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掏耳朵有什么坏处
2017-12-16 · 知道合伙人互联网行家
外耳道的皮下组织比较少,与软骨结构连接比较紧密,血管少,所以血液循环较差,在使用挖耳勺,火柴棒,棉签等物体掏耳朵后,很容易出现疖肿,严重时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发炎,溃烂等现象。
当耳朵发痒的时候,掏耳朵的感觉的确是非常舒服的,但是经常用物体刺激外耳道皮肤,会导致外耳道出现充血现象,从而引起耵聆分泌增多,增多的耵聆有可能会堵塞外耳道的毛囊,从而导致毛囊炎的发生。
在掏耳朵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导致乳头状瘤的发生。因为在掏耳朵的器具中有可能存在有乳头状瘤病毒,如果用带有乳头状瘤病毒的器械接触耳朵,很容易导致外耳道感染乳头状瘤病毒,从而导致外耳道乳头状瘤的发生。
在掏耳朵的过程中,有时,深浅很难掌握,稍微掌握不好,就容易损伤鼓膜,由于人的听力和外界的声波震动鼓膜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掏耳朵的过程中不小心损伤鼓膜,会导致听力下降。但是,鼓膜上面的小孔是可以随着时间的延长慢慢修复的。
在掏耳朵的时候,有些人喜欢使用棉签,有棉签掏耳朵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因为棉签的末端比较圆钝,在掏耳朵的时候,很容易把耳朵中的耵聆推向鼓膜的部位,从而造成听力受到影响。
其实,耳朵有自动清洁作用,当耳朵中的耵聆腺分泌耵聆后,耵聆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自动从外耳道中清除。在外耳道中的耵聆特别多的时候,可以到医院请五官科医生帮助清理。
当使用不洁器具掏耳朵,发生感染后,可以滴入一些具有消炎作用的滴耳液。如果感染严重,还需要口服消炎药物或是静脉注射具有消炎作用的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
我们老是去掏耳朵或者采耳的话,是会对我们的耳朵带来很大的伤害的。首先我们的外耳道的皮下组织是特别的少的,它和我们的软骨结构连接是紧密相连的,血管少,因此血液循环就特别的差。我们在使用挖耳勺或者是坚硬的物质,以及棉签等东西掏耳朵以后,就特别容易出现疖肿,严重的时候还有可能会发生溃烂以及发炎的症状 。
我们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没有必要经常掏。耳屎的学名是“耵聍”,是外耳道软骨部上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粘稠液体。耵聍它是可以阻挡从外界进入外耳道的污物,黏附灰尘和小虫的,从而可以保护耳膜;同时它还覆盖于耳道皮肤表面,能使皮肤保持一定湿度。
我们每次掏耳朵的时候经常会感觉到很多里面的耳屎十分的坚硬,而且还很多,这个时候你就会用掏耳勺加点力想要把它掏出来,除非是真的疼了才会放弃。其实这样很容易划伤耳道内的皮肤,皮肤上出现伤口就会很容易让细菌有机会进入引发感染。还有的时候会出现耳朵发炎的现象,这也是因为你的耳道内皮肤被划伤,细菌进入发囊,引发的炎症。
经常掏耳朵,或者经常使用一些不是很干净的工具来掏耳朵,这些都是比较不良的生活习惯,因为本身耳屎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耵聆,在外耳道里面是一个天然的屏障,在外耳道具有保护的功能,如果经常掏耳朵,将外耳道清理得非常的干净,本身对这个外耳道的皮肤,就会产生一种刺激,如果慢慢时间延长的话,就会比较容易产生外耳道的炎症。
耳朵里面进了灰尘,时间久了会凝结成一层淡黄色的膜附在耳朵里面,这就是让很多人耳朵很痒的源头物,为了立马解放痒的不行的耳窝子得到舒适,为了让耳朵不再随时就会掉出一些让人恶心的黄色粉末,大家肯定对很想痛痛快快的掏一次耳朵,这时候要是谁递过来一个掏耳勺,肯定是千恩万谢了,但是先别急着掏,其实掏耳朵是件很危险的的事情,。掏耳朵的人赶紧停下来看看乱掏耳朵的危害。
1.引起耳炎
好点的做法是有些人回去买个专门用来掏耳朵的掏耳勺,更愚蠢的做法是有人图方便简单,直接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比较小号的钥匙给弄进耳朵里掏来掏去,这种行为可是会给耳朵内壁带来外界的细菌和病毒,你的掏耳朵的工具不是干净的,你的钥匙也没有消毒杀菌,一旦感染了什么病菌会引起耳炎,严重的会引起耳膜炎,所以收起你的脏脏的钥匙别再胡乱往耳朵里送了。
2.减弱听力
喜欢随意交换着替对方掏耳朵的人也是在做危险的事,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还敢随便乱掏耳朵的人可能会一不小心戳到自己或者对方的耳鼓进而导致耳朵受伤失聪,仅仅图一时舒服而毁了听力是很严重的错误。而且伤了你自己可以算,伤到别人可不好办了,毕竟听力这个东西你是怎么也不能赔给别人的了,因为责任重大还是不要再相互交换耳朵了。
3.降低防护
随意乱掏耳朵的时候可能你自己也没有感觉,也不知道会掏出什么东西,因此有时候刮重了可能会把耳朵刮出血来,这样会伤害自己的耳朵,耳朵自己所带的防护的那层绒毛要是被你刮走了,那就保护不了耳朵了,耳朵随时处于危险的细菌环境可是相当的容易被感染发炎的,总之你掏耳朵本来是为了让耳朵舒服结果就是效果是反的。
4.正确对待
生物学告诉我们耳朵的内壁自有一层保护耳朵的绒毛壁,任何灰尘或者脏东西不小心飘进耳朵里,绒毛层会阻止灰层继续进入到接近耳膜的耳道,然后进行吸附让灰尘黏着成一团,到了某些时候它会自动脱落的,不需要你操心帮倒忙了,自需要安静的等耳朵自己解决就好了。要是实在太痒而忍受不了,你就用根干净棉签轻轻柔柔的拨弄一下下就会舒服了,最安全的做法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清理耳朵。
"耳屎”也有人称为“耳蝉”,医学名称叫“外耳道耵聍”。外耳道皮肤中有许多汗腺及皮脂腺,它们不断地分泌液体至外耳道中,这些液体量很少,但黏性很大,能将灰尘及皮肤的脱悄粘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聚即形成“耳蝉”。
“耳蝉”积聚较多时,会引起耳痒及堵塞感,因此应掏出来。但是自己掏耳朵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有人用手指甲、发卡挖耳匙甚至铁签掏耳朵,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肿胀以及剧痛。即使掏耳时十分小心,但如果形成习惯,频繁掏耳,也会引起肉眼难以看见的隐性破损导致感染。一般细菌感染,使用有效消炎药后会很快好转,但如果诱发霉菌感染,则耳内瘙痒剧烈,会使人坐立不安。另外,如果不小心刺伤耳膜,则可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中耳炎,要想恢复听力有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因此,严格来讲,不要自己掏耳朵。但由于“耳蝉”生成速度比较快,特别是那些腺体分泌旺盛、俗称“油耳”生成速度更快,专门到医院掏耳太麻烦,也不太现实。因此,可以自己掏耳,但应做到如下两点:
1.最好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则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取出后坚持用滴耳剂滴耳2--3天预防感染。