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从小养成独立的好习惯,对以后上学有什么作用?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必备心理素质。儿童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独立性的培养,即儿童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理能力的培养。所以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优秀的成功者具有坚强的毅力、独立性、勇气等重要品质。这说明一个孩子的独立性格对他未来的成长和成功是多么重要。独立是孩子终身发展的动力。
教育者应该是儿童发展的观察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孩子自然愿意独立。婴儿想从蹒跚学步的孩子手中挣脱父母的怀抱。虽然他们会不断摔跤,但他们仍然很自信。在两三岁的时候,父母要为孩子这样做的时候,孩子总会说“我自己来”。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能顺势而为,放开手脚训练孩子,孩子的独立性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父母千方百计替代,孩子的独立意愿会逐渐消失,从而形成对父母的依赖,导致孩子智力低下。
因此,父母需要尽快引导和帮助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尽快脱离对父母的依赖,真正在心理上成长起来。独立是现实和时代对孩子的要求,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尤其是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最终会让优胜劣汰。父母不能和孩子一起上学、工作或参加孩子的活动。这就需要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和较强的独立学习、工作、生活的能力,让他们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节奏,在城市社会大潮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如果想让孩子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就不要整天围着孩子转,让孩子真正从父母的怀抱中走出来。父母不应该做孩子能为自己做的事。在照顾孩子上,太勤快的父母必然懒惰,而懒惰的父母更有能力照顾自己。所以,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上,父母可以偷懒,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比如孩子自己能吃,就不要喂他。如果孩子会洗脸刷牙,那就让他自己来。如果孩子想决定自己想玩什么,就给他决定权。如果孩子想选自己喜欢的玩具,就让他自己选吧。
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最好方式。不要害怕孩子打破这个打破那个。只要没有危险,父母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过多干涉。幼儿园是锻炼孩子独立性最好的地方。孩子脱离父母的照顾,会逐渐独立。在幼儿园,幼儿教师会引导孩子独立观察、思考、做事,这是家庭教育无法替代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首先要克服过度保护孩子的倾向,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让孩子早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