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民风民俗
每逢新春,潮属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贴上秦琼、尉迟恭的肖像作为守门神,用来驱鬼避邪。这一习俗源自唐代。唐太宗时,因秦琼、尉迟恭两人能驱除泾河龙王的鬼魂,使他们不向唐太宗索命...
每逢新春,潮属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贴上秦琼、尉迟恭的肖像作为守门神,用来驱鬼避邪。这一习俗源自唐代。唐太宗时,因秦琼、尉迟恭两人能驱除泾河龙王的鬼魂,使他们不向唐太宗索命。自此,民间以秦琼、尉迟恭为守门神,取代原来的门神郁垒、神茶。
元宵夜潮属各地有燃放花灯、观赏花灯之习俗。据传赏灯一俗,汉时已有,但据《隋书·音乐志》记载,正式在元宵燃放花灯始于隋代。可见这一潮汕民俗是由隋代的中原文化而来的。 展开
元宵夜潮属各地有燃放花灯、观赏花灯之习俗。据传赏灯一俗,汉时已有,但据《隋书·音乐志》记载,正式在元宵燃放花灯始于隋代。可见这一潮汕民俗是由隋代的中原文化而来的。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八月十五中秋节,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如:拜月娘、荡秋千、游“月娘”、燃烟堆、烧瓦塔、观神。 荡秋千,预先在空旷的草地上搭起高达两层楼的单双座秋千和“十”字秋千。棚顶四周拉起一道道绳子,挂满五颜六色的绸花彩带。
当银盘样的月亮(俗称“月娘”)升上中天,穿着节日盛装的少男少女便纷纷聚集到秋千前。按这里的风俗,女的不能荡秋千只能观看。能大显身手的,就是小伙子们了。他们争着荡秋千,比赛谁荡得高,转得快。
在围观者的欢声笑语中,单座和双座秋千向月娘抛出一道道彩虹,“十”字秋千腾空飞旋箍着一个个花环。荡得最高转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汉,从而获得她们的爱情。等到来年元宵,有的已双双上街观灯,成了恩爱的小夫妻了。
天真无邪的童男童女们,自从讶讶学语,就缠着奶奶讲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们金色的梦。于是到了中秋节,大人们就用竹子劈成材蔑,扎成了脚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边纸糊成一轮满月。中秋夜,孩子们就在“月娘"肚子里点上蜡烛,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游在朦朦胧胧的深巷中。老远看去俨然是月娘落下凡间。金色的梦变成童男童女们捉得住摸得着的现实,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这天晚饭后,妇女们沐浴更新衣,忙着在能望见月娘的天井、门楼、厅前摆起桌子,扎上绣满祥禽瑞兽富贵花卉的床裙,把洗干净的水果、云片糕、月饼摆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红纸剪成各式各样吉祥物,一一贴在糕饼、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后,就点上红蜡烛,焚上高香,开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入秋之后,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红梨、菠萝、香蕉、林檎、龙眼、杨桃、红柿、牛心柿等竞相上市,琳琅满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节又被人们称为“水果节”、“斋节”。
月饼主要有二种:一种拌猪油称作朥饼;一种拌花生油称作清油饼。朥饼以潮州市郊意溪镇烤制的为上乘。意溪镇又以“范合盛”号的朥饼为
最著名。范合盛号的绿豆沙,据说要盛于陶制大水缸埋于地下,“退火”至隔年方取上作馅。意溪朥饼皮薄而脆,馅滑腻清凉;包装也很有特色,用陶钵盛 装,上面用印有金字商号的大红纸封口,显得格外古朴,人人喜欢把意溪朥饼当作拜月的佳品。一到中秋前夕,除了商店,大街小巷到处摆摊设点卖朥饼,街上的行人,无论篮里盛的、袋里装的差不多都有朥饼。从前穷人省吃检用也要买上几块,实在买不起的会感到羞愧难当,拜月娘时泪流满面,再三请求月娘恕罪。供品除了水果、糕饼,还必须供蒸熟的芋头。
除了拜月娘,有的农村还要烧瓦塔、燃烟堆。早晨,孩子们起床之后,到处拾瓦片、砖头,然后抬着、挑着、抱着送到长辈指定的晒谷场上集中,由富有经验的大人把这些瓦片、砖头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余,塔围一人不能合抱,下面还留出塔门,只是上面没有造塔刹。然后把各家各户派来的稻草、劈柴、青金树叶填进塔里。月上中天,当村里妇女们在案前对月祷祝、火化元宝时,一位长辈就在塔门点起了火,慢慢地,塔顶蹿出了一串串火舌。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们不时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里撒食盐,爆发出一阵辟哩啪啦的响声,不一会,火舌变成了火龙直冲霄汉,映红了半个天边。孩子们绕着火塔又唱又跳,大人们喝茶吃糕饼,谈古论今,直到瓦塔烧成了通体透明闪闪发光的金塔。至于燃烟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草、劈柴分别在村里几个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结束时,也象烧瓦塔一样把柴草堆点燃。
中秋之夜用意溪朥饼、芋头拜月娘,烧瓦塔,燃烟堆,都是这里古老的传统活动。据说它有一番不凡的来历,这要追溯到元代。那时,潮州人把元兵称作元番或胡人。传说元兵攻进潮州城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实行联户制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养一个元兵,只准养胖不准养瘦。还规定三家人晚上不得关门,任由元兵随意上哪家睡觉。更不能容忍的是谁家娶媳妇,新娘头天晚上只准与元兵同房睡觉。百姓受尽欺凌忍无可忍,就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拜月娘的供桌上都多了一盘朥饼和一个蒸熟的芋头。原来这是起义者事先安排好的,朥饼底下垫着一小块四四方方的白纸,乍看似乎是防止油渍出来,其实上面写了个“杀”字,暗中传递消息,约定拜完月娘请元兵吃朥饼时,一见“杀”字,男女老少一齐端起烛台、香炉、棍棒、菜刀痛杀元兵。结果—夜之间,十恶不赦的元兵全被斩尽杀绝。农村因为村落分散,为了便于统一行动,只好以烧瓦塔、燃烟堆为号。芋头取“芋”字与潮州话的“胡”字谐音,拜芋头是鼓舞百姓树立砍下胡人头颅打败元兵的信心。
直到现在,人们在中秋节还耍拜朥饼、芋头;有些农村,各家各户也还有自愿抱出稻草、劈柴堆在一起,燃烟堆和烧瓦塔的习俗。
当银盘样的月亮(俗称“月娘”)升上中天,穿着节日盛装的少男少女便纷纷聚集到秋千前。按这里的风俗,女的不能荡秋千只能观看。能大显身手的,就是小伙子们了。他们争着荡秋千,比赛谁荡得高,转得快。
在围观者的欢声笑语中,单座和双座秋千向月娘抛出一道道彩虹,“十”字秋千腾空飞旋箍着一个个花环。荡得最高转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汉,从而获得她们的爱情。等到来年元宵,有的已双双上街观灯,成了恩爱的小夫妻了。
天真无邪的童男童女们,自从讶讶学语,就缠着奶奶讲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们金色的梦。于是到了中秋节,大人们就用竹子劈成材蔑,扎成了脚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边纸糊成一轮满月。中秋夜,孩子们就在“月娘"肚子里点上蜡烛,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游在朦朦胧胧的深巷中。老远看去俨然是月娘落下凡间。金色的梦变成童男童女们捉得住摸得着的现实,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这天晚饭后,妇女们沐浴更新衣,忙着在能望见月娘的天井、门楼、厅前摆起桌子,扎上绣满祥禽瑞兽富贵花卉的床裙,把洗干净的水果、云片糕、月饼摆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红纸剪成各式各样吉祥物,一一贴在糕饼、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后,就点上红蜡烛,焚上高香,开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入秋之后,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红梨、菠萝、香蕉、林檎、龙眼、杨桃、红柿、牛心柿等竞相上市,琳琅满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节又被人们称为“水果节”、“斋节”。
月饼主要有二种:一种拌猪油称作朥饼;一种拌花生油称作清油饼。朥饼以潮州市郊意溪镇烤制的为上乘。意溪镇又以“范合盛”号的朥饼为
最著名。范合盛号的绿豆沙,据说要盛于陶制大水缸埋于地下,“退火”至隔年方取上作馅。意溪朥饼皮薄而脆,馅滑腻清凉;包装也很有特色,用陶钵盛 装,上面用印有金字商号的大红纸封口,显得格外古朴,人人喜欢把意溪朥饼当作拜月的佳品。一到中秋前夕,除了商店,大街小巷到处摆摊设点卖朥饼,街上的行人,无论篮里盛的、袋里装的差不多都有朥饼。从前穷人省吃检用也要买上几块,实在买不起的会感到羞愧难当,拜月娘时泪流满面,再三请求月娘恕罪。供品除了水果、糕饼,还必须供蒸熟的芋头。
除了拜月娘,有的农村还要烧瓦塔、燃烟堆。早晨,孩子们起床之后,到处拾瓦片、砖头,然后抬着、挑着、抱着送到长辈指定的晒谷场上集中,由富有经验的大人把这些瓦片、砖头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余,塔围一人不能合抱,下面还留出塔门,只是上面没有造塔刹。然后把各家各户派来的稻草、劈柴、青金树叶填进塔里。月上中天,当村里妇女们在案前对月祷祝、火化元宝时,一位长辈就在塔门点起了火,慢慢地,塔顶蹿出了一串串火舌。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们不时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里撒食盐,爆发出一阵辟哩啪啦的响声,不一会,火舌变成了火龙直冲霄汉,映红了半个天边。孩子们绕着火塔又唱又跳,大人们喝茶吃糕饼,谈古论今,直到瓦塔烧成了通体透明闪闪发光的金塔。至于燃烟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草、劈柴分别在村里几个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结束时,也象烧瓦塔一样把柴草堆点燃。
中秋之夜用意溪朥饼、芋头拜月娘,烧瓦塔,燃烟堆,都是这里古老的传统活动。据说它有一番不凡的来历,这要追溯到元代。那时,潮州人把元兵称作元番或胡人。传说元兵攻进潮州城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实行联户制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养一个元兵,只准养胖不准养瘦。还规定三家人晚上不得关门,任由元兵随意上哪家睡觉。更不能容忍的是谁家娶媳妇,新娘头天晚上只准与元兵同房睡觉。百姓受尽欺凌忍无可忍,就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拜月娘的供桌上都多了一盘朥饼和一个蒸熟的芋头。原来这是起义者事先安排好的,朥饼底下垫着一小块四四方方的白纸,乍看似乎是防止油渍出来,其实上面写了个“杀”字,暗中传递消息,约定拜完月娘请元兵吃朥饼时,一见“杀”字,男女老少一齐端起烛台、香炉、棍棒、菜刀痛杀元兵。结果—夜之间,十恶不赦的元兵全被斩尽杀绝。农村因为村落分散,为了便于统一行动,只好以烧瓦塔、燃烟堆为号。芋头取“芋”字与潮州话的“胡”字谐音,拜芋头是鼓舞百姓树立砍下胡人头颅打败元兵的信心。
直到现在,人们在中秋节还耍拜朥饼、芋头;有些农村,各家各户也还有自愿抱出稻草、劈柴堆在一起,燃烟堆和烧瓦塔的习俗。
展开全部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党和人民政府很重视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每逢新春佳节,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与人民群众座谈联欢、举行团拜会。各地军民在春节期间大力开展拥军爱民、慰问军烈属的活动。那些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陈习陋俗早已革除;花会、灯会等民间传统娱乐形式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具有社会主义时代特色的各种新风俗,新习惯,正使传统的春节活动愈来愈丰富多彩。
春节即旧历新年,是我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是元代以来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多民族杂居之地,这使北京传统的春节习俗源远流长,更加丰富多彩。《光绪顺天府志》、《康熙大兴县志》、《宛平县志》、《日下旧闻考》等古籍之中,颇多有关记载。除文献之外,北京的传统春节行事亦见于民谣之中。"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这首广为流传的民谣概括地描述了从腊八到大年初一人们忙忙碌碌过节的情景。
春节即旧历新年,是我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是元代以来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多民族杂居之地,这使北京传统的春节习俗源远流长,更加丰富多彩。《光绪顺天府志》、《康熙大兴县志》、《宛平县志》、《日下旧闻考》等古籍之中,颇多有关记载。除文献之外,北京的传统春节行事亦见于民谣之中。"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这首广为流传的民谣概括地描述了从腊八到大年初一人们忙忙碌碌过节的情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各家各户祭祖祖先,蒸“枧粿”,以一种称“埔羌”的灌木或“柑美藤”烧成灰,反复用水滤出一些硷液(以后也用食用纯硷加食用黄),拌和糯米和少量淀粉蒸制而成。另家家户户要自制或购买“粽球”。
此节主要以江河赛龙舟为热闹。龙舟以各社组织,最多为二十左右艘,且有不少习俗。如:五月初一称龙出洞,各社先请出龙头置于地头宫烧香礼拜。五月初五日中午,各家各户主妇要将折来柳枝在家内扫拂,谓之驱蚊。蚊方音为“莽”,在扫拂时还要念:“扫莽扫莽豚,扫到溪边看龙船。”然后用一种由五色纸剪成称为“脱难钱”的纸吊,对家内人逐个进行拭拂后,连同柳枝丢往溪边。在龙船出动之前,祭拜后用桃李祭品撒向水中,成群小孩进行嘻笑抢夺,谓之抢龙蛋。龙船出动,各家各户女人到溪中挑水回家饮用,称之挑“龙须水”,饮后可以保平安。
赛龙舟,有的称为划龙船,因为以前龙船除龙头刻制外,船则临时租来使用,租来之船大有“五肚大船”、小有“溜仔”。赛龙船,实则赛人之强力。这也可反映出昔年饶人之粗扩强悍。
与赛龙舟之粗犷对比,则有“十音船”于江中同时出现,所谓“十音船”,船上配备琴弦萧公、琵琶等十件细乐乐器,由若于乐手演奏,有汉乐,也有潮乐,还有清唱,谓之儒家乐。这些“十音船”为佳节盛会增添不少欢乐气氛。
正 正月初七吃“七样羹”
春节习俗。正月初七,潮汕人有吃“七样羹”习俗。初七是人日,如果天晴,则—年都会人丁兴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西汉魏晋时江南一带的人在“人日”这一天“以七种菜为羹”。潮汕吃七样羹的风俗主要是受了荆楚文化的影响。这一天,人们以当时出产之菜蔬七种:如菠菜、芥菜(当地叫大菜、白菜)、君达菜(也叫“百合”或“厚合”)、萝卜、茼蒿、芹菜等煮成一锅,异香诱人。家中人人吃之,以图吉利。其中“百合”取意“百合百合,百事好合”。关于七样羹,在潮汕当地还有一个故事。一个老汉,儿子出洋赚钱,每年寄钱或者物品回来赡养他。但是有一年,儿子很久很久都没有寄任何东西回来,也没有任何消息。到了初七那天老汉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在菜市场捡了一些别人不要的菜回来,然后放在一块在锅里煮。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儿子带着赚的钱和许多东西回来了,老汉喜出望外。村里人说,吃这七样菜吉利,于是大伙都在初七这天吃七样羹。在潮汕地区还有“七样羹,食老变后生”的俗话,也说明在潮汕人们心里,吃七样羹有助于身体健康。
此节主要以江河赛龙舟为热闹。龙舟以各社组织,最多为二十左右艘,且有不少习俗。如:五月初一称龙出洞,各社先请出龙头置于地头宫烧香礼拜。五月初五日中午,各家各户主妇要将折来柳枝在家内扫拂,谓之驱蚊。蚊方音为“莽”,在扫拂时还要念:“扫莽扫莽豚,扫到溪边看龙船。”然后用一种由五色纸剪成称为“脱难钱”的纸吊,对家内人逐个进行拭拂后,连同柳枝丢往溪边。在龙船出动之前,祭拜后用桃李祭品撒向水中,成群小孩进行嘻笑抢夺,谓之抢龙蛋。龙船出动,各家各户女人到溪中挑水回家饮用,称之挑“龙须水”,饮后可以保平安。
赛龙舟,有的称为划龙船,因为以前龙船除龙头刻制外,船则临时租来使用,租来之船大有“五肚大船”、小有“溜仔”。赛龙船,实则赛人之强力。这也可反映出昔年饶人之粗扩强悍。
与赛龙舟之粗犷对比,则有“十音船”于江中同时出现,所谓“十音船”,船上配备琴弦萧公、琵琶等十件细乐乐器,由若于乐手演奏,有汉乐,也有潮乐,还有清唱,谓之儒家乐。这些“十音船”为佳节盛会增添不少欢乐气氛。
正 正月初七吃“七样羹”
春节习俗。正月初七,潮汕人有吃“七样羹”习俗。初七是人日,如果天晴,则—年都会人丁兴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西汉魏晋时江南一带的人在“人日”这一天“以七种菜为羹”。潮汕吃七样羹的风俗主要是受了荆楚文化的影响。这一天,人们以当时出产之菜蔬七种:如菠菜、芥菜(当地叫大菜、白菜)、君达菜(也叫“百合”或“厚合”)、萝卜、茼蒿、芹菜等煮成一锅,异香诱人。家中人人吃之,以图吉利。其中“百合”取意“百合百合,百事好合”。关于七样羹,在潮汕当地还有一个故事。一个老汉,儿子出洋赚钱,每年寄钱或者物品回来赡养他。但是有一年,儿子很久很久都没有寄任何东西回来,也没有任何消息。到了初七那天老汉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在菜市场捡了一些别人不要的菜回来,然后放在一块在锅里煮。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儿子带着赚的钱和许多东西回来了,老汉喜出望外。村里人说,吃这七样菜吉利,于是大伙都在初七这天吃七样羹。在潮汕地区还有“七样羹,食老变后生”的俗话,也说明在潮汕人们心里,吃七样羹有助于身体健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