理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文论,在60年代,结构主义文学理论以法国为中心,逐步开始在文学理论界取得统治地位。到7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进入深入发展时期。结构主义的文学研究分化为结构主义的诗学研究,叙述学研究和符号学研究。
3、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一般特点:
(1)、结构语言学为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和论证基础;
(2)、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对文本意义的生成而不是对意义本身的研究;
(3)、作作家主体身份消失;
(4)、结构主义认为文学研究的中心任务在于,“文学研究与具体作品的阅读和讨论不同,它应该致力于理解那些使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程式。”
二、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之父):《野性的思维》
2、罗兰·巴特:《写作零度》、《符号学原理》、《神话学》、《批评与真实》、《叙事作品分析结构导论》
3、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
4、托多洛夫:《散文中的诗学》、《诗学》、《象征理论》、《批评的批评》
第二、 解构主义文论
一、 概况
1、解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和兴起是在结构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并以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和拆解开始的。
2、解构主义的原产地是法国,却在美国得到了响应并迅速发展,1966年德里达《人文科学话语中结构、符号和游戏》的演讲可以当作解构主义到来的宣言,该演讲提出:“结构是没有等级的,不存在固有的中心;语言是自由嬉戏的领域;结构是对自由嬉戏的压抑和封闭。”
3、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声音与现象》、《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正式宣告了解构主义的诞生。
二、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德里达:《声音与现象》、《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
2、保罗•德曼:《盲视与偏见》、《阅读的寓言》、《浪漫主义修辞学》、《对理论的抵制》
3、希利斯·米勒:《传统与差异》、《作为寄主的批评家》
4、杰弗里·哈特曼:《超越形式主义》、《阅读的命运》、《荒原上的批评》
第三、 阐释-接受文论
一、 阐释学理论
(一) 概况
1、阐释学源于古希腊。近代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施莱尔马赫使解释学成为一门哲学。现代阐释学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开始酝酿,而在60年代正式形成的,其诞生地在德国。
2、哲学基础:胡塞尔现象学,追求恒定不变的抽象本质的柏拉图式唯心主义。
(二)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威廉·狄尔泰:《施莱尔马赫传》、《历史理性批判》、《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立》
2、赫斯:《解释的有效性》、《解释的目的》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二、 文学接受理论
(一) 概况
1、20世纪60年代中期,产生于德国。
2、这一派理论直接继承了后期现象文学理论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现代哲学阐释学。
(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伊赛尔:《文本的召唤结构》、《阅读行为:审美反应理论》、《读者:现实主义小说的组成部分》
2、尧斯:《文学是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第四、 新历史主义文论
一、概况
1、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批评倾向出现于70年代的美国,获得正式命名是在80年代初。
2、新历史主义深受福柯的影响,它吧过去发生的时间当做待破解的文本,认为各种形式的话语都与其他话语和实践相互影响并由他们决定。通过把文学的文本理论与历史客体的构成和文本解读相联系,新历史主义强调修辞,提出“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即文本体现历史或隐含历史,而历史具有文学写作的文本特征。
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协商》、《学会诅咒》
2.、海登·怀特:《元历史: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话语转喻论》
第五、 后殖民主义文论
一、 概况
后殖民主义批评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全盛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一种影响广泛的学术思想。
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萨义德:《开始:意图与方法》、《康拉德和自传小说》、《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
2、斯皮瓦克:《在他者的世界》、《在教学机器之外》
3、霍米·巴巴:《文化定位》
第六、女性主义文论
一、 概况
女性主义源于女权主义运动。20世纪60年代,随着民权也能动的高涨,出现了争取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二次高潮。此后,学术界开始从文化上思考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女性主义的已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争论的焦点是身体的物质性,对于身体作为一种文化建构发生了广泛的争论。
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朱蒂斯·菲特利:《抵抗的读者》
2、玛丽·艾尔玛:《思考妇女》
3、弗吉尼娅·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
4、西蒙·德·波娃:《第二性》;
5、米勒特的:《性政治》;
6、卡普兰:《现代英国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7、莫尔斯的:《文学妇女》;
8、吉尔伯特和格巴:《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19世纪的文学想象》
9、肖瓦尔特:《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小说家》
10、克莉丝蒂娃:《关于中国妇女》。
结构主义文论
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思潮在法国走向鼎盛,形成了以罗兰·巴尔特的符号理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文论,在60年代,结构主义文学理论以法国为中心,逐步开始在文学理论界取得统治地位。到7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进入深入发展时期。结构主义的文学研究分化为结构主义的诗学研究,叙述学研究和符号学研究。
1、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之父):《野性的思维》2、罗兰·巴特:《写作零度》、《符号学原理》、《神话学》、《批评与真实》、《叙事作品分析结构导论》3、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4、托多洛夫:《散文中的诗学》、《诗学》、《象征理论》、《批评的批评》
解构主义文论
解构主义的原产地是法国,却在美国得到了响应并迅速发展,“结构是没有等级的,不存在固有的中心;语言是自由嬉戏的领域;结构是对自由嬉戏的压抑和封闭。” 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声音与现象》、《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正式宣告了解构主义的诞生。
1、德里达:《声音与现象》、《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2、保罗•德曼:《盲视与偏见》、《阅读的寓言》、《浪漫主义修辞学》、《对理论的抵制》3、希利斯·米勒:《传统与差异》、《作为寄主的批评家》4、杰弗里·哈特曼:《超越形式主义》、《阅读的命运》、《荒原上的批评》
阐释-接受文论
阐释学理论
阐释学源于古希腊。近代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施莱尔马赫使解释学成为一门哲学。现代阐释学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开始酝酿,而在60年代正式形成的,其诞生地在德国。
1、威廉·狄尔泰:《施莱尔马赫传》、《历史理性批判》、《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立》
2、赫斯:《解释的有效性》、《解释的目的》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1、狄尔泰:阐释与循环
2、赫斯:解释有效性
3、加尔默尔:阐释——现在与过去的对话
(1)、贡献:阐释学重视读者的态度和作用,促进了读者反应批评的发展。(2)、局限:
只承认单一的主流传统,忽视历史本身的矛盾和斗争。
文学接受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产生于德国。
2、这一派理论直接继承了后期现象文学理论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现代哲学阐释学。
1、伊赛尔:《文本的召唤结构》、《阅读行为:审美反应理论》、《读者:现实主义小说的组成部分》
2、尧斯:《文学是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新历史主义文论
1、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批评倾向出现于70年代的美国,获得正式命名是在80年代初。
2、新历史主义深受福柯的影响,它吧过去发生的时间当做待破解的文本,认为各种形式的话语都与其他话语和实践相互影响并由他们决定。通过把文学的文本理论与历史客体的构成和文本解读相联系,新历史主义强调修辞,提出“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即文本体现历史或隐含历史,而历史具有文学写作的文本特征。
1、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协商》、《学会诅咒》
2.、海登·怀特:《元历史: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话语转喻论》
后殖民主义文论
后殖民主义批评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全盛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一种影响广泛的学术思想。
1、萨义德:《开始:意图与方法》、《康拉德和自传小说》、《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
2、斯皮瓦克:《在他者的世界》、《在教学机器之外》
3、霍米·巴巴:《文化定位》
女性主义文论
女性主义源于女权主义运动。20世纪60年代,随着民权也能动的高涨,出现了争取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二次高潮。此后,学术界开始从文化上思考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女性主义的已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争论的焦点是身体的物质性,对于身体作为一种文化建构发生了广泛的争论。
1、朱蒂斯·菲特利:《抵抗的读者》
2、玛丽·艾尔玛:《思考妇女》
3、弗吉尼娅·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
4、西蒙·德·波娃:《第二性》;
5、米勒特的:《性政治》;6、卡普兰:《现代英国小说中的女性意识》;7、莫尔斯的:《文学妇女》;8、吉尔伯特和格巴:《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19世纪的文学想象》9、肖瓦尔特:《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小说家》
10、克莉丝蒂娃:《关于中国妇女》。
一、 概况
1、西方结构主义文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西方的结构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
2、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思潮在法国走向鼎盛,法国文学研究由于受这一思潮的影响,形成了以罗兰·巴尔特的符号理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文论,在60年代,结构主义文学理论以法国为中心,逐步开始在文学理论界取得统治地位。到7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进入深入发展时期。结构主义的文学研究分化为结构主义的诗学研究,叙述学研究和符号学研究。
3、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一般特点:
(1)、结构语言学为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和论证基础;
(2)、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对文本意义的生成而不是对意义本身的研究;
(3)、作作家主体身份消失;
(4)、结构主义认为文学研究的中心任务在于,“文学研究与具体作品的阅读和讨论不同,它应该致力于理解那些使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程式。”
二、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之父):《野性的思维》
2、罗兰·巴特:《写作零度》、《符号学原理》、《神话学》、《批评与真实》、《叙事作品分析结构导论》
3、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
4、托多洛夫:《散文中的诗学》、《诗学》、《象征理论》、《批评的批评》
第二、 解构主义文论
一、 概况
1、解构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和兴起是在结构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并以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和拆解开始的。
2、解构主义的原产地是法国,却在美国得到了响应并迅速发展,1966年德里达《人文科学话语中结构、符号和游戏》的演讲可以当作解构主义到来的宣言,该演讲提出:“结构是没有等级的,不存在固有的中心;语言是自由嬉戏的领域;结构是对自由嬉戏的压抑和封闭。”
3、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声音与现象》、《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正式宣告了解构主义的诞生。
二、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德里达:《声音与现象》、《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
2、保罗•德曼:《盲视与偏见》、《阅读的寓言》、《浪漫主义修辞学》、《对理论的抵制》
3、希利斯·米勒:《传统与差异》、《作为寄主的批评家》
4、杰弗里·哈特曼:《超越形式主义》、《阅读的命运》、《荒原上的批评》
第三、 阐释-接受文论
一、 阐释学理论
(一) 概况
1、阐释学源于古希腊。近代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施莱尔马赫使解释学成为一门哲学。现代阐释学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开始酝酿,而在60年代正式形成的,其诞生地在德国。
2、哲学基础:胡塞尔现象学,追求恒定不变的抽象本质的柏拉图式唯心主义。
(二)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威廉·狄尔泰:《施莱尔马赫传》、《历史理性批判》、《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立》
2、赫斯:《解释的有效性》、《解释的目的》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二、 文学接受理论
(一) 概况
1、20世纪60年代中期,产生于德国。
2、这一派理论直接继承了后期现象文学理论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现代哲学阐释学。
(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伊赛尔:《文本的召唤结构》、《阅读行为:审美反应理论》、《读者:现实主义小说的组成部分》
2、尧斯:《文学是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第四、 新历史主义文论
一、概况
1、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批评倾向出现于70年代的美国,获得正式命名是在80年代初。
2、新历史主义深受福柯的影响,它吧过去发生的时间当做待破解的文本,认为各种形式的话语都与其他话语和实践相互影响并由他们决定。通过把文学的文本理论与历史客体的构成和文本解读相联系,新历史主义强调修辞,提出“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即文本体现历史或隐含历史,而历史具有文学写作的文本特征。
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协商》、《学会诅咒》
2.、海登·怀特:《元历史: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话语转喻论》
第五、 后殖民主义文论
一、 概况
后殖民主义批评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全盛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一种影响广泛的学术思想。
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萨义德:《开始:意图与方法》、《康拉德和自传小说》、《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
2、斯皮瓦克:《在他者的世界》、《在教学机器之外》
3、霍米·巴巴:《文化定位》
第六、女性主义文论
一、 概况
女性主义源于女权主义运动。20世纪60年代,随着民权也能动的高涨,出现了争取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二次高潮。此后,学术界开始从文化上思考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女性主义的已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争论的焦点是身体的物质性,对于身体作为一种文化建构发生了广泛的争论。
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朱蒂斯·菲特利:《抵抗的读者》
2、玛丽·艾尔玛:《思考妇女》
3、弗吉尼娅·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
4、西蒙·德·波娃:《第二性》;
5、米勒特的:《性政治》;
6、卡普兰:《现代英国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7、莫尔斯的:《文学妇女》;
8、吉尔伯特和格巴:《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19世纪的文学想象》
9、肖瓦尔特:《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小说家》
10、克莉丝蒂娃:《关于中国妇女》。
结构主义文论
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思潮在法国走向鼎盛,形成了以罗兰·巴尔特的符号理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文论,在60年代,结构主义文学理论以法国为中心,逐步开始在文学理论界取得统治地位。到7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进入深入发展时期。结构主义的文学研究分化为结构主义的诗学研究,叙述学研究和符号学研究。
1、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之父):《野性的思维》2、罗兰·巴特:《写作零度》、《符号学原理》、《神话学》、《批评与真实》、《叙事作品分析结构导论》3、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4、托多洛夫:《散文中的诗学》、《诗学》、《象征理论》、《批评的批评》
解构主义文论
解构主义的原产地是法国,却在美国得到了响应并迅速发展,“结构是没有等级的,不存在固有的中心;语言是自由嬉戏的领域;结构是对自由嬉戏的压抑和封闭。” 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声音与现象》、《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正式宣告了解构主义的诞生。
1、德里达:《声音与现象》、《论文字学》、《书写与差异》2、保罗•德曼:《盲视与偏见》、《阅读的寓言》、《浪漫主义修辞学》、《对理论的抵制》3、希利斯·米勒:《传统与差异》、《作为寄主的批评家》4、杰弗里·哈特曼:《超越形式主义》、《阅读的命运》、《荒原上的批评》
阐释-接受文论
阐释学理论
阐释学源于古希腊。近代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施莱尔马赫使解释学成为一门哲学。现代阐释学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开始酝酿,而在60年代正式形成的,其诞生地在德国。
1、威廉·狄尔泰:《施莱尔马赫传》、《历史理性批判》、《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立》
2、赫斯:《解释的有效性》、《解释的目的》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1、狄尔泰:阐释与循环
2、赫斯:解释有效性
3、加尔默尔:阐释——现在与过去的对话
(1)、贡献:阐释学重视读者的态度和作用,促进了读者反应批评的发展。(2)、局限:
只承认单一的主流传统,忽视历史本身的矛盾和斗争。
文学接受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产生于德国。
2、这一派理论直接继承了后期现象文学理论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现代哲学阐释学。
1、伊赛尔:《文本的召唤结构》、《阅读行为:审美反应理论》、《读者:现实主义小说的组成部分》
2、尧斯:《文学是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新历史主义文论
1、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批评倾向出现于70年代的美国,获得正式命名是在80年代初。
2、新历史主义深受福柯的影响,它吧过去发生的时间当做待破解的文本,认为各种形式的话语都与其他话语和实践相互影响并由他们决定。通过把文学的文本理论与历史客体的构成和文本解读相联系,新历史主义强调修辞,提出“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即文本体现历史或隐含历史,而历史具有文学写作的文本特征。
1、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协商》、《学会诅咒》
2.、海登·怀特:《元历史: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话语转喻论》
后殖民主义文论
后殖民主义批评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全盛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一种影响广泛的学术思想。
1、萨义德:《开始:意图与方法》、《康拉德和自传小说》、《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
2、斯皮瓦克:《在他者的世界》、《在教学机器之外》
3、霍米·巴巴:《文化定位》
女性主义文论
女性主义源于女权主义运动。20世纪60年代,随着民权也能动的高涨,出现了争取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二次高潮。此后,学术界开始从文化上思考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女性主义的已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争论的焦点是身体的物质性,对于身体作为一种文化建构发生了广泛的争论。
1、朱蒂斯·菲特利:《抵抗的读者》
2、玛丽·艾尔玛:《思考妇女》
3、弗吉尼娅·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
4、西蒙·德·波娃:《第二性》;
5、米勒特的:《性政治》;6、卡普兰:《现代英国小说中的女性意识》;7、莫尔斯的:《文学妇女》;8、吉尔伯特和格巴:《阁楼上的疯女人—女作家与19世纪的文学想象》9、肖瓦尔特:《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小说家》
10、克莉丝蒂娃:《关于中国妇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