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批改的几种做法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学作文批改方法
浅谈小学作文批改方法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教育学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语文能力过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对学生来说
——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另一方面,这项徒劳无功的劳作,又是语文教师繁重的事务,一叠叠作文簿像一座座山,压得教师“苦不堪言”。改变这一现状一直是人们企求而未能得到的。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毫不相干的第三者,一直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其实,笔者以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
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我认为最可行有效的手段就是强化作文批改的艺术传统的作文批改,不是“徒劳无功”,也只是“低效劳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对作文批改进行改革,必须彻底改变传统观念,改变教师因包批包改而挤掉其他教学工作的时间,造成时间少,课备不好,教师教不好,学生学不好,结果作文写不好,老师批改的时间更加多的恶性循环,必须把语文教师从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必须改革作文批改方法,下面是我的几点批改方法:
批改要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讲求实效。所以 “批”重在发现问题,是检查、评定、作出判断。教师的“批”是非常重要的,“批”里面有许多学问。学生改得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批”得是否准确。这就要求教师讲究“批”的方法。
1、多就少改
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要尊重小作者的原意,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批语一定要精当,务求有启发性和导向性,三言两语,切中肯綮,指点迷津,使学生有所知,更有所悟;改笔一定要惜墨如金,多就少改,决不能越俎代庖,按自己的喜好,用“高雅”的改笔来取代学生稚嫩的语言,硬去拔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样每篇改动不多,学生打开作文本,所见的是万绿丛中点点红,他们就会对教师的批改、点拨情不自禁的赏析,从而受到熏陶启迪,获得深刻的教益。斯霞老师改学生作文的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斯霞老师教一年级的时候,一次有个学生写了这样两句话:“今天,有一些法国的阿姨到我们学校来参观。阿姨都是女的。”斯霞老师说:“按我们成年人来说,‘阿姨都是女的’这句话应该删去。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他的一个新发现。他还要把这个意思告诉别人,这句话就是他要表达的意思。”
2、鼓励为主
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过程。当学生辛苦创写的习作得到肯定时,他们就会产生愉快感与成功感。这种积极情感将促使他们快乐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事实上,我们的教师在批改作文时,重批评、轻表扬的现象却仍普遍存在。发现了问题给予批评,在教师看来似乎挺“客观”,对学生而言却是无情地鞭挞,他们可能因此而失去作文的兴趣与信心。因此,我们要毫不吝惜地把真诚的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进步,也要加以表扬肯定。当然,这也是并不是说对学生作文中暴露出的问题视而不见 , 而是从“建议”的角度出发,使学生看了 表 扬信心倍增,读了批评也能受到激励。 就如我班陈鹏 同学的作文从未超过百字,且语无伦次、书写潦草。在作文《难忘的一件事》开头,他却写下了这样优美的语句:“往事多像夜空中可爱的小星星,让我数也数不清,但那颗最亮最亮的,却永远记忆在这的心中……”尽管以下的文字仍让人不敢恭维,尽管这句开头可能是“借鉴”而来,我还是表扬了他,在眉批中表达了我的高兴与期望。陈 鹏 同学大受鼓舞,作文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作文也不断进步。
3、 批出创新
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批改亦要体现创新性。批语中应多一些启发性语言,便于开启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的思路。批改形式除了眉、尾批外,尚可灵活地运用“剪贴比较”(剪贴同一内容的作文片段让学生自己比较)、“印花鼓励”(在优秀处印上“真棒”、“咬文嚼字大王”之类的鼓励性语词或一些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图像)等。作文评价提倡“二次评价”,即教师根据学生作文水平作第一次评价,待学生修改后再作二次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样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作文的进步状况。
4、三管齐下:帮助别人,提高自己
古人云:
“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
浅谈小学作文批改方法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教育学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语文能力过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对学生来说
——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另一方面,这项徒劳无功的劳作,又是语文教师繁重的事务,一叠叠作文簿像一座座山,压得教师“苦不堪言”。改变这一现状一直是人们企求而未能得到的。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毫不相干的第三者,一直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其实,笔者以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
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我认为最可行有效的手段就是强化作文批改的艺术传统的作文批改,不是“徒劳无功”,也只是“低效劳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对作文批改进行改革,必须彻底改变传统观念,改变教师因包批包改而挤掉其他教学工作的时间,造成时间少,课备不好,教师教不好,学生学不好,结果作文写不好,老师批改的时间更加多的恶性循环,必须把语文教师从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必须改革作文批改方法,下面是我的几点批改方法:
批改要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讲求实效。所以 “批”重在发现问题,是检查、评定、作出判断。教师的“批”是非常重要的,“批”里面有许多学问。学生改得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批”得是否准确。这就要求教师讲究“批”的方法。
1、多就少改
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要尊重小作者的原意,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批语一定要精当,务求有启发性和导向性,三言两语,切中肯綮,指点迷津,使学生有所知,更有所悟;改笔一定要惜墨如金,多就少改,决不能越俎代庖,按自己的喜好,用“高雅”的改笔来取代学生稚嫩的语言,硬去拔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样每篇改动不多,学生打开作文本,所见的是万绿丛中点点红,他们就会对教师的批改、点拨情不自禁的赏析,从而受到熏陶启迪,获得深刻的教益。斯霞老师改学生作文的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斯霞老师教一年级的时候,一次有个学生写了这样两句话:“今天,有一些法国的阿姨到我们学校来参观。阿姨都是女的。”斯霞老师说:“按我们成年人来说,‘阿姨都是女的’这句话应该删去。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他的一个新发现。他还要把这个意思告诉别人,这句话就是他要表达的意思。”
2、鼓励为主
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过程。当学生辛苦创写的习作得到肯定时,他们就会产生愉快感与成功感。这种积极情感将促使他们快乐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事实上,我们的教师在批改作文时,重批评、轻表扬的现象却仍普遍存在。发现了问题给予批评,在教师看来似乎挺“客观”,对学生而言却是无情地鞭挞,他们可能因此而失去作文的兴趣与信心。因此,我们要毫不吝惜地把真诚的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进步,也要加以表扬肯定。当然,这也是并不是说对学生作文中暴露出的问题视而不见 , 而是从“建议”的角度出发,使学生看了 表 扬信心倍增,读了批评也能受到激励。 就如我班陈鹏 同学的作文从未超过百字,且语无伦次、书写潦草。在作文《难忘的一件事》开头,他却写下了这样优美的语句:“往事多像夜空中可爱的小星星,让我数也数不清,但那颗最亮最亮的,却永远记忆在这的心中……”尽管以下的文字仍让人不敢恭维,尽管这句开头可能是“借鉴”而来,我还是表扬了他,在眉批中表达了我的高兴与期望。陈 鹏 同学大受鼓舞,作文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作文也不断进步。
3、 批出创新
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批改亦要体现创新性。批语中应多一些启发性语言,便于开启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的思路。批改形式除了眉、尾批外,尚可灵活地运用“剪贴比较”(剪贴同一内容的作文片段让学生自己比较)、“印花鼓励”(在优秀处印上“真棒”、“咬文嚼字大王”之类的鼓励性语词或一些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图像)等。作文评价提倡“二次评价”,即教师根据学生作文水平作第一次评价,待学生修改后再作二次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样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作文的进步状况。
4、三管齐下:帮助别人,提高自己
古人云:
“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