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谁说的?

 我来答
晴晴知识加油站
高能答主

2021-02-18 · 让梦想飞扬,让生命闪光。
晴晴知识加油站
采纳数:3595 获赞数:66201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汉·司马迁

出处:《报任少卿书》【作者】司马迁 【朝代】汉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白话释义:

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不能使身体受辱,其次是不能因自己的脸色不合礼仪而受辱,其次是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当而受辱,其次是使肢体受扭曲(长跪、被可捆绑)而受辱,其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其次是带上木枷,遭受杖刑而受辱,其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其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宫刑了,侮辱到了极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回信。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在狱中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

任安早年在大将军卫青门下。当霍去病渐渐受到汉武帝的宠信,逐渐凌驾在卫青之上的时候,卫青的故人、门下都投靠霍去病了,并因而获得官爵,只有任安不肯,仍效命于卫青。在巫蛊之祸中,任安担任护北军使者,握有兵权,戾太子(刘据)派人持节到他那里要求发兵助战,他受了节,但仍闭城门,不肯接应太子。

事件平息后,汉武帝赏赐了那些系捕太子的人,而把那些跟随太子和为太子助战的人都治以重罪。后来有人进言,说太子在“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的情形下,不得已而“子盗父兵”,其实并无造反之心,使汉武帝感悟到太子是冤枉的。于是,先前所做的处置,又重新检讨,变成了与太子战、反太子的人全部有罪。

而当汉武帝心理转变的时候,便对任安对待太子的态度产生了根本的怀疑,他怪任安不帮太子,却坐持两端,准备看谁胜了就依附谁,于是就判他腰斩,十二月就要行刑。任安自认为自己是冤枉的,他写信给经常可以见到皇帝的司马迁,请他设法援救。

司马迁接到这封信时,他的心里相当为难。他了解汉武帝,自己就曾尝过汉武帝暴怒之下的痛苦,他实在不愿意再遭到第二个“李陵之祸”。论交情,李陵与他“素非相善”,而任安是他的老朋友,双方的家庭彼此都很熟悉。司马迁也非常明白汉武帝一心为太子报仇,任安的死判,绝无平反的可能。他要把自己见死不救的苦衷,向老朋友说明,并请求他原谅。于是,司马迁写了这封长信给任安。

小麻花的麻
高粉答主

2021-02-18 ·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小麻花的麻
采纳数:210 获赞数:898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说的,《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在文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表现出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本来就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司马迁当时为出征匈奴被俘虏的李陵辩解,被汉武帝定罪,司马迁为了继续完成《史记》这本著作,于是屈辱地选择了接受宫刑,这才有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扩展资料:

在两汉时期的星象家中,首先要提出司马迁。大家都知道司马迁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而不知他也是一位对天文星象精到造诣的专家。其实只要仔细读其《史记》的《天官书》、《律书》、《历书》,就可明白称他为天文星家专家决非虚誉。

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遗业,完成“推古天变”之任务,并明确表述为“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其结论表述在《天官书》中,即据春秋242年之间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见等星象,联系点天子衰微、诸候力政、五伯代兴及到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动荡,而总结出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中变,五百年一大变,三大变为一纪,三纪而大备的“大数”,最后才认为“天人之际续备”。这是司马迁天文学之应用的最重要之范例,在整个星学历史上占有最高地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教育细细说
高能答主

2021-02-18 · 专注于分享教育知识。
教育细细说
采纳数:928 获赞数:45149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说的,出自《报任安书》。

选段: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文:

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看待自己。

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

扩展资料:

这封书信是他因“李陵之祸”受腐刑后写给友人任安的。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李陵率领五千人远出塞外,遭到匈奴主力数万骑的围攻,矢尽弦绝,被俘投降。汉武帝治李陵罪,司马迁仗义执言,陈述李陵孤军奋战的功劳,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腐刑。

司马迁在这封书信中悲愤地控诉最高统治者寡恩无义,用激切的语言为李陵申辩,倾吐自已忍辱负重的痛苦心情。他受刑后痛不欲生,但是为了完成《史记》,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

在书信中他历举古往今来命运坎坷、发愤著书的历史人物以自励。这封书信表达了司马迁写作《史记》时的思想感情,是研究司马迁思想经历的重要材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轩轩好苏爱5z
2022-06-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821
展开全部
人固有一死是司马迁说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