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真的有用么?
读书怎么才算有用呢?是功成名就后的光宗耀祖吗?我觉得不是,读书是否有用一定是要看你给这社会带来多大价值,站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我觉得在我们求学阶段,读书是为将来的有用做铺垫的,在我们大学毕业以后,工作以后,读书才有了有用的可能!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点绕,我简单解释如下:
一、在入学之前,也就是大概6岁以前,我们多数情况下都是“听”书和“看”书为主,很少能做到自主阅读!小时候我们都是先学会说话,尤其在进入小学以前,多数情况下都还是听父母读,听媒体上说,或者看那些图画居多的书籍,这是人生的第一个阶段,我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手段,多数情况下还是靠被动接收,或者叫无意识吸收为主!这个阶段读书的用处基本不是太大,因为还不具备主动去读的能力!
二、进入学校后跟学习相关的读书,多半是为了解决学科知识,目的性比较单一,此时的读书只能说是具有单一指向性!求学期间,我们读书的目的性很强,这时我们不光读语文、读历史,而且也会读数学,读物理,之所以涉猎广泛,跟兴趣无关,而是为了能够在接下来的考试环节能够有个好成绩,所以这个时候的读书还是与成绩直接挂钩!
这个时候的读书之所以“无用”,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学科设置和学习,其实目的都是在为学生的能力打基础,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读书还无法做到在一个相对独立思考的角度对其中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修为!
三、大学阶段课余时间以及刚刚参加工作阶段的读书至关重要,这两个阶段的读书对我们一生的发展来讲才是有用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要达到培养圣贤的目标,应将教育划分为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小学阶段,即八至十五岁年龄段的少年儿童接受教育,主要学习日常生活知识、进退礼节以及六艺常识,目的是要培养圣贤坯模;
大学阶段,是十五岁以后的成人教育,主要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学之道,是小学教育的延续、扩充和提高。我坚持认为大学阶段以前的所谓读书不能称为完整意义上的读书,只能算是为后续有用的读书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已!中小学阶段,不论是在思考的独立性方面还是在对书本内容的有效分析归纳整合方面都还不是太强,也很难通过读书形成自己的对待事情的体系性思路!
而到了大学阶段,心理发展已基本成熟,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因素已接近于成人。这个时候的读书逐步朝着修身养性的阶段发展,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读书才算是真正的有用,有用在我们通过读书能更加的明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能更加的明白自己的工作给到全社会带来的价值,甚至能够通过读书去影响到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通过自己的大彻大悟而受益!
其实所谓的读书有用无用,一定不能只站在功利性的角度,我们所指的读书有用,一定是站在更加深层次的对他人、对社会带来的价值方面,而不是所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糟粕思想!
首先,你的所学会转化为你的能力,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必须具有相应的能力
其次,读书会开阔你的眼界,一个人的眼界高低,往往决定他所走的路
最后改变你的思维,一个有学问的人的思维,更容易获得成功
2020-12-13
无论你读大学还是学技术,你必须干得好才有前途,干不好都没前途。 这才是真相。你就有个毕业证其他能耐都不行,谁能用你,给你高工资。这就是悲伤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