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给人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21-10-09
展开全部

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

帐号已注销
2021-10-08 · TA获得超过33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8.8万
展开全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是写雨前的乌云密布;“白雨跳珠乱入船”,是写雨中的雨点入船;“望湖楼下水如天”,则是写雨后的雨过天青。
此诗写于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的夏天。此前一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无法继续在朝廷存身,苏轼自请调离京师(北宋首都汴梁,今开封)。皇帝便派他到杭州担任通判。他特别喜欢杭州的西湖,曾在诗中说过:“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西湖周围有很多山,最出名的当属西湖中的孤山和西湖东南的吴山。
诗人在写雨前、雨中和雨后的情景时,各抓取了一个画面。“黑云翻墨未遮山”中,著“翻墨”二字,不但让读者看到了“黑云”有多黑,还展现出一幅“黑云”的动态图。此时它虽“未遮山”,但是遮山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诗人虽未明说,可是读者却能体会得到。“白雨跳珠乱入船”,著“跳珠”二字,便说明所谓“乱入船”并不是雨珠直接落入船舱中,而是雨珠先落到船板上,而后击碎的小雨珠又反弹进船舱中。这样细致入微的情景,若不是身处船舱是很难发现的。
此诗前两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当是诗人在船上远眺和近观所见之景象。而后两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则是诗人弃船登楼俯视西湖所见之景象。望湖楼在西湖边,乃是五代时吴越王钱俶所建,原名看经楼,北宋改名望湖楼。而此楼又因苏轼这首诗名满天下。此时虽是夏天,但是雨中不免寒冷。于是,诗人弃船登楼,一面饮酒驱寒,一面观看雨中西湖,正如他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所写:“山色空蒙雨亦奇”。不久,忽然刮来一阵卷地风,将湖面上的白雨与天空中的黑云一起吹散。只见骤雨过后,雨过天青,天空倒影在水平如镜的西湖之中。
此诗通过西湖上雨前、雨中和雨后的景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诗人曾经两度在杭州任职,一是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一是元祐四年至六年(1089—1091)。因为有西湖的陪伴,它们成为苏轼一生坎坷仕途中两段最美好的时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磊爷的小迷妹
2021-10-09 · TA获得超过149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1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4.4万
展开全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是写雨前的乌云密布;“白雨跳珠乱入船”,是写雨中的雨点入船;“望湖楼下水如天”,则是写雨后的雨过天青。
此诗写于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的夏天。此前一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无法继续在朝廷存身,苏轼自请调离京师(北宋首都汴梁,今开封)。皇帝便派他到杭州担任通判。他特别喜欢杭州的西湖,曾在诗中说过:“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西湖周围有很多山,最出名的当属西湖中的孤山和西湖东南的吴山。
诗人在写雨前、雨中和雨后的情景时,各抓取了一个画面。“黑云翻墨未遮山”中,著“翻墨”二字,不但让读者看到了“黑云”有多黑,还展现出一幅“黑云”的动态图。此时它虽“未遮山”,但是遮山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诗人虽未明说,可是读者却能体会得到。“白雨跳珠乱入船”,著“跳珠”二字,便说明所谓“乱入船”并不是雨珠直接落入船舱中,而是雨珠先落到船板上,而后击碎的小雨珠又反弹进船舱中。这样细致入微的情景,若不是身处船舱是很难发现的。
此诗前两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当是诗人在船上远眺和近观所见之景象。而后两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则是诗人弃船登楼俯视西湖所见之景象。望湖楼在西湖边,乃是五代时吴越王钱俶所建,原名看经楼,北宋改名望湖楼。而此楼又因苏轼这首诗名满天下。此时虽是夏天,但是雨中不免寒冷。于是,诗人弃船登楼,一面饮酒驱寒,一面观看雨中西湖,正如他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所写:“山色空蒙雨亦奇”。不久,忽然刮来一阵卷地风,将湖面上的白雨与天空中的黑云一起吹散。只见骤雨过后,雨过天青,天空倒影在水平如镜的西湖之中。
此诗通过西湖上雨前、雨中和雨后的景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诗人曾经两度在杭州任职,一是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一是元祐四年至六年(1089—1091)。因为有西湖的陪伴,它们成为苏轼一生坎坷仕途中两段最美好的时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尘心之素
高粉答主

2021-10-09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645
采纳率:93%
帮助的人:247万
展开全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宋代〕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人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十分生动。他那时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划到望湖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起来一片黑云,就像泼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来,一眨眼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只见湖面上溅起无数水花,那雨点足有黄豆大小,纷纷打到船上来,就像天老爷把千万颗珍珠一齐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声响。船上有人吓慌了,嚷着要靠岸。可是诗人朝远处一看,却知道这不过是一场过眼云雨,转眼就收场了。远处的群山依然映着阳光,全无半点雨意。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这片黑云,顺着风势吹来,也顺着风势移去。还不到半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文史新田地
2021-10-09 · 超过1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473
采纳率:28%
帮助的人:23万
展开全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是苏轼在游览望湖楼时写下的五首诗,诗中有动有静,有情有镜,有声有色,诗人抓住了望湖楼的变化,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美景图,仿佛身临其境,让人些心向往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